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文庙
共 1911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02
历史沿革
据宣统《楚雄县志》记载,楚雄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原址在凤鸣山麓。
明成化五年(1469年),楚雄文庙迁于城东隅。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地震损坏楚雄文庙。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增修楚雄文庙。
清咸丰十年(1860年),楚雄文庙遭毁损。
清同治年间,楚雄文庙再经重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鹿城小学前身楚雄第一高等小学堂,迁入楚雄文庙。之后楚雄文庙先后为小学、楚雄县中学、航空站、空军学校使用。
1951年,楚雄文庙的全套祭物,包括狮、鹿、象牛等铜制香炉、烛台,三角鼎形铜酒杯,以及孔子画像等,均由楚雄县文化馆作为文物珍藏。
1978年,楚雄文庙西区成立了楚雄市教师培训中心的前身——楚雄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5年,楚雄市人民政府对楚雄文庙进行维修,保持原文庙的建筑风格。
楚雄文庙
建筑格局
楚雄文庙原规模较大,分为东、中、面西三区、保存完整的是以大成殿为中心的中区建筑,包括崇圣殿忠大成殿、大成门,两庞,天子台、洋池平三元桥,占地面积12195平方米。为均衡对称的院落形式。中轴线上为主要建筑物,左右两侧安排次要建筑,这种布局是明清时期全国统一的文庙格局。在中轴的远处遥遥建有一座塔一楚雄雁塔,文庙建在先而塔立于后从时间差距数百年。
主要建筑
大成殿
大成殿,居于整个建筑群中心,面积约445平方米,重檐歇山式琉璃瓦顶。原正脊东西为尖角吻兽,现为两条面对腾跃的龙替代,正脊中央为圆形宝顶,重檐间起托重和延伸外檐作用的半拱,实用与美观浑然一体,体现了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独有风格,殿前檐柱六棵,柱基为墩形圆石檐下也建有斗拱,但构件较少,大殿正面装有十八道格子门,上面雕刻有鹿、兔、狮、麒麟并配先哲语录。殿内为抬梁式木构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面阔第一、第五间的梁枋构件为三组,其余为二组。这样,两边的柱梁与墙壁承载着屋顶的大部分重量,而中间梁坊构件的减少使得殿内空间宽阔。殿前的天子台占地247平方米,三面有台阶,围以大理石护栏。大成殿两侧的厢房,长38.7米县宽7.3米,是大成殿的附属建筑,用以供奉先儒先贤牌位,现已作它用。
大成门
大成门,悬山式建筑,是进入院内的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据宣统《楚雄县志》记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知府孔继忻以“圣裔来楚守郡”为由,于大成门外铸青狮一对;清咸丰十年(1860年)回族武生马如龙陷楚雄城,“自铜圣像以下全毁,仅存殿门大架”,清同治八年(1869年)邑绅李维述捐资修补,以后未再见有关修缮大成门的记载。
泮池
泮池,在大成门前;长145米,总面积约3035平方米,为一长方形人工池,四面用石支砌,与北面文庙整体建筑的东、西、中三区相对,从池的长度可估计出以往文庙的规模。泮池上有三元桥,三座分跨其上,长18米,高约3米。
崇圣殿
崇圣殿,在大成殿之后,楼阁式建筑,占地约 254 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整体建筑的高度与大成殿相当,但未施斗拱,正脊无吻兽,屋檐略翘,向外挑出,总体显得比大成殿简陋,单调。
文物遗存
楚雄文庙配备有经籍祭器、乐器,现已部分失散,楚雄市文物管理所收藏了其中35件,有仿古的篇、爵、豆、管、舰等22件。这批器物在形制上虽刻意仿古,但制作以铸锻结合做工粗糙。另有方形和圆形铜香炉及铜牛、鹿、象、狮、俑等13件,香炉上有葡萄作饰物,其余多为素面,还有一块玉版,半圆形,墨绿色,制作工艺精致,云纹回纹线条流畅。这些器物都是清代制作的,清康熙年间曾对文庙进行多次较大规模的整修,知府梁文、知县王衮用捐资制乐器,到省城聘请乐师来楚教习“祭礼乐舞”,尔后“悉合典礼”。有部分器物是当时制作的,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知府夏廷燮委托贡生王光裕制铜祭器,他“至是礼器备矣,维缺乐器"。这些仿古礼器就是此时制作的。乐器多毁于清咸丰、同治年间滇西各族人民大起义的战火中。当年的经籍只有极少数保存下来。
文物保护
1987年,楚雄文庙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楚雄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