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溪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2 22:22

地名由来:瑞溪古称崩溪,因古时南渡江瑞溪段河岸在雨季中经常崩塌,故而得名。清康熙二年(1663年),建墟崩溪市。后因崩溪的“崩”字寓意不祥,于四十九年(1710年)更为“瑞溪市”,建墟已有348年的历史。

2020年12月,瑞溪镇被命名为2020年度海南省卫生镇。

2014年7月,瑞溪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瑞溪镇位于澄迈县中部,东与永发镇毗聆,西与金江镇交界,南与文儒镇相连,北与金江农场接壤,总面积75.74平方公里。全镇和辖14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1个镇办热作场,总人口31212。

瑞溪镇地处平原,位于南渡江畔,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灌溉便利,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澄迈县重要的粮食及冬季瓜菜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果蔗、反季节瓜菜、胡椒等,各类瓜菜远销全国各地。瑞溪镇人民政府注重引导当地人民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来,羽绒加工、鸭苗孵化、淡水鱼苗孵化和养殖业全县闻名,产品畅销全省。家庭作坊所生产的瑞溪牛肉干、瑞溪腊肠、瑞溪粽子等产品香淳可口,远近闻名,很受大众喜爱。

2004年瑞溪镇兴农增收、村财镇管、党建工作、冬修水利等工作名列全县前茅,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是澄迈县发展潜力较大的乡镇。近年来,瑞溪镇先后获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省防风抗洪抢险先进集体”、“澄迈县先进党委”、“澄迈县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澄迈县兴农增收工程先进单位”、“澄迈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澄迈县冬修水利二等奖”等多项殊荣。

瑞溪镇总的工作思路是:高举-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和实践“-”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四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三农”为着力点,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谦”的执政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方针,统一规划,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努力使瑞溪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新的跨越。

历史沿革:

唐天宝十三年(754年),琼州府琼山县拆分设曾口县、颜罗县、容琼县,瑞溪隶属曾口县。

南汉刘氏撤曾口县、颜罗县,曾口县划归澄迈县管辖,瑞溪始隶澄迈县至宋、元、明、清朝。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瑞溪属澄迈县永泰乡曾家西隅都。

清康熙年间,瑞溪属澄迈县永泰乡曾家西都。

清宣统三年(1911年),瑞溪属澄迈县永泰乡曾家西都、曾家东西都等。

民国二年(1913年),属澄三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澄迈县瑞溪、长安、新吴等乡划归新成立的新民县(今屯昌县)第二区管辖。

1950年5月,长安、瑞溪、新吴3个乡从新民县(今屯昌县)第二区划归澄迈县第一区、第三区。

1953年后,黎村划归琼山,福隆村划归澄二区。

1956年底,瑞溪、博罗、排坡、北桥、仙儒5个小乡合并成立瑞溪乡(中乡)。

1957年8月,撤区并乡,由原来瑞溪、北桥、村内、番丁、加巨、金安、新田、罗浮、三多、潭烈10个小乡合并成立瑞溪乡。

1958年8月,坡脑村划给定安县。

同年10月2日,由瑞溪、永发2个大乡合并成立瑞溪公社。

1959年,分出新吴公社。

1961年5月,分出永发公社。

1963年4月,将金安、潭烈、吾录、文安划归国营金安农场管辖,瑞溪公社下辖瑞溪、北桥、仙儒、村内、群庄、加巨、南尖、山口、番丁、罗浮、山尾、三多、北洋12个大队,1个居民委员会,1个社办农场。

1983年10月,撤销公社,恢复区乡建制,设立瑞溪区,各大队改设为乡。

1987年2月,改称瑞溪镇,各乡改村委会。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