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
地名由来:古时以水北山南为阳,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秦统一六国后,安阳置县。
安阳(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
2023年1月,安阳县被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2年2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安阳县为国家级制种大县(棉花)。
2022年1月,安阳县入选河南省双拥模范城(县、区)。
2021年9月,安阳县被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位列河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108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211位。
2020年3月,安阳县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安阳县榜上有名。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安阳县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查看更多安阳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安阳县(示范区)位于安阳市区东部高铁商务区,土地面积为528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人,辖辖白璧、高庄、崔家桥、韩陵、永和、吕村、辛村、瓦店、北郭9个乡镇,地势平坦开阔.市委、市政府确定以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通用航空、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为安阳县(示范区)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安阳县(示范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争当五个示范、打造五个高地”的要求,努力在高端产业、城乡统筹、城市发展、对外合作、现代农业方面争当示范,着力打造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创业高地、开放高地、协调发展高地,全力推进四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始终秉持“亲商、安商、扶商”的理念,坚持以最高的标准服务企业,最强的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最快的节奏推进工作,最严的要求落实责任,最好的效果回报客商。已成为助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建设产业示范新高地、宜居活力新安东、幸福美好新家园是安阳县(示范区)咬定的青山。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安阳县(示范区)将加强要素保障,持续固链、补链、强链,推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方面,推进德力新能源汽车项目大批量生产,比亚迪智能终端及手机零部件项目建成投产;确保河南克能锂电项目尽快批量生产。通用航空方面,启动永和机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通航制造中心、研发孵化中心配套设施,形成通航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集群效应。智能制造方面,确保壹品重工、徐工集团电动叉车等项目建成投产。电子信息方面,加快推进中科曙光国产芯片高端整机智能终端制造和信创云计算中心、东旭安阳十代高端盖板玻璃项目。大力发展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人工智能、5G等新兴产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抢占先机。
历史沿革:
商为相地,后为殷都。
西周为邺,后属卫。
春秋称戏阳。
战国称安阳。
秦始置安阳县,属邯郸郡。
汉初分属河内郡荡阴县、魏郡内黄县。
晋复置,又析置长乐县,属魏郡。
北魏废安阳入荡阴,东魏又废入邺。
北齐废长乐入临漳。
北周于安阳城西南析置零泉县。
大象二年(580)邺县移治安阳城,又为相州和魏郡治。
隋开皇八年(588)重置长乐县。
十年邺县迁治故邺城,在此复置安阳县,又于县西析置相县。
十八年改长乐为尧城,3县均属相州。
唐初零泉、相县先后废入安阳,仍属相州。
梁、晋先后于相州治安阳城,置昭德军、彰德军。
汉、周因之。
宋属相州彰德军。
金属彰德府,兴定三年(1219)析置辅岩县。
元属彰德路,至元六年(1269)废府言入安阳。
明、清皆属彰德府,为府治。
1912年直属彰德府。
1913年属河南省豫北道。
1914年改称河北道。
1927年直属河南省。
1933年属河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1年在县境西建立安阳县抗日政府。
1947年析置邺县、漳南县。
1949年撤漳南县,安阳县、邺县均属平原省安阳专区。
1954年邺县并入安阳县,属河南省安阳专区。
1959年属安阳市。
1960年撤销安阳县并入安阳市。
1961年复置,属安阳专区。
1969年属安阳地区。
1983年属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