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花钱,互联网巨头的新功课

共 2971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3-05 21:13


花钱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赚钱。

最近几年,互联网巨头都在“不务正业”。

阿里进军芯片和量子计算,百度开始造车,腾讯玩起了机器狗。

一边是默默死守电商、社交、搜索等传统“现金牛”,一边是全力开拓芯片、智能汽车等新科技疆土,这年头,对巨头们来说,花钱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赚钱。

互联网公司有多舍得砸钱做科技?

36氪今日盘点了中国主要互联网公司财报数据,在对各公司2020年前两个季度研发投入的统计中,阿里巴巴以高达328亿元的研发支出位居第一,腾讯179亿元排名第二,百度、京东、美团和拼多多分别为93亿、69亿、47亿和31亿。

巨头们研发投入增长的速度更是惊人。

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阿里巴巴研发投入是160亿,2019年达到410亿,2020年光上半年就到了328亿;腾讯2016年研发投入118亿,2019年达到304亿;百度2016年研发投入101亿,2019年到了183亿。

需要花真金白银的研发投入,向来是衡量企业创新潜力的关键标准。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全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24426亿元,较上年增长10.3%。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们,研发投入的增长速度远超平均水平。

可以说,在入局科技创新这件事上,互联网公司比谁都拼。

1


钱都花到了哪儿?

总结来看,互联网巨头们近年来最舍得花钱的研发领域,包括云计算、AI、量子计算、芯片、5G、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无一不是长周期、重投入。

比如,云计算,阿里做了12年,才守得云开见月明,在今年2月终将云业务扭亏为盈。腾讯、百度,在曾看不懂云计算后,都纷纷紧追跟上。2016年,马化腾亲自为腾讯云产品推荐会站台,让腾讯云第一次从幕后走到台前。2019年,李彦宏提出“云+AI”战略,进一步提升百度智能云的战略地位。对腾讯和百度来说,云计算尽管已是财报上高额的成本项,但投入仍在加码。

在云计算市场地位巩固后,阿里巴巴开启了一项更烧钱的事业:成立囊括AI、芯片、量子计算、自动驾驶、5G等前沿领域的达摩院。此时,因为已攒下一些家当,阿里对达摩院的投入更加大手笔:3年1000亿,刷新了互联网公司科技研发投入记录。

3年多过去,达摩院已在全球8个地区设立研究中心,网罗了30多位海内外高校教授及10多位IEEE Fellow级科学家,很可能是全阿里最烧钱的部门,或许也是中国最烧钱的企业研究院之一。

不过,在最近一次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明确表示,“将继续对达摩院加大投入”。有可靠消息源显示,达摩院正在投巨资建设第二个量子硬件实验室,以增强量子芯片制备和测试能力,缩短研发周期,扩大创新空间。

在造芯的路上,BAT有先后,但都没落下。

2018年,阿里成立独立的芯片公司平头哥,第二年平头哥先后发布业界性能最强的RISC-V处理器玄铁910、一站式芯片设计平台“无剑”、云端AI推理芯片含光800,基于玄铁系列处理器芯片的出货量已超20亿颗。2020年3月,腾讯成立了深圳宝安湾腾讯云计算有限公司,将针对云端数据中心开发深度学习高端芯片。不久前,百度宣布,其自研AI芯片昆仑1量产2万片,并且在2021年要量产昆仑2。

这几年,BAT等老派互联网巨头,在科技投入上动作之频,有时让人几乎忘了它们的老本行。

2


互联网公司的科技决心

主营业务利润依然丰厚,为什么BAT们不约而同地踏足完全陌生的硬科技?

有一个例子或许能说明问题。

在一次内部业务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达摩院院长张建锋曾同下属们讨论战略。他说,“什么是战略?战略就是让你有恐惧感的问题,比如量子计算。”

让他有恐惧感的一个场景是,“有一天,阿里巴巴买再多的服务器、芯片,都算不过一台量子计算机。”

达摩院量子实验室负责人施尧耘,在美国高校做了20多年量子信息科学理论研究后加入阿里。施尧耘经常被问,“如何说服行癫(张建锋)做量子计算?”他总是回答,“不是我说服行癫,是他把我招过来的,是他要做量子计算的。”

但在阿里内部,仍有不少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做量子计算。在许多团队看来,量子研究与阿里主营电商业务相去甚远。

施尧耘刚开始试图以严密逻辑进行论证,比如从“算力是阿里的核心竞争力”,推导出阿里必须做量子计算。后来,他放弃了论证,“觉得阿里也不是说必须要做量子计算,因为做有做的活法,不做有不做的活法”。但这个选择就像“一面镜子”,照出公司管理层是否真有决心做长期的科研投入。

对互联网巨头来说,下定决心做科技,很多时候并非源自外部压力,而是自上而下的战略推动:在晴天时修屋顶,为将来的增长储备第二甚至第三增长曲线。

研发投入第一的阿里巴巴,营收结构长期是“一拖多”:电商主营业务,以一己之力养活其他业务。随着十年磨一剑的阿里云自力更生,这一营收结构终于改写。

达摩院,可以说是阿里储备的第三增长曲线。这条曲线上升的过程,无疑还要穿越漫长的技术周期,还需要巨大的持续投入,但回报应该可期。

3


谁会抓住未来?

不知不觉,BAT平均年龄已过20岁。

历史上,能跨越周期的巨头几乎都经历过产业的变迁。曾完成4次生死转型的“百年老店”IBM就是典型:第1次转型,IBM从一家穿孔卡片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第2次转型,IBM实现从大型计算机到分布式计算系统的战略转移;第3次转型,IBM成功将重心放在服务与软件上;第4次转型,IBM重新定位为一家认知解决方案和云平台公司。

BAT都穿越了千禧年的互联网资本泡沫,经历过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惊险一跃。但如今,随着新技术密集爆发,它们必须经历新的考验。

这一次,它们需从代码组成的互联网世界,深入到更广阔的物理世界,造车、造芯片、造机器人。这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技术迭代:改变世界的关键技术,已从网络空间渗透到无处不在的物理空间内。创造连接带来的模式创新红利正在殆尽,只有真正革命性的原始技术创新才能带来大规模的生产力提升。

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是否投入科技研发,决定的不是5年、10年后过得好不好,而是生与死。

近年密集的研发投入,已给互联网企业们带来了什么?

不久前,《财经》曾盘点,达摩院成立3年多,给阿里巴巴技术体系带来了三大变量:

一是,在计算领域储备了包含芯片、量子计算等具备颠覆性算力的下一代技术,同时对芯片、量子超导硬件的研发,带领阿里进入此前极少涉足的高精尖硬件领域。

二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搭建了包含语言、语音、视觉、决策智能等技术在内的完整布局,焕新了阿里巴巴内部业务,同时这些技术以阿里云为底座对外输出,拓展了阿里的业务范畴。

三是,融汇打通了阿里巴巴的前沿技术,为创造技术新物种提供了可能性,比如孵化集大成的自动驾驶、机器人产品。

对互联网巨头来说,押注科技带来的变化已在悄然发生。数年后见分晓。



END

推荐阅读
早报 ▎2500亿中芯国际突发大利好,买下12亿美元光刻机;法国开始拆除华为设备;五家社区团购被行政处罚

国产数据库的"自我博弈"


不怕EDA被卡脖子,国产高端FPGA突破“技术铁幕”





浏览 3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