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模乡
地名由来:地处半山区,山地占总面积的74.8%。东南部的笔架山,海拔417米,五峰四坳,形如笔架,蔚为奇观。以地处上模洞地片而得名。
上模乡位于泰和县南部,南西分别与万安县芦源、枧头交界。全乡面积100平方公里,总人口10432人,辖9个行政村。上模乡政府距县城23公里,冠朝319国道至上模油路的铺设、上模至万安枧头及上模至水槎缝岭公路的沟通形成了上模便捷的交通网络。上模拥有丰富的竹、木、粘土等自然资源,境内有国家小二型水库—缝坪水库,水利、电力资源充足。上模努力实施特色农业战略,在粮食种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葡萄、槟榔芋、凉薯、油菜、西瓜等经济作物,并积极扶持特色养殖业,已形成了黄牛、白鹅、鸡鸭、淡水鱼等众多规模化养殖基地。新的时期,上模大力推行工业强乡战略,乡办企业有农机站、榨油厂、食品厂、饲料加工厂、胶合板厂等,同时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已先后引进华泰建材、百家福超市、天慧公司等企业,有力促进了全乡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移民建镇、实施城镇化方面成果喜人,圩镇路面硬化、贸易市场、商住两用房、天马小康新村等已完成建设面积2万平方米。上模文教卫生事业日益进步,通讯条件良好。2002年上模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214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483万元,农业总产值2930万元,2002年乡本级财政收入达1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00元。
罗钦顺墓
罗钦顺墓座落在上模乡油居村委桃岗村南150米的山上。罗钦顺(1465~1547)字允升,号整庵,上模乡西岗村人,明--六年探花,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嘉靖六年辞官回乡,潜心研究哲学之中的气学。著
历史沿革:
1949年前,境域属云锦乡。
1949年后,为继岭、寨里、上模、讴里、田西乡,1956年,合并为上模乡,1958年,改称上校公社,1960年,分为上模、中州公社。
1961年,合力上座公社,1968年,并入冠朝公社,1972年,析出复为上模公社,1984年,改为上模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