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企业不再相信“风口”

阑夕

共 5307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2-07-05 20:36

作者丨陆离

监制丨阑夕


在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时间的玫瑰”,指的是投资一家企业,是要跟着企业一起成长,就好像看到一朵时间的玫瑰在不断绽放。


但他老人家没说的是,玫瑰绽放之后会凋零。


就像企业的发展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既有历程中的波折坎坷,也有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这就是所谓企业能否穿越时间周期的考验。


毕竟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真正成为百年企业。在我国,只有6%的企业能够活过10年。


近两年里,众多企业、企业家们对“周期”这个概念的感触和理解想必也更深了一层。


受中美摩擦、疫情起伏、全球经济下行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国内互联网科技领域企业的扩张遭遇急刹车,转向大范围收缩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


据统计,在2021年7月到2022年3月中旬的此前半年时间里,包括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美团等在内的12家互联网巨头,总离职人数达21.68万人。


在这一切背后,正是那个摆在所有企业、企业家面前的重要问题:当寒冬来临,如何才能更好地穿越周期,迎来新的春天?



  • 度过大环境周期:杀不死你的,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在经济学中,“经济周期”理论存在短、中、长三种波动。


即2~4年为一个周期的基钦周期、10年左右为一个周期的朱格拉周期和50~60年为一个周期的康波周期。


它们分别代表着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现象,也均由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4个阶段组成,但每个阶段也很少会是纯粹的上行或下行,波动发展仍是常态。


经济周期简易示意图


比如2020年,全球经济规模增幅为-3.1%,创下了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年度记录,到2021年,却有了全球经济猛增6.1%的强劲反弹。


即使如此,学界依旧忧心忡忡,认为全球经济复苏情况并不容乐观。


抛开这些学术层面的探讨,落于实际情况中看,当前国内科技互联网企业所处的,正是从繁荣趋向衰退的一个大环境周期。


以下几大问题已经浮出水面,成为困扰行业和企业健康发展的痛点:核心科技被“卡脖子”、业务骤然转向收缩和营收盈利状态不乐观。


而就在两周前,《极客公园》发起前沿思考论坛,集结80位中国互联网科技圈企业家,共同探讨企业如何更好地穿越周期。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受邀参与对谈,讲述了TCL诞生发展40多年历程中的诸多“关键时刻”,以此帮助国内互联网科技企业在应对经济大环境周期不利时,能找到更多“锚点”。


李东生在极客公园“前沿思考论坛”对谈


其一,核心科技被“卡脖子”。无论是华为被迫拆分消费端业务,还是阿里在云计算行业与亚马逊角力,亦或是我国诸多发力AI科技的大小企业,都和这一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明确的是,掌握核心科技是重中之重,是科技互联网企业的生命线。


在推动科研创新产品落地方面,有必要坚持不动摇,这是帮助互联网科技企业能够真正通往未来的那张门票。


李东生掌舵下的TCL早早意识到了,掌握彩电上游显示屏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彼时三星、LG两大韩国巨头掌握这项能力,国内彩电产业显示屏都高度依赖进口,利润大头逐渐被这些上游海外供应商切走。


因此在2009年,TCL斥巨资建立华星光电,向产业链上游挺进。


一方面这帮助TCL打破了日韩在半导体面板制造领域的长期垄断,如今TCL华星不仅与国内华为、小米、vivo、OPPO等企业达成合作,还实现了反向输出,成为了三星的手机、电脑等产品的供应商。


美国卖场里的TCL电视


另一方面也为其带来了丰厚回报。


2021年,TCL华星实现营收801亿,同比增长71%,再创新高,保持从投产开始至今未出现年度亏损的全球行业记录,也让TCL牢牢掌握着行业竞争的主动优势。


其二,业务骤然转向收缩。很多企业讳谈业务收缩,认为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仿佛企业收缩就是一件彻头彻尾的负面新闻。


事实上,有序收缩可以和“慢就是快”划上等号。


在外部经济大环境周期不利的情况下,企业有序收缩是积蓄力量,更是撇除泡沫。所谓下蹲是为了蹦得更高。


同样以TCL为例,在国内企业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在营收到达1000亿左右时,遭遇增长乏力,长时间难以突破的现象,这在业内被称为是“千亿魔咒”。


而TCL去年整体营收已经突破2500亿元,又是如何破局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TCL在2017~2019年的3年时间里,主动进行业务瘦身,先后裁撤、拆分、出售了100多家非战略核心业务组织,其中不乏早期发展迅速或处于盈利状态的业务。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TCL得以聚焦核心终端业务和半导体业务,整个公司的经营战略、理念、结构、效率、效益都获得了巨大提升,可以说是切换到了一条新的快速发展轨道,一举打破“千亿魔咒”。


其三,营收盈利状态不乐观。从各大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财报看,2021财年营收增速几乎都创下近年来新低。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1-2月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统计,今年1-2月份,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共实现业务收入2223亿元,增速同比回落16.1%,共实现利润总额135亿元,同比下降7.4%。


工信部:2022年1-2月份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增速回落


隐藏在这些表象下的是,互联网科技领域的不少细分行业,国内市场都已经是红海竞争态势,比如智能手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红海领域。


而经济大环境的不利加剧了竞争激烈程度,企业在收缩的同时也可以考虑有序扩张,开拓其他具备潜力的市场空间。


比如在下沉市场就有着更多机会,亦或是进军海外市场谋求全球化,也是企业从大到强的必经之路。


一言以蔽之,寒冬是挑战也是机遇。


牢牢把握核心竞争力,有序收缩剪除枯枝烂叶,有序扩张在潜力市场积蓄力量,活下来的企业将变得更强大。



  • 穿越产业和企业周期:预判、果敢、准备加上一点运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找风口”成了国内互联网科技企业的路径依赖。


面对大环境的不利时,很多企业总是会追问,下一个风口在哪?仿佛有了风口,自己就能再度飞上天。


其实这个问题的意义已经不大。


要知道,企业发展需要面对的不只是大环境周期,还有产业生命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


前者意味着,企业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做同一件事,获利模型可能是天壤之别,后者更点明了企业主营业务不可能长盛不衰,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是所有有志于基业长青的企业的“命中注定”。


一时风口,无法帮助企业穿越产业和企业生命周期。


也正因为企业与产业的兴衰息息相关,所以这两大周期很多时候都需要放在一起探讨才更清晰。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合并——究竟什么样的企业,才能穿越伊查克·爱迪思笔下12年一个循环的“生命周期”?


企业生命周期


在这方面,有着40多年发展历程的TCL实质上已经多次完成穿越周期,以其为样本同样能带来诸多启示。


企业穿越周期的一个重要方法论——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方法论——在于不断确立第二增长曲线。


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认为,“企业持续增长的秘密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S曲线。并且,第二曲线必须在第一曲线达到顶点前开始增长,以弥补第二曲线投入初期的资源消耗。如果能这样,企业永续增长的愿景就能实现。”


这首先对企业的战略预判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一方面,企业要对主营业务的增长见顶和第二增长曲线的新方向有前瞻视野,不能盲目自大,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2010年前后,TCL彩电业务持续处于全球前列,但其早在几年前就已经预判到了这一领域的增长逼近天花板,也确定了向产业上游转型变革的方向。


另一方面,很少有人意识到,企业还需要变革和经营过程中可能遭遇的不确定性,有所预判。


TCL在2017~2019年进行的大刀阔斧变革中,就预判到仅依托企业内部力量,不足以全面支撑变革推进,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所以TCL积极引入了顶级外部咨询机构,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能力,完善指定变革方案,促成了变革大获成功。


TCL波兰工厂


再比如,企业经营中往往需要通过银行借贷来进行资金流转,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银行决定发放贷款的硬性指标。不少企业日常习惯了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在需要业务变革时,一旦遭遇现金流问题,又拿不到银行贷款,就会满盘皆输。


在这方面,TCL有着银行授信使用率不能高于70%的内部红线,留下了充足的“预备队”或者说弹性资源,这为其防范风险、快速应变提供了更大操作空间。


其次,企业要有自我革命的果敢态度。


贝佐斯说,人们大多关心变化,认为机会存在于变化当中,其实真正重要的是存在变化中的那些不变,当你确信有哪些东西是不会发生变化之后,就值得把所有的筹码都赌上去。


随着主营业务增长见顶,越早找到第二增长曲线,企业就能越早转入新的上行周期。


但产业发展在变化,企业发展也在变化,当一家企业找到了变化之中的不变,能否押上一切搏未来?


这就是果敢态度的意义所在。


TCL在2009年建立TCL华星时投资245 亿元,这是当时TCL的近乎全部身家。


TCL华星大楼


而半导体显示作为高新科技产业,是典型的“三高”——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进入这一产业投资大、周期长、资产重,对企业整体竞争力要求很高,一着不慎,拿出全部身家的TCL面临的可是灭顶之灾。


更不用说,在此后10几年里TCL华星的技术研发、产线扩建等方面陆续投入超过2600亿。


再次,企业要为变革做好充分准备。


“做好准备”与“果敢态度”其实是一体两面。如果企业只有果敢,缺乏准备,就很容易出现选错方向,跑得越快,错得越远。反之如果企业做好了准备,却没有果敢态度,那也只会白白错过机遇。


TCL建立华星之前,就在两方面做好了准备。


一方面,TCL明确了上游产业的两个核心部件分别是芯片和显示,其中显示占电视机产品结构的比例更大,价值也更大,投入的资源和难度相对芯片较少,所以选择押注半导体显示。这本质上是对整个产业链的研究和洞察。


另一方面,TCL从2007年开始自建液晶模组工厂,积累运作经验和技术能力。近3年的试错和积累,为其能够在半导体显示产业快速打开局面奠定了基础。


TCL亮相2019年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运气是促成成功的催化剂。


在经典商战剧《大时代》中,男主方展博最后绝地翻盘,就是因为赌对了一手“停战”的利好消息。


很多企业、企业家都不太会承认,成功有的时候还需要一点运气。


在这方面,李东生反而非常坦诚。他直言,TCL建立华星投资显示面板产业时,既有对产业上游的预判和感觉,也有一点运气成分——2012年TCL华星正式投产,恰逢国内推动家电下乡活动,市场需求暴涨,TCL华星甫一入场就能快速完成上量爬坡。


自助者,天助之。


归根结底,产业的兴衰和企业的兴衰强相关。但无论身处哪个行业,企业都需要夯实自己的主营业务,在此基础上居安思危,把目光放在长远未来,做好随时自我革新的准备,也敢于进行革新走出舒适区,这是能不断缔造“第二增长曲线”,穿越企业生命与产业周期的必备要素。



  • 从企业到员工,“人”的进步带来组织的进步


其实,企业是人的集合体,企业的走势往往离不开“人”心所向,企业穿越前述三个周期更与“人”所能发挥的能量息息相关。


这其中既有企业家作为掌舵者,对企业价值文化、组织架构、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把控和影响,也有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企业所能达到的高度。


李东生在极客公园“前沿思考论坛”对谈


正如李东生所说:“企业家首先意味着要担责,要成为企业的发动机,不断为企业发展输送正能量。其次,企业家像一个船长,要看清方向,把握战略机遇,带领企业走在正确的轨道上。最后,企业家也是一个领袖,能凝聚团队的精神和力量,大家愿意跟着走。”


不难看出,外部环境越是不利,企业家精神就越重要。


或者说,企业家要引领企业前进,要明确发展方向,更要凝聚团队的力量。这种内生力,是企业对抗下行周期最重要的能量。


企业家精神的另一个层面在于对人才的重视。


其实,企业组织存在的一个意义是“与杰出的人一起做有挑战性的事情”,任正非则曾表示“让听得见炮火声的人做决策。”


这都是在说重视人才的重要性。


李东生掌舵下的TCL也是如此。10多年来,通过“鹰”系列人才培养项目,为员工提供各种技能培训和今生计划,覆盖从刚入职大学生、一线项目经理、中层管理人员到高管,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锻炼培养优秀人才。


同时,TCL会根据当年经营情况提取激励包,用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等各种方式与核心人群做绑定,不断调优激励机制,将资源向贡献者倾斜,让多劳者多得。


用李东生的话说,“优秀人才成就卓越组织。积极进取敢于担责、能够创新解决问题、有团队精神的员工,是企业发展的财富。”


用众力,则无敌,用众智,则无畏。


这也是为什么说,“人”的进步可以带来组织的进步,重视人才,让人才价值最大化,是支撑企业穿越周期不可或缺的一块板图。


时至今日,我国正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周期、产业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都在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TCL多次穿越周期的故事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包括科技互联网领域在内的国内众多行业企业,都有必要积极迎接挑战,尝试抓住机遇,在这可能是新一轮的大洗牌阶段中笑到最后。


正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变革者精神才更加不可或缺。

浏览 3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