明故宫遗址

明故宫遗址

共 3699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4-05-24 10:21

历史沿革

明故宫西安门旧照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初一,“命等卜地,定作新宫于钟山之阳,在旧城(南唐城)东,白下门内)之外二里许”,就是今明故宫所在。其范围大约南至今,北至佛心桥,东至,西至,南北长约2.5千米,东西宽约2千米。至第二年(1367年)“七月癸庚,新宫成”。
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进宫“即皇帝位”。从明太祖朱元璋登基至朱棣迁都北京,南京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共计53年(1368~1420年)。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作为陪都渐遭冷落。加上迭起的天灾人祸,南京故宫厄运频繁。据载,致命的有四次。第一次是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起兵攻克南京,宫中起火,烧毁了东路奉先殿等建筑;第二次是正统十四年(1449年),中路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均遭雷电所击起火;第三次是清军在午门前驻,大拆皇宫材料;第四次是清咸丰、同治年间,攻占南京以及进攻“天京”的战火。经四次重创南京故宫已是狼藉不堪,城廓为土。“昔者凤阙无巍峨,皆成颓垣断残壁;昔者玉河之湾环,亦化为荒沟废岸。”
民国定都南京后,此区域内或建房筑路,或辟为练兵校场,或垦为菜畦农田。

建筑特点

南京明故宫遗址的规模、轮廓清晰,地面遗存有午门、内五龙桥、外五龙桥、东华门、西安门、玄津桥以及奉天门遗址、西华门遗址等,周围还有一批散落的石柱础、螭首、石刻构件、石碑等。
明故宫目前的主要遗址有、内护城河、西华门和东华门等;、太庙殿基、三大殿遗迹可能还埋藏在地下;西华门和东华门在2002年的城市改造中建成广场,得到保护利用,成为南京市上的主要景观节点。该地段以中山东路为界,北块是以明故宫遗址公园为核心的区域;南块地段则被南北向的御道街分成三个部分:中间和中山东路交接处是,西边是曙光新村小区,东边是
明故宫遗址航拍(局部)

文物遗存

玄津桥

玄津桥坐落于南京市中山东路以南约100米处,为明代皇城西安门外的桥梁,横跨在南唐金陵城的东护城河——城壕之上,是明故宫遗址上最大的一座桥梁,清代也称为“天津桥”。玄津桥桥身长约41米,宽约为19米,原桥面、桥栏皆为青条石,桥栏东西两端共设有石狮子四只,桥栏柱头为方形浅雕莲花瓣纹饰。如今在桥身的东南侧灌木丛中仍保留了一段原始桥栏,桥栏末端有一石狮,昂首起身,已残损不全。
玄津桥

西安门

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与的交叉口,是南京明故宫皇城最西面的一座城门,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明代皇城城门。现存西安门即为年间所建,城门为三孔券,均设有对开的城门一道、闸门一道,城顶雉堞及城楼均已不存。城门基座为石质须弥座,一直延伸至城门南侧,其上雕刻卷草纹、方胜纹等,规格很高,仅次于宫城午门。2003年,西安门遗址公园建设完成,临近西安门地铁口。目前,西安门的保存现状不甚理想,城墙上杂树杂草丛生,部分墙面城砖风化破损严重。此外,城门洞内壁可见多处渗水点,个别城砖长期遭受雨水侵蚀。
西安门

西华门

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南侧,临近五十五所宿舍区,是南京明故宫宫城的西门,与东华门相对,历史上遭损毁,现今地面尚存有部分遗址。1999年,考古部对其进行了发掘,遗址由三条门道和四座基座组成,其中北侧基座遭破坏已不存,北侧门道局部破坏。基座以灰白色大理石垒砌雕凿而成须弥座为框,局部刻有简单的云纹。2003年,西华门遗址公园建设完成,对现存的遗址进行修缮,使得城门轮廓更为清晰。同时在公园内建设大型的浮雕景墙。西华门遗址公园位置隐蔽,位于中山东路的公园入口也没有设置明显标志牌。

东华门

东华门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532号,隐藏于一片高楼林木之中,是南京明故宫宫城的东门,与西华门相对。目前仅保留城门遗址,两侧墙垣及顶部城楼早已不存。城门设有三座拱券,均设对开城门一道,闸门一道,青石板路面。门基须弥座上刻浅浮雕云纹,制式类同午门。2002年,东华门遗址公园建成开放。

午门

午门是宫城的正南门,因其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民间又俗称“午朝门”。南京午门的原本形制与北京一致,平面呈“凹”字形,前有双阙,当中开三门,两阙曲而向南各开一门,西向者为左掖门,东向者为右掖门,城上有正楼和四个方亭,俗称“五凤楼”。现双阙与城上建筑均已拆毁,仅存午门墩台及五个券门。城门基座为青石雕刻而成的须弥座,上有方胜、卷草、如意云纹等纹饰。城门两侧为20世纪80年代新建的登城道,登城而上,可以看到城顶残存的近百个石柱础,据记载原先午门上是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大殿结构,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午门遗址已不完整,但它依旧是明故宫遗址上最大的地面建筑遗迹,目前保存状况稳定。
午门遗址

外五龙桥

外五龙桥位于明皇城承天门前,即现在御道街与瑞金路口交叉路口,在午门南侧约500米处。五龙桥并排五通,相当于北京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外五龙桥建于明洪武年间,作为明御河上的重要通道,沟通着御道街南北,且一直沿用至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外五龙桥中间三座石拱桥已成为机动车道,桥面上铺了沥青,桥面拱形弧度不甚明显。最外侧的两桥现在是人行道,仍保留着原来的青石路面和桥的拱形。但是,外五龙桥原来精美的栏杆早已无存,现在的栏杆是汪伪时期的钢筋混凝土仿石栏。
外五龙桥

奉天门遗址

奉天门遗址现辟为奉天门遗址石刻园。奉天门是明故宫三大殿之一奉天殿前的御门,是皇帝接见大臣议事的地方,其原有建筑在兵火中消失殆尽。2012年,经考古发掘,发现了奉天门建筑基址,并出土了大型柱础石、磉墩、排水沟等重要建筑遗存。现奉天门遗址石刻园中除12个2米见方的巨型石柱础和部分须弥座为原奉天门的遗物,其余则多是从别处迁入,摆放十分密集,且基本未对石构件的来源加以说明,文字解读简单并有缺失。
1958年,南京市中山东路以南午门与奉天门遗址所在区域被辟为午朝门公园。此后,在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陆续对午门进行大规模保护修缮,对公园进行整体规划改造。

三大殿遗址

三大殿遗址与南京午朝门公园有着一街之隔,是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遗址所在的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三大殿四周以青灰色石材铺设,遗址上方覆盖草坪,目前所展示的三大殿遗址,除了排列顺序是正确的,其规模形制相较于明初都大为缩小,且遗址上的石柱础也并非原位。
三大殿遗址

文物价值

明故宫遗址是明皇宫的遗存,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南京明故宫是明初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的“建筑蓝本”,在南京的古都文化和明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文物保护

1956年10月,公布明故宫遗址为
1958年,明故宫遗址南侧部分辟建为午朝门公园。
1986年3月20日,南京市编制委员会发出宁编字(1986)53号《关于同意成立南京市明故宫遗址公园筹建处的批复》。3月22日,明故宫遗址公园筹建处成立,即行规划筹建事宜,经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划拨公园用地后,即开展公园建设。南京市政府将明故宫遗址北侧部分建成明故宫遗址公园。
1988年8月,明故宫遗址公园南北大门及裙房建成。
1991年,明故宫遗址三大殿台基竣工,44个柱础移至平台就位。
1992年5月27日,明故宫遗址公园建成开放。明故宫遗址公园仅为原皇宫前朝后廷中轴线上之一部分。
1999年,对明代宫城西华门基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城门建筑基础。
2006年5月25日,公布明故宫遗址为2006年,对明故宫西安门南段皇城城墙基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出了明故宫皇城西垣等重要遗迹。同年,明故宫遗址玄津桥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明故宫宫城遗址东北角东华门北段城墙基址考古发掘,确定了明故宫宫城东部城墙的具体位置,为复原明故宫宫城的四至范围提供了重要的坐标。
2015年,批准明故宫遗址核心区一期保护展示工程立项,南京市进行了御道街景观标识、午门广场环境整治、中山东路道路铺装和三大殿台基遗迹展示。
2017年,明故宫玄津桥遗址公园沿河环境进行整理维护,景观打造中融入了南唐绘画、诗词、雕塑等艺术,再现南唐的兴起、繁盛与衰落,其中尤为特色的是巨幅的《南唐江宁府图》石刻和《》景墙。
2021年10月12日,明故宫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旅游信息

位置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311-3号。

交通

门票

皇城部分免费开放,宫城部分门票2元。
浏览 1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