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

共 5873字,需浏览 12分钟

 ·

2024-05-24 10:31

历史沿革

天一阁
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明兵部右侍郎范钦开始于宅东建造藏书楼,并命名为“天一阁”。时藏书七万余卷。
明永历十九年(1665年),曾孙在天一池增构池亭,环植竹木,堆“九狮一象”假山。
天一池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黄宗羲登上天一阁,这是外姓人首次登楼。自此以后,天一阁逐渐结束对外封闭的状态,有选择地向一些大学者开放。黄宗羲为天一阁编制书目,并撰写《天一阁藏书记》。康熙十五年(1676年),范钦后人传抄天一阁百余种书籍供士子阅读。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因编修《四库全书》,天一阁献出珍本共638部,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采录473部,在全国藏书家中贡献最多。这次献书,造成了天一阁历史上藏书精品最大的一次集中流失。然而,通过此次献书事件,天一阁被推举为民间藏书楼的典范和样板,皇家藏书楼,即四库七阁均仿天一阁建造。
清道光九年(1829年),范氏故居重建。
天一阁亭子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宁波府城鸦片战争爆发后陷落,天一阁《》等舆地书数十种被英军掠夺。至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天一阁中仅存书籍2223部。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陷宁波,天一阁藏书被盗出售,后部分书籍被范钦十世孙范邦绥购回。据命人所编《天一阁见存书目》,至清光绪十年(1884年),天一阁存有原藏书2152部,共17382卷,《古今图书集成》8462卷。
民国三年(1914年),天一阁书籍被盗运往上海,后被赎回一部分,藏于,但在抗日战争中由于东方图书馆被炸而焚毁,使得天一阁藏书损失千部。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九月,一场强台风对天一阁楼宇造成重大损害,成立了以冯孟颛为主要负责人的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募捐、规划、修缮、迁建、扩充。天一阁私家藏书楼性质进入公私共管时期,为在新中国建国后由国有公管准备了良好的过渡。
天一阁
民国二十二年—二十五年(1933年—1936年),范氏后人在修葺天一阁的同时,又在假山上增设兰亭,移原府学中的尊经阁于宝书楼之后,并将80余方碑刻移至天一阁后院,建立“明州碑林”。同时,在尊经阁西侧开辟千晋斋,将宁波学者马廉搜集的历代古砖和宁波城墙拆除后收集的城砖予以陈列。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了保护天一阁藏书,天一阁经历了建成370年以来的首次大范围出阁。首批三箱书籍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17日离开天一阁。
尊经阁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5日,第二批明以前版本八箱也运离天一阁,运往乡间暂避。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12日,先前运出的两批藏书和阁中剩余的藏书总计28箱,9080册,由鄞县政府加封,运往后方,暂存于,与的藏书一同隐蔽。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2月16日,天一阁藏书运回阁中。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1日至3日,天一阁进行建成以来的首次公开展出。
天一阁外景
1959年,在天一阁东南面一片荒地上,修建道路,移建2座石亭,且于林间置以市郊觅得的石马、石虎和铁牛等物,后又搜得碑石数十方,嵌入新筑围墙上,东园初具规模。
1981年,在天一阁后侧之西北角建天一阁新书库。
1982年—1986年,天一阁扩建东园,移建清末硬山式和歇山式木结构平屋各一幢。挖地成池,堆土成山。
1994年,修复原貌,归属天一阁。
1994年—1995年,抱经楼和水北阁先后迁入天一阁南园。
2010年,天一阁建造了新书库,基本实现恒温恒湿,更有利于书籍保存。

遗址特色

格局

天一阁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设有《天一阁发展史陈列》、《中国地方志珍藏馆》、《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明清法帖陈列》等陈列厅。
天一阁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有宅六栋: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
天一阁布局

特点

天一阁及其周围园林具有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天一阁藏书楼在防火、通风、防潮方面也独具特色。楼上的通间大致上是用于存贮图书,布置书橱,用书橱将大通间有效地划开,使整个楼上分得井井有条,楼下为六间的布局。天一阁与范氏住宅中间还有一墙相隔,用以防火。
天一阁

主要建筑

主要展览

收藏文物

天一阁收藏新老家谱的数量已接近五百五十部,内容涵盖百余个姓氏。收藏现代作家铁凝、黄亚洲、叶辛、高洪波、雷达、王宏甲、王剑冰、韩作荣、陈源斌、王旭烽、叶文玲、陈祖芬等12位作家的书稿,计14部23卷,是天一阁第一次成批量收藏当代通俗类文学作品。
天一阁将80余方碑刻移至后院,建立“明州碑林”。收集市郊的石马、石虎和铁牛等物置于东园,数十方碑石嵌入东园新筑围墙上。

遗存文物

天一阁现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以地方志、登科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珍椠善本8万余卷。范钦的一部分藏书为官署的内部资料。
天一阁现存的古籍善本大都为明代的刻本或抄本,有的已成为海内孤本。藏品中最稀珍的是明代的地方志和科举录,分别有271种和370种。科举录分进士、会试和乡试三种,藏量占该类文献存世量的八成以上。它保存了明洪武四年(1371年)首科至万历十一年(1583年)第五十二科完整无缺的进士登科录,堪称镇楼之宝。
天一阁博物馆的藏品,包括古籍、字画、碑贴、各种出土和传世的陶瓷器、铜器、玉器等和地方工艺精品。
天一阁藏书

机构设置

机构沿革

天一阁正门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0月,重修天一阁委员会成立。下设总务、交际、工程、经济四组。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由社会各界共同组成的天一阁管理委员会成立,下设总务组、图书组、劝募组、会计组。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宁波解放,6月9日,宁波军管会文教部接管天一阁,在尊经阁内设古物陈列所。
1951年9月,宁波市文教局决定,将鄞县通志馆和文献委员会并入宁波古物陈列所(天一阁)。
天一阁
1960年2月,宁波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天一阁成立。市古物陈列所同时撤销。
1970年2月,宁波市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决定,撤销市文管会和市图书馆,合并成立宁波市图书文物馆,实际分两处工作。
1971年7月,宁波市委批准建立宁波市图书文物馆革命领导小组。
1978年2月,浙江省文化局批准成立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市文管会和市图书馆分别恢复建制。6月,天一阁建立独立机构,全称为“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
1994年11月,宁波市编委办公室批复市文化局,同意将宁波市博物馆并入天一阁,并更称“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内设部门7个,办公室、基建办公室、研究室、藏品部、保卫部、群工部、古玩交易所。同时私人藏书楼伏跗室划归天一阁管理。
1998年,天一阁博物馆成立中国地方志珍藏馆。
2004年,天封塔、白云庄、鼓楼等外设文保点划归天一阁博物馆管理,外设文保点增至5处。
2007年5月,天一阁博物馆内部机构设置调整为7个部门:办公室、保卫部、典藏研究部、社会教育部、陈列展览部、藏品修复部、文物保护部。
天一阁

历任领导

历史文化

历史人物

名称由来

天一阁
据清代学者全祖望《天一阁碑目记》称,由于范钦在刚刚建设之初,曾建一水池于下,后来又搜集石碑刻,得到吴道士龙虎山天一池石刻。范钦认为与是建池不谋而合,于是便就以“天一”为此阁之名。
另一种说法是:既然是建藏书楼,书纸最怕的就是火,受汉代学者郑玄注解《易经》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启发,于是把书楼题名为“天一阁”,是为“以水制火”的意思。

藏书文化

天一阁的藏书观,既从实用性出发,又注重文献的内容品质。范钦立下了“代不分书”的遗训使天一阁的藏书成为家族共有共管的财产,为了防止天一阁藏书分散和流失,而制订相互制约的措施和严厉的惩罚措施。
天一阁在藏书的保护措施上,注重防火,阁前设立水池,建造封火墙。藏书置于二层,比较干燥,前后有窗,有利通风,起到防潮防霉的作用。古籍夹芸草防虫蛀,橱柜放置英石吸潮。

艺文

清代《登天一阁诗》
久闻天一阁藏书,英石芸香辟蓝鱼。今日楼存珠已去,我来翻撷但歉放。
20世纪90年代中叶,散文家写出《》。

文化活动

天一阁
2003年12月,天一阁举办“首届天一阁中国藏书文化节”。
2006年,天一阁建阁440年和范钦诞辰500周年,11月份在天一阁博物馆举办“第三届天一阁中国藏书文化节”。
2014年12月,天一阁举办“问谱寻根——天一阁家谱文化展”,包括、蒋介石、等名人的家谱一并展出。
2016年12月3日,为纪念天一阁建阁450周年,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与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明代的书籍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一阁博物馆举办。

出版书籍

天一阁博物馆已出版的专著有《天一阁藏明代方志考录》、《天一阁丛谈》、《天一阁史话》、《新编天一阁书目》、《甬上工巧拾萃》等等。

文物价值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馆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除了藏书丰富,天一阁在防火、通风、防潮方面也独具特色。
在天一阁的发展过程中,先后迁移数座有代表性的藏书楼,如尊经阁、抱经楼和水北阁等,从而由单体保护发展为群体保护,成为展示中国古代民间藏书文化最丰富的书城。还将石碑、石亭、石马、石虎和铁牛等点缀于园内,尤其是将秦氏支祠划归天一阁,扩大了天一阁的面积,延伸丰富了藏书文化的范围,为研究书法、地方史、石刻、石构建筑和浙东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1935年重修后的天一阁

文物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对天一阁保护专门下达了指示,解放宁波后,派专人保护天一阁。1949年6月9日,宁波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天一阁,并使之成为事业单位。
1982年2月23日,天一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波市人民政府先后将紧邻天一阁的陈氏宗祠、闻家祠堂、白云庄、银台第、鼓楼、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单位(点)纳入天一阁统一管理,并在陈氏宗祠内增设《麻将起源地陈列》、白云庄设置了《浙东学术文化陈列》、银台第开设官宅博物馆。
2001年6月25日,秦氏支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归入天一阁,公布为第五批
2008年3月1日,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
2010年底,天一阁古籍数字化平台建立,以馆藏善本为主的3万册古籍得到数字化,供在线查阅。
2018年10月29日,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月湖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天一阁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天一阁位于海曙区天一街10号。

开放时间

夏令开放时间:5月1日—10月31日 8:30—17:30(17:00停止售票,禁止入园)。
冬令开放时间:11月1日—4月30日 8:30—17:00(16:30停止售票,禁止入园)。
每周一上午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并不延期后补),下午13:30开馆。
古籍阅览室开放时间:8:30 — 11:00 14:00 — 16:30(双休日不开放)。

门票价格

全票: 30元 成人(闭馆前半小时停止售票)
半票: 15元 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持有学生证者(不含研究生、短期培训学员、成人继续教育学生)
60—69周岁老人持有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
旅游团队:24元(须凭导游证、出团单,且10人或10人以上)

交通信息

宁波市公交512路、371路、9路、26路均可到达景区附近。
宁波市地铁1号线西门口站沿着长春路向南步行约10分钟可以到景区。

获得荣誉

2021年11月,被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