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博物馆

联合创作 · 2023-08-04

山西博物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对象,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前身为民国八年(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改称山西省博物馆。2004年新馆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2005年对外开放,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山西博物院曾先后获得鲁班奖、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人文历史

历史发展

民国八年(1919年)10月9日,山西博物院的前身——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在太原文庙成立。

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更名为山西公立图书馆。

1953年9月,山西图书博物馆与太原文物馆合并,更名为山西省博物馆。

1986年,建立山西省第一座国家级文物馆。

2006年5月,山西博物院承办“2006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论坛”。

2019年7月27日,山西博物院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是中国首家省级青铜专题博物馆。

历史荣誉

2007年,《晋魂》陈列入选“2005—2006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

2007年,山西博物院荣获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2013年,山西博物院被国家文物局授予“2013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2018年11月,山西博物院获得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弘博奖·博物馆国际交流荣誉奖”“弘博奖·最佳展示奖”。

主要景点

独立景点总述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

馆藏文物总述

据2020年7月山西博物院官网显示,山西博物院共有藏品50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藏品主要来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考古出土和百年来的征集积累,尤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

青铜

西周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2000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为盛酒器,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墓中。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成一象首,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器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说明该器为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

陶器

新石器时代彩陶罐:高45厘米,口径35厘米,腹径43厘米,底15.6厘米。1989年芮城县金胜庄村出土。泥质红陶,器表磨光。侈口,圆唇,短颈,宽肩,上腹突出,下腹内收,小平底,上腹部以黑彩绘以弧线和圆点等组成的花卉图案。体型硕大,器形完整无缺,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典型遗物。

玉器

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最大璜长15.8厘米。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出于晋侯墓地63号墓。由玉璜、玉珩、玉管、料珠、玛瑙管等组成,共有204件。整个玉组佩展开长达2米,纹饰多用双勾技法,工艺精湛。下端2件玉雁昂首展翅,生动活泼。

石刻

北齐释迦七尊像:高46厘米。1954年太原市花塔村出土。释迦佛坐于仰莲座,全身贴金,施赭红彩。舟形背光周边浮雕宝塔、飞天,底座雕莲花化生手托博山炉供养。背面有彩绘佛像。

瓷器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高28厘米,腹径32厘米。造型浑厚敦实,色泽浓艳深沉。器身绘饰精美的海水、缠枝石榴、缠枝牡丹和莲瓣纹。画面饱满而不拥挤,装饰繁而不乱,是难得的元代青花杰作。

景点指南

最佳游览时段

四季皆宜

用时推荐

1~3小时

营业时间

周二至周日09:00—17:00(16:00停止入馆)

每周一、除夕、正月初一闭馆(周一逢国家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

占地面积

112000m²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滨河西路

交通

公交:从太原市出发,在市政府站乘坐807路公交车至漪汾桥西站下车,再步行990米后可到达。

自驾:从太原市出发,全程4.7公里,途经府西街、滨河西路,再沿滨河西路辅路行驶50米即可到达。

门票/收费

免费

观众可提前3日(含当天)通过“山西博物院”微信公众号点击“参观服务”分时段实名预约,每个预约单最多预约2人(每人都需要提供个人信息),每张身份证每天限约1次,请务必保存好预约凭证。

联系方式

03518789188

官网

http://www.shanximuseum.com

浏览 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