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集区

联合创作 · 2023-07-25 00:30

地名由来:因谢家集矿区得名。

春申君陵园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谢家集区人口数量为22.16万人,位列淮南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位列安徽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88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117位。

2017年2月,谢家集区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谢家集区处于淮南市中部,位于历史名山八公山下,北临淮河,南与长丰县接壤,西与寿县比邻。1961年10月区级行政管理单位成立,2004年6月原属长丰县的杨公镇、孤堆回族乡、孙庙乡划入。现辖六个乡镇、五个街道和一个工业园区(淮南高新区智造园区),辖区面积275.7平方公里,人口22.2万。

辖区东与田家庵区接壤,南及西南方与寿县以瓦埠湖、东淝河中间为界,西北与八公山区相连,北分二道河滩地与潘集区相交。最东端位于杨公镇杨祠村以东与田家庵区史院乡邵庄村接壤处。最南端位于孙庙乡柯湖村以南瓦埠湖水面,最西端位于唐山镇乳山村花山顶部;最北端位于望峰岗镇二道河农场机耕队大坝北侧。

区境地层发育基本齐全,但大部分地区均被冲积层覆盖,基岩出露仅限于中部低山丘陵(八公山、舜耕山等低山),出露地层以青白口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为主,古老的变质岩系局限在打石山一罗山南麓一线零星分布,其他地层偶尔见于地表。区境位于淮南复向斜南翼,间夹于舜耕山与阜(阳)凤(台)两大逆冲推覆构造之间。沿罗山一打石山出露地层以震旦、寒武、奥陶系石灰岩为主,前震旦系变质岩和古近系地层零星分布。山南的寿县一老人仓断层与合肥坳陷相接;山北第四系覆盖层下大面积赋存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李郢孜、谢家集各矿坐落在煤系之上。区境东、西两部分地质特征有显著差异,西部地质情况简单,东部复杂。西部谢家集煤系之上直接覆盖第四纪冲积层,冲积层一般厚20米。东部李郢孜煤系之上盖有逆冲推覆断裂形成的片麻岩、石灰岩岩帽,推覆断层呈坡状起伏形态。因此,煤系埋藏深浅不一,同时有古近系地层不整合于煤系或岩帽之上,古近系最大厚度893米,往东超过1200米。

区境在淮南西部,南靠瓦埠湖,西南有东淝河,淮河从区境北部穿过。丘陵自西北至东南绵亘于中部,占区境总面积的19.7%;天然湖泊分布四周,因采煤而形成的大、小塌陷区相嵌其间,水面占区境总面积的6%;平原洼地占区境总面积的74.3%。

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荟萃。淮南王刘安曾在此地著述《淮南子》。这里演绎过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留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典故。区内保留有战国四公子春申君黄歇墓、楚幽王陵遗存、清朝水师提督杨歧珍墓、赖山集清真寺等历史文化古迹。

历史沿革:

1961年10月,八公山区分为谢家集区和八公山区两个县级区,1962年,在谢家集城市人民分社进行城市设立街道办事处试点工作。

1966年9月,谢家集区改称红卫区。

1972年9月,复名谢家集区。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