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

共 2121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30 15:59

历史沿革

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
2007年3月24日,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批准立项。
2008年4月28日,建成开馆,是中国第一座以劳务工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

建筑布局

综述

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是利用深圳市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遗址及旧厂房改造而成,占地面积5231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博物馆大院迎面是一座展示外来劳务工风采的大型雕塑《南风》。在《南风》雕塑的旁边,是“座矮小的两层厂房,现改造为展厅。在功能布局上分为4个板块;首先是深圳市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的厂景复原。第二板块是主展厅,总面积达800平方米,分5个单元对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劳务工的历史和文物标本进行展示。板块三是用于劳务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的临时展厅。板块四是用来举办劳务工事迹报告会、维权讲座和创业就业论坛等的劳务工大讲堂

展厅

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基本陈列有:

馆藏文物

综述

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藏品来源主要为社会征集和个人捐赠等方式。以历年来所发生的劳务工大事件资料为收藏重点,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劳务工及其亲友的支持与肯定,为该馆提供了大量资料。如有关农民工政策法规文件,农民工劳资纠纷或伤亡案件等事件的物品、影像和文史资料、打工文学作品等。藏品类别为工业生产类(遗址、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综合类(劳务工文体生活资料用具、劳务工纪实影像、票证等);劳务工权益保护资料类:政府、企业、社会服务文献资料类;其它。总计已拥有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劳务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维权等各种文物和文献资料,以及打工文学作品等。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的藏品近6000余件。截至2021年末,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藏品数量6012件(套)

重要藏品

深圳市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厂景复原展 上屋电业厂第一代工业生产
深圳市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编号为“深轻宝001号”协议书(复印件)以及该企业的一系列早期建厂和生产资料。
康佳集团女工吴春妹收到哈萨克斯坦总统亲手赠送的民族手工艺品国礼:高26厘米。
安子的打工文学手稿和物品。
“爱心大使”从飞生前使用过的话简:长16厘米。
一代孝媳李传梅送给婆婆的围巾,长宽:128×29厘米。
廖晓峰捐赠的部分维权物品:中国第一个敢向无良老板挑战、用法律武器维护打工者合法权益的打工仔廖晓峰的维权史料和锦旗,锦旗长宽:90×54厘米。
干名员工起诉老板的诉讼材料1300余件

藏品保护

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设立专门的文物库房,按照《博物馆风险等级标准》的要求,建立安全管理机制,做好库房防潮、防蛀、防火等工作。按照国家及省市相关文物藏品管理的要求,对馆藏文物建立登记入库管理、藏品提取手续,并数据化处理,同时做好文物故事、影像等资料的收集

文化活动

科学研究

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于2009年创办馆刊(季),围绕劳务工历史事件作深入研究,结合该馆的“三大”功能,突出其史料性、专业性特点。此举为社会各界研究、了解劳务工历史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对推动“关爱劳务工”及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合作交流

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派遣员工参加各类研讨会、学习班,如全国打工文学论坛、深圳市文博系统讲解员培训班、和深圳市文博系统文物管理培训班。前往深圳市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所获荣誉

2009年,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被确定为宝安区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基地。
2011年,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被确定为深圳市首批“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2013年,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三级博物馆”

相关历史

2006年,宝安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在进行文物普查时,意外地发现,这座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建筑,却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首家“”外资企业——上屋怡高电业厂的旧址。巧合的是,电业厂成立的那一天,正是中共中央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的日子。
这个发现,令劳务工博物馆的筹建者们受到启发,宝安区政府决定,投入350余万元对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旧厂房进行保护性改造,并建为劳务工博物馆。作为宝安向改革开放30年的献礼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区财政拨款
机构设置:宣教部、事务部、文物征集部。
人员编制、组成:实行人员聘用制,现有工作人员16人。
服务观众项目:为观众提供免费的讲解服务,以及讲座服务等。
观众接待:开馆以来,共接待全国各地的50人以上参观团体200余次,开馆首年度接待游客3.1万人次

参观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