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铁岭市统计局
二00八年四月二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积极推进沈铁工业走廊和凡河新城区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构建和谐铁岭,实现了经济总量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双20”的奋斗目标,铁岭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突破400亿元。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实现40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2.3亿元,同比增长10.5%,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7.1亿元,同比增长32.6%,拉动GDP增长14.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9.0亿元,同比增长12.9%,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分别为25.0%、45.8%和29.2%。人均GDP达到13391元,比上年增加2719元。
二、农业
全市农业及农村经济持续增长。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22.3亿元,比上年增长9.9%。粮食总产量达346.5万吨,比上年增加15.1万吨,增长4.5%。其中,水稻产量57.9万吨,增长11.6%;玉米产量265.8万吨,增长4.0%;大豆产量6.8万吨,减少11.9%。油料产量14.2万吨,比上年增长3.5%;蔬菜产量270.6万吨,比上年增长4.2%。“四个一百万亩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保护地蔬菜、榛子、优质水稻和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5万亩(含裸地菜面积)、60万亩、80万亩和60万田。
全市林业生产取得新成绩。全年植树(含四旁植树)8301万株,完成造林面积18583公顷,其中,退耕还林11428公顷,三北防护林714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2.8%。实现林业产值7.8亿元,可比价增长26.7%。
畜牧业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全年牛出栏103.2万头,羊出栏44.3万只,猪出栏309.1万头,家禽出栏10548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9.0%、12.7%、9.0%和27.3%。全年肉类总产量71.0万吨,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9.6万吨,增长12.7%。禽蛋产量11.2万吨,增长4.0%;牛奶产量13.6万吨,增长32.3%。实现畜牧业产值113.3亿元,可比价增长6.9%。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1.5万吨,比上年增长5.8%。水产品养殖面积(含清河水库、柴河水库)9944公顷。实现渔业产值2.0亿元,可比价增长30.7%。
农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8.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6%;机收面积达53133.3公顷。
三、工业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实现17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3.7%,工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42.0%。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3.7亿元,比上年增长54.6%,实现工业增加值16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5.6%,增幅列全省首位。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0.7亿元,增长6.6%;非公有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7.6亿元,增长77.0%。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5.7亿元,增长52.8%;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8.0亿元,增长55.4%。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0.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532.1亿元,比上年增长54.8%。产品销售率为97.86%,比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在销售产值中,轻工业完成163.0亿元,增长53.2%;重工业完成369.1亿元,增长55.5%。
全市重点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以沈铁工业走廊建设为标志的工业化园区进程积极向前推进,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17个重点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已达553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53.6%;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6.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1.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全年原煤产量2188.2万吨,比上年下降1.4%;发电量147.5亿千瓦小时,下降5.6%;配混合饲料36.9万吨,增长59.2%;水泥398.5万吨,增长35.5%;啤酒62460干升,增长5.0%。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5.2亿元,比上年增长60.9%;盈亏相抵实现利润16.8亿元,比上年增长97.4%;利税总额34.1亿元,比上年增长51.7%。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2007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1.1%。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65.4亿元,施工面积430.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7.4万平方米,实现利税20858万元。
房地产开发业平稳发展。全年开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共有64个。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50.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1.3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建筑面积140.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29.5亿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年”成效显著,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9.2亿元,比上年增长52.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59.8亿元,增长56.7%;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37.5亿元,增长43.4%;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11.9亿元,增长10.3%。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单位投资49.6亿元,比上年增长56.8%;非国有经济投资259.6亿元,增长51.7%。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8亿元,比上年增长90.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19.5亿元,比上年增长73.7%,其中,工业完成投资219.4亿元,比上年增长74.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38.4亿元,比上年增长41.0%。三次产业投资之比由上年的3.1:62.1:34.8调整为2.8:71.0:26.2。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70.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55.1%;竣工各类房屋建筑面积376万平方米,竣工率为35.7%。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水泥16.1万吨/年,原煤开采15.4万吨/年;各类院校学生席位7135个,建筑面积51720平方米;新建公路62公里,改建公路977.3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0公里:城市自来水供应能力17万吨/日,城市道路扩建长度4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面积9万平方米,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22.8公里。
六、交通、邮政和电信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2.1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全社会货物运输量完成5020万吨,货物周转量完成577000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7.7%和15.6%;旅客运输量3765万人。比上年增长7.3%;客运周转量13960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8%。
2007年底,全市拥有各级公路1741条,计10043.3公里(含城管里程15.1公里)。在公路总里程中,国家级公路3条,计229.9公里,占总里程的2.3%;省级公路7条,计676.2公里(含城管里程12.3公里),占总里程的6.7%;县级公路35条,计1088.9公里(含城管里程2.8公里),占总里程的10.8%;乡级公路342条,计3151.3公里,占总里程的31.4%;村级公路1353条,计4838.9公里,占总里程的48.2%;专用公路5条,计58.0公里,占总里程的O.6%。全市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78.4公里(含高速公路132公里)。在各级公路里程中,等级公路达8046.4公里,占总里程的80.1%;黑色路面里程3488.8公里,占总里程的34.7%;晴雨通车里程10033.2公里,占总里程的99.9%;绿化里程4093.1公里,占宜林里程的49.6%。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108万元,比上年下降1.3%。在邮政业务中,全年完成函件308.7万件,下降10.5%;特快专递16.2万件,下降29.6%;邮政储蓄平均余额完成32.7亿元,比上年下降5.8%;集邮邮票完成119.3万枚。全年电信业务总收入110399万元,比上午增长14.7%,年末城乡电话用户68.9万户,比上年减少2万户,下降2.8%;移动电话用户达85万户,比上年增加21.2万户,增长33.2%。年末宽带用户数达84307户。
七、国内贸易
国内贸易快速增长,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7年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实现18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48.8亿元,增长23.3%;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36.0亿元,增长13.1%。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增幅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16.3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3.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0%和15.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实现21.7亿元,限额以下企业实现110.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8%和17.6%。
八、对外经济贸易及旅游
实际利用外资实现较快增长。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6家,比上年下降5.3%;合同外资额2911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0.1%;实际利用外资86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2.9%,幅列全省首位。
外贸出口增长较快。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53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1%,其中:进口完成209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9%;出口完成1327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4%。
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2133人次,比上年增长70.2%;旅游外汇收入106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2.6%;国内旅游收入29.7亿元,比上年增长51.6%;旅游总收入达到30.5亿元,比上年增长52.0%。
九、市场价格
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5.6%,比上年上涨5.6%。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比上年上涨13.7%,拉动价格总指数上涨5.1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7.3%,油脂价格上涨135%.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5.7%,蛋类价格上涨16.5%,水产品价格上涨3.7%;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3%;衣着类价格下降2.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9%;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6%;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3%;居住类价格上涨4.9%。
十、财政、税收和金融
2007年全市税收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各项税收收入完成35.7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0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中:市本级完成7.3亿元,增长26.1%;县(市)区完成15.7亿元。增长49.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9.8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其中,市本级支出214亿元,增长19.4%,县(市)区支出38.4亿元,增长41.5%。
银行业平稳运行,各项存贷款稳步增长。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款359.6亿元,比年初增加25.1亿元,增长7.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73.7亿元,比年初增加7.0亿元,增长10.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0.9亿元,比年初增加17.1亿元,增长7.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10.0亿元,比年初增加41.3亿元,增长15.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96.1亿元,比年初增加12.0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10.2亿元,比年初增加28.8亿元。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3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0%;金融机构现金支出14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0%。现金累计净投放25.4亿元,比上年少投1.5亿元。
全市保险业务得到较快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寿险收入7.9亿元,增长17.1%;财产险收入2.4亿元,增长18.6%。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总额3.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寿险给付1.4亿元,增长52.2%;财产险赔款1.5亿元,增长6.4%。
十一、教育和科技
教育年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资助教款1700多万元,新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农村中小学新扩建校舍9.6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校舍5.2万平方米,选派268名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2.4%;普通高中在校生41221人,比上年增长0.17%,其中民办高中在校生2053人,下降1.06%;普通中专在校生9339人;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在校生10262人;普通高等院校(含五年制中专)招收学生数3584人。在校生达8863人;独立设置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1949人;普通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学院在校生300人;成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在校生30万人。
科技事业成绩显著,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市拥有市级科研机构8个,从事科研活动239人;全年组织实施各类课题项目56项。全市已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9家,本年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民营科技企业已达到164家。到2007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实现73.4亿元,比上年增长53.9%。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7项,成交额550万元;受理专利申请396项,比上年减少29项,下降7.0%。其中发明专利达121件,比上年增加21项,上升20.0%。
十二、文化、广播、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活跃。2007年,全市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9个,文化站89个。博物馆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个。全市有公共图书馆9个,公共图书馆面积9674平方米,藏书57.1万册,比上年增加3.9万册,增长7.3%;接待读者17万人次,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18次,参加人员达1.2万人次。
较好地完成了银冈书院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各项准备工作,“铁岭朝鲜族面具舞”、“铁岭王干石雕”被省政府正式确定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铁岭手指画”、“铁岭朝鲜族面具舞”被辽宁省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成功举办了第二届“联通杯”城乡广场文化活动大赛和新农村、新社区、业余团队调演,活跃了全市群众文化生活。多幅工笔画和书法作品入选国展并获得奖励,秧歌戏《擂台情缘》荣获首届辽宁省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
2007年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和设备得到改善,节目更加丰富多彩。市级电台自办节目2套,每日自办节目时间33小时,市级电视台自办节目3套,每日自办节目时间9小时15分。全市共有市县级广播电台7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0%;全市有市县级电视台5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8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6.8%。
卫生事业迈出新步伐,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71所,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年末全市卫生机构1085个,其中:个体诊所882个,县以上医院22个。医疗床位8066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1245人。其中:执业医师4111人,执业助理医师1114人,注册护士3496人,其他技术人员2524人。年末全市卫生防疫、防治机构8个,专业技术人员454人;妇幼卫生机构7个,专业技术人员234人;乡镇卫生院90个。
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2007年我市成功举办了市六运会,使其成为全市人民盛大的体育节日。2007年全市参加群众体育活动人口达110余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比重的37%。全年共开展市级万人以上大型活动2次,县区级千人以上全民健身活动7次,参加活动的人员达到200万人次。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在参加省级的各项比赛中,获得金牌23枚、银牌22枚、铜牌23枚。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年发行体育彩票5468.3万元,增长23.1%。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达305.4万人,比上年增加0.9万人。在总人口中,市区人口44.5万人,占14.6%;县(市)人口260.9万人,占85.4%。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207。6万人,占68.0%;非农业人口97.9万人,占32.0%。2007年全市出生率为8.35‰,下降1.39个千分点;死亡率4.39‰,上升1.1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6‰,下降2.50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19180元,比上年增加2633元,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8979元,比上年增加1542元。增长20.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849元,比上年增加637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5048元,比上年增加826元,增长19.6%。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市为38.3%,农村为41.4%。
据城乡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年末全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7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7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我市实现实名制就业和再就业80208人,安置大龄就业困难对象1000人,安置棚改回迁居民及其他各类困难群体1687人,为全市新产生的50户零就业家庭安置55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扶持创业带头人437人,全市实名制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7373人,培训进城务工农民28738人,全年免费培训失地农民3348人。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加强了对输出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全市劳务输出71933人,增长14.9%。“五险合一”社保网络全面开通,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参保人数达151.1万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55.7万人。医疗保险38.1万人,失业保险32.9万人,工伤保险20.2万人,生育保险4.2万人。确保了108603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有了新进展,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7247人,占失地农民总数的16.7%,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1653人。筹集资金1.27亿元,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累计补偿参合农民患者资金9960万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到11个,服务站72个。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城乡低保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64869人,发放保障金11761万元,其中,农民低保户人数达88734入,共发放保障金4184万元。筹集资金1620万元,对13.8万户灾民及时进行了救济。积极开展了医疗救助工作,共发放救助资金322万元。筹集资金2382万元,提高了农村五保户的供养标准,落实105个扶贫开发项目,5.42万人实现脱贫。共投入建房资金880万元,新建、维修农村低保户危房1100户,已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开展了“献爱心、送温暖”等慈善捐助活动,共募集善款321.6万元,救助贫困人口1.3万人。全年共销售福利彩票1.63亿元,增长34%,开展了福彩助学活动,投入福彩资金15万元,共资助贫困学子90名。全市共兴办福利企业208家,安置残疾职工7315人。筹集资金5300万元,提高了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
十四、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城市总体环境有了较大改善。2007年全市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投入16.1亿元,修建道路253万平方米(包括凡河新区245万平方米)。修建排水设施214万延长米,凡河新区新建排水设施210万延长米。新增路灯7821盏(包括凡河新区3213盏)。铁岭中心城区投资157342万元,维修、扩建了2条主次干道和3条街巷路,维修黑色路面及方砖114万平方米,凡河新区新建黑色路面134万平方米。植树18万株,新增绿地157公顷(包括凡河新区150公顷),新增公园绿地97公顷(包括凡河新区90公顷)。城市供水综合能力16.5万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97.9%,供水管道长度增加91.2公里(包括凡河新区71公里),年供水总量3295万立方米;城市供气总量2800万立方米;新增煤气用户1805户,燃气普及率97.6%;城市供热能力1096兆瓦,供热总量496万百万千焦,供热面积1121万平方米。
棚户区改造取得新进展,筹集资金3亿元,改造棚户区25万平方米,惠及棚户区居民2300户。广裕街改造、热源厂建设等10项改造提升银州区功能的重点工程全部完成,特别是对城市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整治,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五城联创”取得可喜成果,我市已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凡河新城区呈现崭新形象,5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达到九通一平标准。1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提前开工建设。各项水系全线贯通,凤冠山堆筑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绿化及景观工程,莲花湖湿地恢复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一次性开发1平方公里的“浅水湾一号”全面开工建设,凡河新村二期竣工并交付使用,金融中心、县高中、市县市民服务中心等重点建设工程进展迅速,累计完成投资51.2亿元,顺利实现了“两年出形象”的战略目标。
环境管理、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年末全市环境保护单位36个,其中环境监测站7个;工业废水排放量2831.7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2442.4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6.3%,比上年下降3.0个百分点;全市建设环境治理项目22个,其中废水治理项目13个,废气治理项目7个,本年竣工项目新增治理废水处理能力35840吨/日,治理废气处理能力3.7万标立方米/时。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年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
2、公报中的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为公安局户籍统计数。
4、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铁岭市统计局二00八年四月二日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积极推进沈铁工业走廊和凡河新城区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构建和谐铁岭,实现了经济总量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双20”的奋斗目标,铁岭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一、经济总量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突破400亿元。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实现40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2.3亿元,同比增长10.5%,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7.1亿元,同比增长32.6%,拉动GDP增长14.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9.0亿元,同比增长12.9%,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分别为25.0%、45.8%和29.2%。人均GDP达到13391元,比上年增加2719元。 | RAG-ES | 2024-09-11 |
二、农业全市农业及农村经济持续增长。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22.3亿元,比上年增长9.9%。粮食总产量达346.5万吨,比上年增加15.1万吨,增长4.5%。其中,水稻产量57.9万吨,增长11.6%;玉米产量265.8万吨,增长4.0%;大豆产量6.8万吨,减少11.9%。油料产量14.2万吨,比上年增长3.5%;蔬菜产量270.6万吨,比上年增长4.2%。“四个一百万亩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保护地蔬菜、榛子、优质水稻和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5万亩(含裸地菜面积)、60万亩、80万亩和60万田。全市林业生产取得新成绩。全年植树(含四旁植树)8301万株,完成造林面积18583公顷,其中,退耕还林11428公顷,三北防护林714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2.8%。实现林业产值7.8亿元,可比价增长26.7%。畜牧业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全年牛出栏103.2万头,羊出栏44.3万只,猪出栏309.1万头,家禽出栏10548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9.0%、12.7%、9.0%和27.3%。全年肉类总产量71.0万吨,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9.6万吨,增长12.7%。禽蛋产量11.2万吨,增长4.0%;牛奶产量13.6万吨,增长32.3%。实现畜牧业产值113.3亿元,可比价增长6.9%。 | RAG-ES | 2024-09-11 |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1.5万吨,比上年增长5.8%。水产品养殖面积(含清河水库、柴河水库)9944公顷。实现渔业产值2.0亿元,可比价增长30.7%。农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8.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6%;机收面积达53133.3公顷。三、工业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实现17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3.7%,工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42.0%。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3.7亿元,比上年增长54.6%,实现工业增加值16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5.6%,增幅列全省首位。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0.7亿元,增长6.6%;非公有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7.6亿元,增长77.0%。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5.7亿元,增长52.8%;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8.0亿元,增长55.4%。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0.1%。 | RAG-ES | 2024-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