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简介
上海是中国重要的门户口岸,连接世界的桥梁纽带,也是中国大陆首座同时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国际机场分别位于城市的东西两侧。为了适应“一市两场”的上海空港运行新格局,1998年5月28日,经批准,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成立,统一经营管理浦东和虹桥两大国际机场。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自2009年起,上海机场集团公司联手香港机管局成立了沪港机场合资公司,并引入香港机场的先进管理理念,全面对标香港机场的服务管理水平,在服务管理、商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注重引进香港机场专业化做法,推动了的服务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
2009年,上海两大机场共保障飞机起降47.69万架次,实现5699.9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98.25万吨,浦东机场货运量保持全球机场第三位。截至2009年底,有74家中外航空公司开通了上海的定期航班,与上海通航的国内外城市达到183个。虹桥机场实现了自独立运行以来的第22个安全年,浦东机场自开航以来保持了年年安全。
目前,上海机场集团正加快软硬件建设,以进一步适应航空枢纽运营的要求。在2008年3月投入运营的浦东机场第二航站楼的设计建设中,强化了“满足基地航空公司及其联盟中枢运作的需要”和“以人为本,最大限度方便旅客”的理念。2010年3月,作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主体工程,包括第二航站楼和第二跑道在内的虹桥机场扩建工程率先投入使用,一个世界级的综合交通枢纽雄姿初现。至此,上海已成为国内首个拥有两个机场四个航站楼五条跑道的城市,两大机场将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一流的航空服务保障。DHL与UPS的相继落户,使浦东机场成为全球首家同时拥有两个国际转运中心的机场,为上海率先确立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地位创造了条件。
《上海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将上海机场定位于集本地运量集散枢纽功能、门户枢纽功能、国内和国际中转枢纽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复合枢纽,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们正联手有关部门和业务伙伴全面推进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世界级枢纽,人性化机场,这就是上海机场集团正在努力建设的现在和未来。
战略规划
上海航空枢纽战略规划
建设时间
第一阶段
准备和起步
阶段目标:打好枢纽建设基础
实现标志:包括浦东机场二期工程基本建成,浦东、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5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10万吨,基本确立国际货运枢纽地位。
第二阶段
调整和提高
阶段目标:基本建成上海航空枢纽
实现标志:包括浦东机场二期工程设施全面投入运营,虹桥机场改造扩建工程基本完成,两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8400万人次和500万吨左右,力争建成亚洲最大的货运枢纽。
第三阶段
成熟和扩展
阶段目标:全面确立上海航空枢纽地位
实现标志:包括客货吞吐量在亚太地区排名前列,分别达到1.1亿人次和700万吨;浦东机场建成四条跑道,空中交通管制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上海为中心的枢纽航线网络成熟,通航点数量和航班周频超过世界枢纽机场的平均水平。
扩建工程
包括第二航站楼、第三条跑道和西货运区在内的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浦东国际机场年旅客保障能力达到6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能力420万吨。
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于2005年12月全面开工。作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第二航站楼风格主题被命名为“地”,与第一航站楼的“天”形成鲜明的对比。所谓“地”,就是要让旅客踏进T2航站楼,就感受到大地的平凡、质朴和无比浑厚。这一切的变化来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第二航站楼等扩建工程的设计建设中,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化了“满足基地航空公司及其联盟中枢运作的需要”和“以人为本,最大限度方便旅客”的设计理念。无论是在流程设计、设施布局、环境,甚至地面交通的换乘等诸方面,都要充分体现枢纽运营的需要和人性化的要求。
旅客中转过境快速便捷
T2航站楼采用三层式航站楼结构,方便旅客中转。T2航站楼自上而下分为国际出发层(13.6M)、国际到达层(8.4M)和国内出发到达混流层(4.2M)等三个旅客活动层。
这种“三层式航站楼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航空公司的中枢运作;能够更好地适应上海国际与国内间中转旅客比例较大的特点以及国际国内航班波在时间上错开的特点,最好地利用可转换机位,最大限度地提高近机位的使用效率。在T2中运行的航空公司的各种中转、过境旅客均在航站楼的中央部位完成,非常便捷。T2航站楼首次设计了国内出发到达“混流层”(4.2M),使得国内出发与到达旅客在同一层面上,方便了旅客的中转,有利于国内枢纽的形成。
由于主楼集中在北区,楼与楼间距不超过500米,旅客办票和行李处理设施集中,便于航空公司分配和灵活使用。考虑到实际运行中基地航空公司及其联盟一般都集中在同一楼内开展中枢运作,因此,大部分旅客的中转时间将大大小于中枢运作最短时间要求。
目前,浦东机场日均起降航班达800架次左右,航班量已占到整个上海机场的六成左右。通航浦东机场的中外航空公司已达60家左右,航线覆盖90多个国际(地区)城市、60多个国内城市。2010年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057万人次,比上年猛增27.1%,稳居全国第三大航空港,与广州白云机场的4097万人次仅有40万的差距。其中货邮吞吐量更是达到323万吨,稳居全国第一,比上年增长26.9%。
一体化
按照形成“一体化航站楼”的理念,在T1和T2两个航站楼之间建设了一个“一体化交通中心”。中心内设置了轨道交通、磁浮、长途汽车、公交车、出租车站点,以及停车库、候车室等交通功能,还设计了大量的无行李值机柜台以及商业设施。
一体化交通中心的设计很好地避免了集中式航站楼所带来的陆侧车道边不够的问题,通过将所有到达社会车辆的车道边移至停车库内,将所有公共交通设计在轨道交通车站的两侧,将出租车、大客车、贵宾车设计在紧靠航站楼的到达车道边上,将所有出发层的公交车、出租车设计在出发车道边,方便旅客换乘。
另外,设计者将通常安排在零米层的到达层放在了6M层。这样,旅客可以平缓地进入一体化交通中心,然后进入各人应去的车道边,实现人车分流。
第二航站楼
位于第一航站楼东侧,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化了“满足基地航空公司及其联盟中枢运作的需要”和“以人为本,最大限度方便旅客”的设计理念。
第三跑道
位于第一跑道西侧,长3400米、宽60米,4F级,可满足A380等未来大型飞机的起降要求。
西货运区
西货运区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建成后将与其周边16.8平方公里的物流园区一并成为基地航空公司以及国际物流巨头的转运中心。届时将与遥相呼应,形成与世界各地相连接的海陆空物流联运通道。
五大中心
根据浦东机场多跑道、多航站楼的运行新模式,从管理世界级枢纽机场的目标出发,将对扩建后的浦东机场按照功能、范围、地域及专业进行集中监控和统一协调,形成机场运行中心(AOC)、航站楼运行中心(TOC)、交通管理中心(TMC)、市政设施管理中心(UMC)和公安指挥中心(PCC)五个运行管理中心,将有效提升浦东机场的管理效率和资源效用,确保枢纽运营。
虹桥机场
总体规划
虹桥机场总体规划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完善上海航空枢纽服务长三角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我们正抓紧启动包括第二候机楼和第二跑道在内的虹桥机场扩建工程,一座巨型综合交通枢纽也有望在上海世博会前后落成。
扩建工程
虹桥机场扩建工程按照满足2015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的能力设计建设,主要包括在现有跑道西侧新建一条长3300米、宽60米的4E级近距离平行跑道、一座25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以及配套设施等。
综合枢纽
根据上海城市交通规划,一个集高速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等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将与西扩后的虹桥机场新航站楼相连接。除水路外,旅客可以“上天入地”,方便地换乘到其他各种交通工具。预计工程将在2009 年底初步形成规模,并在2010 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相继投入使用。由此,将极大方便长三角区域尤其是江浙两省旅客、货物进出上海两场。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总裁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副总裁
副总裁
宋雪枫 副总裁、财务总监
副总裁
纪委书记
副总裁
副总裁
副总裁
李金良 总工程师
相关新闻
2018年8月,据上海市纪委监委消息: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吴建融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上海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1年12月14日,上海市国资委出具《关于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有关问题的批复》,原则同意公司向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机场集团)发行433,939,325股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上海机场集团物流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相关资产。
获得荣誉
2019年9月1日,2019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在济南发布,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269位。
2020年9月8日,该集体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2020年9月28日,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在郑州揭晓,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275位。
2021年9月2日,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营收状况
2024年3月29日,上海机场公告,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0.47亿元,同比上涨101.57%;归母净利润9.34亿元,同比扭亏;基本每股收益0.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