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师范学院

联合创作 · 2023-05-23 13:31

内江师范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四川省内江市。这里风景如画、人文荟萃,涌现出了孔子之师苌弘、国画大师张大千、新闻巨子范长江等杰出英才,素有“川中枢纽、成渝之心”“大千故里、书画之乡”美誉,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于1956年举办高等教育,2000年升本建院。在66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秉承“明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践行“扎根地方、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团结奋进、负重自强”的内师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省属同类院校中办学条件优、学科门类齐、综合实力强,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普通本专科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于一体的本科院校。学校在“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76名,居省属同类院校首位。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先进单位”“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园”等荣誉称号。

办学资源富集,学科门类齐全。学校现占地3115亩(含新校区已过户土地),有校舍88万平方米(含新校区已建成但未交付使用),馆藏纸质图书209万余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亿元。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64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47个),其中师范专业16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留学生、研究生17000余人。

聚焦立德树人,育人成效显著。学校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3+2+3”学科建设。小学教育、水产养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美术学、汉语言文学、化学、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工程8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扎实推进振兴本科教育,深入实施“三分式”人才培养改革,先后获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54项;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7个;省级教改项目88项;省级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建设项目4个;拥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应用示范课、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37门,省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1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3个,省级课程思政研究中心1个,新商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等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1600余项,两次跻身“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300强,在高教学会发布的2017-2021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61名。学校坚持培养“三心三能三精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人数连续5年列四川非硕士学位授予高校第1位。

坚持引培并举,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498人,其中专任教师1165人,正、副高级职称454人,硕、博士1067人;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名辅导员等23人;内江市首批“三百计划”创新人才、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等18人,内江市创新人才团队1个;聘请有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著名科研院所、高校的院士、教授、专家学者200余人担任兼职教授。

坚持协同创新,科研成果丰硕。学校现建有首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峨眉武术”传承基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数据恢复实验室”;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张大千研究中心”“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廉洁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峨眉武术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沱江流域特色农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拥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省社科联高水平团队、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近五年来,学校获资助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64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7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作品)3000余篇(件);出版专(编、译)著20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余项。

服务地方有力,政产学研用全面深化。近五年,学校先后与隆昌市人民政府、西南大学、中国渔业协会智慧渔业分会、遂宁市教育局、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等150余个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依托合作协议,建有11个校地合作平台,建有实训实习基地500余个;建有BIM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新型建筑材料工程、页岩气开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实验室等5个内江市工程实验室;10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学校多名教师进入内江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库、担任企业专门科技顾问,有力促进了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工程。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合作新平台,先后与20余个国(境)外高校及机构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开展师生互访、合作办学和合作研究等系列项目40余个。设立“学生国(境)外研修奖学金”,每年遴选1%品学兼优的学生赴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研修。累计招收培养来自20余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生200余名,聘请外籍高层次人才累150余名。

沱江黉门,弦歌铿锵。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积极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加速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稳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协同创新能力,奋力建设新时代师范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