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蒲毛南族乡
地名由来:历史上把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称为“砍葡”,因毛南语“砍”和“卡”相近,“葡”与“蒲”同音,随着汉文化的普及,慢慢地把“砍葡”规范写成“卡蒲”,乡名由此而来。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卡蒲毛南族乡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全国唯一的卡蒲毛南族乡位于平塘县境东部,距贵新高速公路18公里,由1991年“建并撤”前的平湖区卡蒲乡和者密区河中乡合并而成,是贵州毛南族的唯一发祥地,有平塘县“东大门”之称。辖区总面积108.2平方公里,北高南低,东西辖丘陵河谷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典型的喀斯特与山区交错地貌,森林覆盖率66.37%,年降雨量1280毫升,无霜期320天,平均气温18.5度,卡蒲河南北向流经甲地、交懂、场河、下寨、亮寨、课寨、者街、麻来、更弄、河中、麻衣等村组,长19.67公里,平均海拔850米,水资源分配不均,生态植被适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休闲度假养生首选之地。
全乡辖6个村52个组125个自然村寨。耕地面积:田5321亩,土4113亩,总人口13341人,民族组成有毛南族、布依族、水族、侗族、壮族、苗族,其中毛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9%,为世居土著民族。
主要经济产业:金银花,蓝莓、核桃、桉树,花椒,油茶,板栗,葡萄,杨梅、养心草、椿树、何首乌、生态养羊、养鸽、养蛇、养牛、能繁母猪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名特产品:卡蒲毛南醇美酒、卡蒲毛南土布床单、刺绣、鸽蛋等。
主要矿产资源:煤炭资源丰富、兼有方解石、硫铁矿、铅锌矿、高岭土等。
有国家小I型水库(卡蒲水库,库容391万立方米),一个卡蒲毛南族文化产业园。集镇距平塘县城17公里,距独山高速公路18.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是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重点帮扶人口不足10万的较少民族乡镇之一。
发展的定位:打造中国毛南第一乡,中国贵州最具魅力的毛南民族风情小镇。
卡蒲毛南族乡历史悠久,山清秀美,具有“母系氏族”特征的毛南族,其民俗风情魅力无穷,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其中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舞蹈“猴鼓舞”有“活化石”的美称,火把节、迎春节、舞火龙、女儿节、毛南山歌、迎宾拦门歌、扒鼂舞粑棒舞、地牯牛、刺绣、建筑、雕刻等民风民俗、民族歌舞、民族工艺远近闻名。
寻找、研究毛南族的根源在卡蒲,卡蒲是贵州毛南族唯一的最原始、最古老、最正宗的发祥地,也成为中外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各级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2011年9月7日省级新农村示范点场河村被评为贵州省30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卡蒲毛南族乡2012年8月列入贵州省30个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乡镇之一,场河村交懂组2013年8月列入贵州50个最原始保护村落。
历史沿革:
民国初期为平舟县辖地。
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卡蒲区,辖河源镇,卡蒲乡属河源镇。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设卡蒲联保。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卡蒲联保改名仁化联保。
1950年,设仁化乡,属平湖区。
1956年,分设卡蒲乡,属平湖区。
1963年,设卡蒲公社,属平湖区;河中公社属者密区。
1983年,恢复卡蒲乡、河中乡。
1991年,原卡蒲乡、河中乡合并为卡蒲毛南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