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师范学院
廊坊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4年的安次县立师范讲习所,1946年更名为安次县立简易师范学校,1956年改建为河北廊坊师范学校,1964年升格为廊坊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再次升格为廊坊师范学院,是河北省最早的两所专升本院校之一。2005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并入,组建新的廊坊师范学院。2016年被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以优良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20年获批河北省第二批应用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学校位于京津雄中心区域的廊坊市,紧邻大兴国际机场,京雄高铁,京台、京沪等高速环绕,互联互通。学校分廊坊、空港两个校区办学,占地面积103万余平方米。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9468人,教职员工1435人,其中专任教师1058人,正高级职称人员117人,副高级职称人员40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304人,硕士学位725人。学校现有全国知名史学专家、国家杰青、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省管优秀专家等人才37人,担任国家、省各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职务17人,担任省内外高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52人,拥有包括世界冠军在内的大批专业技能型人才。
学校现有机构设置38个,党政管理机构14个,教辅机构7个,其中教学单位17个。地厅级以上研究机构 30 个,主办 5 种学术期刊。设置本科专业 59 个,涵盖文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9 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中师范专业 18 个,其中 11 个具有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部分专业招收公费师范生,形成了师范专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应用型专业体系。汉语言文学、英语、生物科学、学前教育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 个、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 1 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1 个、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 2 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4 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4 个,省级教育创新高地 2 个、省级教学团队 3 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 4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 个;作为“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承担国家、省、市级培训及教师资格证测试任务。
学校秉承“为人,为学,为师”的师范文化传统,弘扬“厚德博学 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坚守育人育才红色,擦亮教师教育底色,彰显应用型大学本色,做强文史见长特色,浓厚京畿文化国色,增添开放办学亮色,提高人才培养成色,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做出了不懈努力。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专业形成、首岗胜任、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致力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施教、导、学、做、研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三三四”总培养机制,并已坚持14年,取得了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打造“三课一训”开放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创业团队54个,成功孵化企业14家。课程思政“五个一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并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学校有95%毕业生留在京津冀就业,已成为京津冀区域教育管理、中小学校、行业企业的骨干力量。师范毕业生挑起了地方教育的大梁,廊坊地区有47%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毕业于我校,因此被当地誉为“基础教育人才的摇篮”。培养了民间文学家张士杰、全国百名优秀中学校长秦海地、党的二十大代表刘立华等为代表的众多优秀毕业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各种国家荣誉称号的校友们始终关心支持着学校发展,引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踔厉奋发、成长成才。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立足河北、面向京津、辐射全国,构建教师教育类、生物化工类、文化事业与产业类、生产服务类、大数据与数字经济类 5 大专业集群。在基础教育提升、地方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与生物安全,以及现代都市农业、社会治理、临空经济、智慧信息与大数据、康养产业等方面强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倾力打造服务地方发展的“九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果。近年来,获批国家级项目 44 项、省部级项目 324 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2100 余篇,出版学术著作 118 部。获得国家授权专利 90 项;荣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和社科优秀成果奖 14 项。学校明史研究、史学史研究水平已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现有河北省生物质碳材料及应用技术创新中心、食药用菌资源高值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究中心等7个省级科研平台,完成科技成果转化 20 余项。学校发挥人才优势,提供智力支撑,以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带动阜平县10万人脱贫增收,帮助其在2019年脱贫攻坚考核中排名全国第一,奋战一线的专家教师也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合作办学。以学校重点发展学科为基础,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波兰沃尔茨应用科学大学开展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依托区位特点,积极建设非物质文化“政产学研用”创新基地,参与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与河北省教育厅共建“燕赵文化体验推广基地”项目。173名教师分别参加河北省外国专家局举办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和高等教育转型升级培养计划。学校还聘请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210人组成兼职导师队伍,指导师范生教学技能养成。选派教师到基层岗位实践锻炼,打造高水平“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目前共有“双师双能型”在编教师52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09%。
百年传承,步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守牢育人育才初心使命,提振精神鼓足干劲,深刻认识战略机遇期的新趋势、新任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构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中心工作,凝心聚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