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京东?阿里做自营电商靠谱吗?
共 3096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2-02-27 20:51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老刀
风水轮流转,今日到谁家?
曾几何时,平台经济风头一时无两。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当零售企业的规模做大之后,具有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成熟的业务管理模式,就开始走“轻资产”的道路。
所谓的“轻资产”,就是搭建平台,让中小商户在自己的平台上做生意。而平台自己收取佣金或者销售分成,凭一个品牌、一套管理模式获取利润。
阿里曾凭借“轻资产”模式在资本市场获得高估值。不过,正如马云之前所说,阿里巴巴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必须采用重资产策略,大规模投资打造基础设施,以确保自己的竞争优势。2017年,阿里曾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1000亿元,打造与新零售相适应的新物流。而后的盒马、淘鲜达等都是阿里做重的体现之一。
而京东走重资产模式,则是刘强东用“倒三角”理论来阐述自己运营京东理念的主要体现,“京东整个倒三角战略的核心,其实就是用户体验,而物流对用户体验的影响要占到70%左右”。而后剥离京东物流,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并上市,以及社会化物流服务策略等都是由重做轻的体现。
近些年来,在政策导向上,越来越重视“由虚拟向实体倾斜”。实体不仅仅指线下,互联网企业自身投入到整个经济的交易环节当中去,增加就业,促进流通,也可以看作是实体。
1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称,做好“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需要科技企业发扬工匠精神,在技术创新上执着打磨、久久为功。
所以,对阿里而言,从业务经营的角度衡量,自营电商显然是一条选择。但是从政策导向的角度来看,从平台转向实体,可能才是更深层次的内在原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联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