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仔洞遗址

岩仔洞遗址

共 1935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45

历史沿革

岩仔洞遗址远景
1988年3月,文物普查时发现岩仔洞遗址,有石灰岩胶结物,采集到剑齿象、犀牛、野猪等哺乳类动物化石。
198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福建省博物馆会同三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三明市博物馆、将乐县文化馆进行考古发掘,获动物化石17种。翌年,进行第二次发掘。
2003年,福建博物院联合将乐县博物馆对岩仔洞遗址山顶区域进行九平方米的小规模试掘,获取丰富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存。
2014年9月至10月,由福建博物院、中国东南考古研究基地、将乐县博物馆联合组成的发掘队伍,对将乐岩仔洞遗址进行了发掘。布方面积四百平方米,共发现墓葬两座,沟一条,房址两座,十余个灰坑、柱洞,以及陶、石、骨器千余件,以及大量木炭样品等。

遗址特点

综述
岩仔洞遗址是福建省发现年代较早(距今约10多万年前)的动物群化石地点,是一处重要的古生物化石遗产地,也是一处重要(距今约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旷野和洞穴相结合的史前聚落遗址。
岩仔洞遗址孤丘相对高度为40米,石灰岩结构,喀斯特岩溶发育,有大小溶洞7个,周围地势平坦,四面有小涧流水。岩仔洞遗址共发现动物化石20多种(属),有:猕猴、金丝猴、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华南巨獏、无颈鬃豪猪、大熊猫、野猪、水鹿、牛、羊、鹿、豹、鬣狗、竹鼠等,均属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成员。
岩仔洞遗址发掘出大量遗迹、遗物,共发现房址2座,墓葬2座,灰坑若干,以及一批柱洞等重要遗迹。
文化堆积
岩仔洞遗址文化堆积主要分布于山顶区域及山体洞穴中,山顶发掘区存在两种文化堆积,一为黄灰色粉砂堆积,其下为黑灰色粘土堆积,发掘过程中观察两种堆积中的陶片存在区别,可划分为两期的结果。
房址遗迹
岩仔洞遗址
岩仔洞遗址的两座房址均倚靠岩体,依地势而构建。南侧可见三个连续分布形状规整的柱洞,北侧即为岩体,推测房屋一面倚靠岩壁,另一面搭建木结构。仅见红烧土铺垫地面,垫土内包含有较多的夹砂陶片和少量的灰色陶片,同时有石、石鳞、陶纺轮等小件物品,未发现古灶及火塘痕迹。在其东部发现一个柱洞。中间呈凹坑状,形制规整,四角有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石灰岩,用于平铺搭设树木作为生活区,周边柱洞则用以房屋立柱。房子内垫土分上下两层,上层土色呈灰褐色,土质较硬,下层土色呈青灰色,土质较为松软,内夹杂较多的夹砂灰色陶片和少量的灰色陶片,同时有少量的陶网坠、砺石、石锤等小件物品。
灰坑遗迹
岩仔洞遗址
岩仔洞遗址山顶区域发现了一批灰坑,大部分灰坑并不是人为挖掘构建,而是生活垃圾将岩隙或自然冲沟填满形成,因此形状多不规则。岩仔山东南坡发掘区发现一条规模较大南北走向的沟,沟南侧约五米可见一条较大的岩隙,推测最初因岩隙形成自然冲沟,后经过人为改造修理规整,废弃后被文化堆积填满,底部发现大块陶片及砾。

文物遗存

岩仔洞遗址出土玉器和陶器
综述
岩仔洞遗址出土玉锥形器
岩仔洞遗址发掘遗物丰富,包括石斧、石锛、石箭镞、石网坠、石锤等磨制石器,釜、罐、鼎、豆、壶、杯、纺轮、网坠等陶器,石环和锥形玉器等装饰品,大量木炭、少量果核等植物标本,以及尚未鉴定的小哺乳动物骨骼。
石镞
岩仔洞遗址出土了两件特殊的石箭镞,一件横截面为正方形,一件横截面为圆形,是装饰品而非实用器。

研究价值

岩仔洞遗址的发掘对研究探索第四纪晚更新世福建地区哺乳动物群的成员结构生存环境以及分布范围等,皆有重要科研价值,为研究全新世阶段闽西北山地古人类的种群,及其居住形式、聚落规模、生存方式、经济形态和分布范围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岩仔洞遗址山顶发掘区发现的人类骸骨,对研究新石器时期福建及台湾海峡的文化交流、族群迁徙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探讨闽台史前文化的渊源关系,以及福建与南岛语族起源之关系,甚至与东南亚史前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等,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保护措施

1989年,将乐县人民政府将岩仔洞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就地建立福建省第一座洞穴博物馆,占地14亩。
2018年9月7日,岩仔洞遗址被公布为第九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岩仔洞考古遗址公园成为福建省第一批考古遗址公园。
2019年10月7日,岩仔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岩仔洞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古镛镇梅花井村境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将乐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岩仔洞遗址,路程约8.3千米,用时大约15分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