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

共 4111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4-05-30 15:59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身之一)第三大队在东莞创建的大岭山抗日根据地。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2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
2003年5月,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依托大王岭村丰富的抗日文物资源,定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见证地、东莞抗日的写真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致力于东江纵队和华南抗日文物、史料,以及国防教育展品的搜集、研究、展示等宣教工作,由东莞市委、市政府拨款3000万元,大岭山镇配套资金约1600万元,开始筹建。
2005年9月,建成开放。
2023年12月2日,成立东江纵队历史纪念馆联盟。

场馆布局

综述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面积占地面积53319平方米,建筑面积3965平方米,展览面积近2000平方米。展馆内设基本陈列展厅、临时展厅、报告厅、贵宾室等,楼顶设观景台,可尽览大王岭抗日古村落、百花洞战场和大岭山镇新貌。

基本陈列

《东江铁流,南粤旌旗》:内容包括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东江人民抗日武装的建立、东江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华侨港澳同胞对东江抗战的支援、港九抗战与营救行动、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配合盟军夺取胜利、北撤山东转战南北、英雄礼赞等九个部分,分为七个展厅,共展出东纵革命文物200余件,历史照片450多幅,雕塑、油画、版画等艺术作品22件。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复原陈列》:与展馆内部陈列相配套,在大王岭村开设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复原陈列,仿照抗日战争时期各旧址的历史原貌,展示第三大队与当地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斗争的抗日文物和民俗用品。此外,还利用馆区露天场所,陈列中国军队各个历史发展时期使用过的高射炮、防空导弹、雷达车等已退役的重型武器,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项目,与展馆内部陈列一同对外开放。
国防教育展厅:内展示有59式100毫米高射炮、514型车载雷达、“红旗二号”高空防空导弹。
国防展区

临时展览厅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展馆内另设有临时展厅一个,面积约230平方米,常年举办各种临时展览。2006年到2009年期间,曾策划举办过《东江民俗文化展》《国庆六十周年东纵老同志书画作品展》等,并先后与省内外兄弟单位合作举办过《东莞市书画名家创作展》《东纵魂雕塑展》《铁道游击队抗日文物史迹展》等。

场馆特色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紧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江纵队革命遗迹,馆舍主体建筑位于山坡上,通过148级主台阶连接前广场,突出建筑的宏伟壮观,可使观众油然产生瞻仰东纵英烈之情。建筑设计源于历史文脉,利用山体的多层次高差,采用抽象的几何造型相互穿插、抽离,体现了抗日游击队忽聚忽散的行动特点,并在体形、体量、用材等方面尽显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岭南建筑和抗战时期客家村落风貌。

馆藏文物

藏品来源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馆藏文物是自筹建以来通过各种渠道接受东纵老战士、老区村民捐赠,以及面向中国各地乃至台湾、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地征集而来。

藏品类别

主要包括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八路军、新四军、国民党军队,以及侵华日军、援华美军、苏联红军使用过的武器和军旅用品等,共21类。分别为武器装备、军旅用品、旗帜、被服鞋帽、证章、印信图章、情报档案、公文、信函手稿、书刊传单、货币票证、相册、地图、文具和办公用品、仪器、生活用品、工具、医疗用品、领导名人题字、艺术品、杂项。

藏品统计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共有馆藏文物779件/套。其中武器装备158件,军旅用品68件,旗帜5件,被服鞋帽42件,证章79件,印信图章1件,情报档案4件,公文9件,信函手稿10件,书刊传单254件、货币票证59件,相册7件,地图15件,文具和办公用品17件,仪器13件,生活用品15件,工具2件,医疗用品2件,领导名人题字4件,艺术品6件,杂项9件。另外还有当代书画作品140多幅,民俗物品300余件。

重要藏品

日军相机:日本RICOH相机,整机长15.5厘米,宽11厘米,三脚架长30厘米。是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东江纵队北江支队在粤北缴获的日军相机,后由东江纵队北江支队支队长邬强使用并保留,抗战后期为东江纵队拍下了许多珍贵历史照片。
东江纵队的机关报《前进报》:东莞东纵老同志邝耀水保留。
毛瑟驳壳枪:长24.5厘米,上面有英文“ MAUSER”,中文译名“毛瑟”,故名毛瑟驳壳枪。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也称为匣子枪。纪念馆收藏有两支,品相完好。
重要藏品图集
广东兵器制造厂制造的七九步枪:长108.5厘米。该枪为民国初年广东兵器制造厂制造的七九步枪。
第四战区第四游击纵队抗日徽章:铜质十二角星形,上面有阳文“努力抗战”、“第四战区第四游击纵队司令部赠”字样。
新四军《本军出征将士家属优待请求书》:纵27厘米,横25.5厘米,由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等人于民国二十七年颁发。内容说明出征将士家属因赤贫、疾病等原因可向当局请求减免各种捐税或申请款项津贴救济,从中可以了解到抗战时期新四军军属的一些优抚措施。

藏品保护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内设有专用文物库房一个,面积90平方米,安装有空调、工业抽湿机等现代化恒温恒湿设备以及防盗、防火自动报警监控装置,藏品保存状况良好。

文化活动

宣传教育

2007年到2008年期间,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多次与香港文化机构合作举办“港九小英雄”红色夏(冬)令营活动,参加活动的青少年全部来自香港。
2008年11月,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全新推出粤港青少年交流体验营活动,香港与东莞两地学生面对面开展交流。
2009年,受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邀请,该馆相关人员赴香港参加了农讲所与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共同举办的《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展览》。

科学研究

2007至2009年,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先后多次派员赴香港、北京、广州、深圳、佛山等地,采访了70多位在东纵历史上较有名望的老同志,以及当年亲历过抗日战争的老区村民,内容涉及东江敌后抗日游击斗争、地下党组织活动、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日军侵华史实等各个方面。每次访谈均全程录像,所有视频资料经剪辑、笔录整理后,作为文史研究和宣教工作的重要素材。2009年,在尊重客观史实及受访者本意的基础上,纪念馆对访谈内容进行了笔录整理并精选了部分珍贵的馆藏历史图片资料作为插图,汇编成《浴血东江》一书出版发行。

合作交流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建馆以来,纪念馆先后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惠州东江纵队纪念馆、叶挺纪念馆、四川建川博物馆等省内外兄弟单位开展馆际交流和业务合作,促进彼此业务建设的共同发展为进一步提高馆内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纪念馆开馆后每年安排各岗位人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
2006年至2009年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分别参加了2次文物调査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培训、6次讲解培训、1次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培训、1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务实操作培训、2次公文写作学习、2届广东省地级以上市文博单位管理干部暨文物行政执法业务培训、以及数次财务管理和人事管理培训。同时,该馆主动组织人员到中国抗日战争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广东省革命历史博物馆、孙中山纪念馆、叶剑英元帅纪念馆、叶挺纪念馆、深圳和惠州的东江纵队纪念馆,鸦片战争博物馆等同类单位进行参观交流。纪念馆还开创了馆内“一言讲堂”,并组织全馆员工学习了社交礼仪、机电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等。

所获荣誉

2006年5月,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2006年至2009年期间,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莞市党史教育基地,东莞市反腐倡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军民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75207部队)。
2008年4月,被评为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
2014年4月4日,被评为国家级4A旅游景区。
2014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5年8月24日,被国务院公布纳入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2020年12月21日,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由东莞市财政全额拨款。
机构设置:设正、副馆长各一名,办公室、研究策划部、宣传拓展部三个工作部室。
人员编制、组成:共26人,在编人员14人,临工12人,设办公室12人、研究策划部2人、宣传拓展部7人、勤杂人员3人。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保安、清洁、绿化、水电等物业维护实行社会化管理。
服务观众项目:为向广大观众提供优质接待服务,展馆内的公共空间安置了导引指示牌、公共广播系统等设施。为满足残疾人和其他行动不便观众的参观需要,展馆内参观主线均为无障碍通道,并设有残疾人专用洗手间,配备轮椅、婴儿车、医疗急救器械和药品。
观众接待:每逢节假日多次掀起参观高潮,年接待量逾13万人次。

参观信息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