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一号井

克拉玛依一号井

共 174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14

历史沿革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在克拉玛依诞生。
1982 年 10 月 29 日,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新疆石油管理局在克克拉玛依一号井东 10 米处建成克拉玛依一号井纪念碑。
2015年8月,建设完成克拉玛依一号井景区。

遗址特点

地理位置
1955年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
克拉玛依一号井,又称克一号井,原名黑油山1号井,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口油井,是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井,位于克拉玛依南部黑油山局部构造上,在加依尔山前沥青丘(黑油山)东南约5.5千米,海拔高度在 250~500 米之间。
克拉玛依一号井纪念碑
克拉玛依一号井纪念碑
克拉玛依一号井纪念碑,碑高约 4 米,呈椎体,碑顶为一面五星红旗,大理石雕制。碑身雕刻 4 个红色大字“克一号井”。碑座高约 3 米,正方形底座,边长约10 米,基座用黑色和黄色鹅卵石镶嵌成石油喷溅的图案。整座纪念碑被 20 个小石柱呈正方形环绕。

文物遗存

定位照片
定位照片
定位照片,国家一级文物,拍摄于1955年2月,宽6.7厘米,长11.5厘米。照片中,王启明等6名参与过黑油山一号井定位工作的地质专家身穿棉大衣,头戴棉帽,一字排开站在茫茫荒漠的冰天雪地中,身后的地面上插有一个约4.8米高的红旗。这张照片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原油油样
原油油样
原油油样,国家一级文物。1955年11月1日,工作人员测出了10毫米的油嘴,提取了这瓶珍贵的原油油样。该藏品形态为深褐色液体,盛放于用于装油的柱状玻璃器皿内,现藏于克拉玛依矿史馆。
三刮刀钻头
三刮刀钻头
三刮刀钻头,国家一级文物,是1955年7月6日开采黑油山一号井时,钻井处1219钻井队在钻一号井时使用过的钻头。该钻头纵长52厘米,横长22厘米,上口径9.5厘米,重56公斤,中间为圆柱管,上口有扣,圆柱管外下端分别焊接着三个刀翼,切削刃材质,由硬质合金焊接,三个刀翼成120度夹角,每个刀口处都有喷射口。当年,由于技术条件差,钻头磨损快,钻井进尺速度非常缓慢。为了快打井、多产油,石油技术人员经过长时间的自行研制,采用铸造、车洗、焊接等工艺技术,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了这枚铁制的三刮刀钻头,这种钻头使用时间长,钻进快,在克拉玛依一号井的钻探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克一号井管卡
克一号井管卡
克一号井管卡,国家一级文物,由两个半圆形管夹组成,座在井口上,夹住油管,一头有销子把两个管夹连接起来,另一头上面有两个短接,一个短接两头有孔,用销子连接起来,一头留有短把手,用于开启或关闭管夹,上端两边有两个把手,用于搬动整个管夹。管卡纵长13厘米,横长33厘米,厚17厘米,重11.5公斤,是1955年7月1219钻井队在钻探黑油山一号井时使用过的钻井工具。

保护开发

克拉玛依一号井景区
克拉玛依一号井景区
克拉玛依一号井景区占地面积约6569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3990平方米、园林景观面积约61700平方米,由“大油泡”环境艺术、下沉式纪念广场、绿洲步行区、入口接待区和停车场构成。“大油泡”环境艺术将克一号井遗址、油泡雕塑群、计量站、地面油浪巧妙融合在一起,下沉式纪念广场由浮雕墙、演艺广场区组成,广场中部铜字铸造的“1955.10.29”彰示着克拉玛依油田诞生的时间。

价值意义

克拉玛依一号井是克拉玛依石油文化重要开篇,也是克拉玛依人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石油创业精神的象征。

保护措施

遗址碑
2013年5月,克拉玛依一号井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2021年3月,克拉玛依一号井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克拉玛依一号井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中心城区东南部。

交通信息

自驾: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克拉玛依一号井,路程约2.2千米,用时约6分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