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氏双碑楼

阮氏双碑楼

共 1520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09:55

历史沿革

阮氏双碑楼,建于清三年(1877年),为清光绪例赠武德佐骑尉阮廷实与其子阮凌云德行碑楼。

建筑格局

阮氏双碑楼建于清光绪年间,坐西北朝东南,东西长8.29米,南北宽3.51米,占地面积29.1平方米。双碑楼形制相同,仿木砖雕结构,单檐歇山顶,相距1.27米。方形砖石台基,高2.6米,四边方形砖角柱,须弥座方鼓形柱础,四面均有匾额、石刻楹联。

文物遗存

阮氏双碑楼两碑楼内分别置青石质四明碑一通,皆由碑额、碑身、碑座组成,通高3.58米,碑身高2.54米,宽0.9米,碑额正面浮雕三条蟠龙,其余三面均为浮雕双龙戏珠。四明碑分别刻有阮廷实及其子阮凌云生平、乐善好施事迹和亲友花名。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阮廷实及其子孙在同治、光绪年间,尽孝行善享誉秦晋。
阮廷实兄弟三人,早年丧亲。他靠到北山背炭维持家人生活,孝养后母颐养天年,终寝97岁。弟兄三人分家后,因大哥不善理家,生活难继,廷实便把所分得的田地财产给了大哥。自己靠背炭、卖苦力维持生计。几年后有了一些积蓄,又回村置办了家产。可大哥此时又欠了很多债务,廷实又倾囊替大哥还清了债务。大哥及其儿子去世后,他及时合两家为一家,担负起嫂子、侄媳及子女的生活重担。
阮廷实教子有方,三个儿子皆为庠生,分别名凌云、凌宵与凌汉。三子皆有父风,尤其是凌云、凌宵,孝行善举比其父有过之而不及。弟兄三人分家时,凌云独揽家债,并时常接济两个弟弟。三弟去世后,弟媳及子女生活都依赖于他。
同治初年,陕甘发生动乱。当地少数民族时常渡河抢掠百姓财物,阮凌云出资为本村及邻村设防练勇,昼夜沿河警戒,维护了一方平安。阮凌宵孝敬老人,敬兄护弟,善行乡里。弟弟凌汉去世后,他出重资助葬,乡人奉为楷模。凌云生病时,他早晚侍病床前,兄长去世后,他十分悲伤,并出钱厚葬。
封赠缘由
据清光绪五年(1879年)《河津县志》记载,阮氏双碑楼是阮廷实与其子阮凌云“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内睦宗族、外和乡里”的美好德行而建造的碑楼。

文物价值

阮氏双碑楼雕刻精美、手法娴熟,且保存基本完整。为研究当地历史、人文及石雕石刻技术工艺水平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阮氏双碑楼四面匾额、楹联皆出自当时晋南名土之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碑文记载了清代末年重要的自然灾害现象,也记载了回民暴动的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阮氏双碑楼雕刻

保护措施

1983年10月,阮氏双碑楼被河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6月6日,阮氏双碑楼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16日,阮氏双碑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阮氏双碑楼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阮氏双碑楼位于山西省河津市小梁乡西梁村中。

交通信息

从河津市人民政府出发,沿着新耿街往南到京昆线行驶340米,再往东到苏北线行驶6.5千米,右后方转弯进入呼北线行驶310米,左转从呼北线到西梁村行驶4.6千米。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