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寺塔
开明寺塔
共 1305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0:03
历史沿革
《洋县志》载:“开明寺塔:与寺俱建于唐初”。根据《汉中府志》记载,开明寺塔将于唐开元中(713一714年)。
宋庆元元年(1195年),重修开明寺塔。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开明寺塔有浮屠高十三层。
清康熙年间(1662一1722年)和道光三年(1823年),曾修葺塔体。
民国时期,寺院荒圯,仅存寺塔和1座殿宇。
1953年,曾对塔基和塔体进行过加固维修。
2001年,因城市开发,开明寺迁于城南青石巷。
建筑格局
结构
开明寺塔通高31.2米,底边长6米。塔基为须座弥式。塔身底层较高,南北各辟一券门;内为小方室,边长1.5米,高约3米。二层以上层檐密叠,出檐较长,下砌菱角牙子;檐角微翘,缀风铃。各层每面当心间辟一小龛,共计48龛;除二层东西龛正中分别饰一小塔,共计94塔。龛内置佛像多佚。二、三层间砖雕龙凤、狮、麒麟及花卉等。塔顶叠涩覆钵形,置八棱刹柱及宝盖。
特点
开明寺塔室墙内壁之上于转角处施迭涩砖,将室墙顶部收缩成八边形,其上砌井口枋一层,枋上每边各隐出散斗两个,斗上又迭涩向上逐步收缩,至顶形成一个小八角形的小穹窿,每边宽10厘米,整体建筑古朴雄峻,结构精致。保存完好,系汉中地区现存最早、最高的砖塔。
文物遗存
开明寺塔檐角风铃为十国后蜀所造,铃上有铸铭“大蜀广政癸亥岁宫藏史前彭州使吴廷说造,施永镇武定军塔上,大宋政和癸已岁李宗道重修添舍……”等字样(武定军,唐光启中置,治洋州;宋亦置武定军,金废)。
开明寺塔二层东侧小龛有石刻,题铭“大清道光三年三月重修宝塔记,会首:梁彦、季士升、牛孝;住持:了经、了性、然禄、然升、观印、观心……”等字样。
文物价值
开明寺塔造型俊秀,整体收分呈优美的纺锤流线形,为陕南密檐式砖塔的代表作,在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历史文化
保护措施
1957年5月,开明寺塔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开明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县城开明寺(今开明广场内)
交通指引
汉中市乘坐洋县12路、洋县9路、洋县5路公交车可到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