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爱桥

惠爱桥

共 1598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24

历史沿革

惠爱桥,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0年)。
崇祯八年(1635年)、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乾隆二年(1737年)惠爱桥多次重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惠爱桥毁于大火。
清宣统元年(1909年),时任廉州知府的李经野捐出了一年的俸禄并号召乡绅捐款重修。
清宣统三年(1911年),落成现桥。

建筑格局

惠爱桥由当地工匠蒋邑雍设计并组织施工。桥长36米,宽2.75米,台距18.4米,桥面至桥顶高5.64米。桥身全部用印尼产的坤甸木建成,结构形式为三铰拱(设有下弦拉杆人字架),拱脚支承在两岸石砌的榄核形桥墩上。桥墩旁还设有砖砌弧拱式泄水孔。

建筑特色

惠爱桥在建造之初,只有跨中的上下节点及拱脚节点设角钢夹板,其余部分均无任何铁器,民国年间才在其他受力点加角钢夹板。桥的上部是用四根方木构成两个人字架,人字架的顶端各衔咬一根垂直下坠的木桩,形成两个并列三铰拱。木桥的接合采用燕尾榫、方榫等技术,不用一枚铁钉。考虑到木桥建成后采取的保护措施,在人字梁顶节点旁和中间吊杆顶部都凿有方形盛油孔,倒入生桐油使油渗入木头防裂防腐;再在桥顶覆盖绿色玻璃瓦,以防雨水从主杆件上端渗入。惠爱桥外观浑厚古朴,设计巧妙科学。

历史文化

明朝时期,当地文人雅士将“合浦晓霞、廉山时雨、三洞天光、五池云影、古寺灵钟、石桥仙艇、海角春风、冠头秋霁”评为廉阳八景,名称于世,惠爱桥列为其一。
惠爱桥因李经野惠爱百姓而得名,可是在正式得名之前,它曾有过六度改名的历史。最初在修建时称为永济桥,建于明代成化十七年(1481年),到了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何御任廉州知府,在永济桥上修建了一座门楼并在上面刻匾题写桥名为“永济”。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何御扩建廉州城,将西门扩大,西门外原是处决犯人的地方,又因秋天天气肃杀,故将西门称为金肃门,因此永济桥又称金肃桥,这是惠爱桥的第二个名字。
后来,有一位讲究风水的知府到任,认为桥建在肃杀的西门,于风水有碍,于是下令将桥拆除,另在上游修建新桥,称为上新桥,惠爱桥三易其名。
之后,又有一位知府到任,认为桥建于府城的西北角,在八卦中属于死门,不利于仕途。因此,这位知府在原址上按原规模重新修建一座桥,取名“旧桥”,取修在原址之义,惠爱桥四度改名。
后来,随着廉州古城的多次修建和扩建,惠爱桥一度被称为西门桥。在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惠爱桥原桥毁于火焚,经过重修,因李经野而取名“惠爱桥”,至此正式定名。
抗日战争期间,陈铭枢将军领导十九路军发起了淞沪抗战,北海、合浦人民纷纷声援,为抗日战争而捐款。后来,为回报家乡人民为十九路军的援助,陈铭枢将军个人出资,重修惠爱桥。惠爱桥重修工程落成后,为表示抗日救亡的决心和团结抗日的气节,当时的合浦县政府将惠爱桥更名为“民族桥”,民族桥成为惠爱桥的第六个名字。

文物价值

惠爱桥是清末合浦工匠创造发明的中国本土桁架桥,在当时属先进木结构桥梁建设之一,对桥梁建筑科学现仍有重要研究价值。

文物保护

1994年,惠爱桥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惠爱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惠爱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惠爱路的西门江上。

开放时间

全天。

门票价格

免费。

交通信息

从合浦县人民政府步行160米到县政府公交站台乘坐合浦2路,到印象台北站下车,步行960米至惠爱桥。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