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宫保坊
共 1539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始建四世宫保坊,为表彰当时兵部尚书王象乾而敕建。
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四世宫保坊。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维修四世宫保坊。
1982年,山东省文化厅拨款重新维修,由曲阜古建筑队施工。
四世宫保坊
建筑格局
四世宫保坊,面向南北,跨街而立,该坊为砖石结构,以砖为主。坊高15米,进深3.3米,面宽9.2米,占地面积约30余平方米。其形式为中间高,两边底的宫殿式样。
四世宫保坊
文物遗存
四世宫保坊自下而上的构造是:最下面设基座,其基座横跨于大街两侧,由巨型方石砌成,分有上、中、下三层,每层四周均有精致的浮雕,底层雕有莲瓣;中层雕有云朵;上层雕有龙驹、麒麟、松鹿、弃狮、灵芝、行云等走兽和景物,姿态万千,基座之上,开拱门三孔,中孔一洞大,横跨约4米,可以行人通车,左右两洞小,宽约两米,对称和谐。各门楣雕有二龙戏珠。尤其是拱门两侧,世石基座上雕刻的8尊石狮,分距前后两面,雌雄各4,各见情态,生动活泼。雄狮是按锈球,回首张望,雄姿勃发;雌狮抚抱幼狮,俯首凝望,极尽母爱之情。中间大拱门之上,镶嵌有上、下两块横幅石匾,下为叙功匾、镌刻着王氏祖孙四代的名玮、职衔和诰赠。叙功匾以上之匾额,镌有“四世宫保”4个大字,字体端正,笔力遒劲,相传是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书写。
四世宫保坊前后横幅石匾的两侧均有浮雕楹联,是隶体书法,楹联上端都注有“玉音”二字,下端皆有精雕莲花承托,在楹联四周和石匾上下雕刻着精致的飞禽走兽,山水花卉,其中有浮雕,有的园雕,有的透雕,皆精雕细刻,另外,在该坊外侧前后两面围柱上雕有精彩的古代人物,二老二少。分别是王麟、王重光、王之垣、王象乾,形象端庄大方,栩栩如生。
四世宫保坊之顶部雕砌飞檐斗拱。透雕花脊,瓦当齐整。顶端大脊8跑,每跑2兽,高踞瓦脊。双层飞檐,檐角凌空高翅,8个檐角悬有风玲,风吹摇动,叮当作响响彻云霄。瓦脊成垄,顶脊中间雕塑着“麒麟驮宝瓶”,造型精美,居于坊颠,颇具特色。坊之檐下正中,前后两面砌一块镶嵌花边的竖式匾额,上镌金色“圣恩”二字,表明该坊为御建。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四世宫保”坊牌坊整个建筑,造型别致,独具风格,古雅秀丽,充分体现了桓台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是研究当地建筑的重要参考资料。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3日,四世宫保坊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四世宫保坊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城南村。
交通指引
淄博市桓台县境内71路、K71路、163路、K163路公交车可到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