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栈道遗址

黄河栈道遗址

共 2072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09:52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黄河栈道已经出现
秦汉,黄河栈道已具规模,漕运业已形成
唐代,黄河栈道为最盛期
宋开始,黄河栈道走向式微
1955年至1957年,为配合三门峡大坝的修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位于黄河北岸、平陆县境内的“三门峡”长达625米的栈道和散落在大坝下游的7段栈道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大坝建成后,这个时期考察过的栈道遗迹淹没在了黄河水下
1997年春季至秋季,为配合黄河小浪底水库建设工程,山西省的考古工作者对三门峡以东的黄河北岸做了详细的考古勘查,在山西平陆、夏县、垣曲三县沿河一百余里地段内,发现黄河栈道遗址遗迹40处,累计长5000余米
黄河栈道遗址

遗址特点

黄河栈道遗址依山傍河,基本呈水平状,某些地段有起伏,由西向东,依次散布在平陆县五一石膏厂、关窑、大集、西寨、东寨、杜家庄、粮宿、老庄、冯家底、张岭村溜溜窝、煤窑凹、西河头渡口、老鸦石、夏县的任家堆、小堆、大堆、垣曲县的鲁家圪塔、五福涧、安窝、马蹄窝等20个村庄厂矿的范围内,栈道高程均在200米以上,栈道面距河面的高度,也因具体地理环境在2-10余米之间不等,栈道大多先依山腰向内开凿成“日”型通道,然后在通道岩石上开凿方形壁孔、牛鼻孔、底孔等。再插以木梁,梁上铺板,形成完整的栈道。栈道久被废弃,所有木构件已荡然无存,只有各种壁孔和底孔残留于通道岩石上
黄河栈道遗址

文物遗存

1997年,考古勘查发现黄河栈道遗址遗迹40处,累计长5000余米,栈道路面宽窄不一,保存较好的,宽度可达2.5米多。坍塌严重的,仅残存数厘米或完全塌毁。在部分地段的栈道路面上,有间距基本相等的凿痕。在大集等地段路面平滑,青石路面宽1.2-1.5米,路的外侧还修有高出路面5-8厘米的愣坎。残存有壁孔、底孔、桥槽、历代题记与立式转筒等遗迹类型繁多,数量丰富。在残存栈道上共发现大、小方形或长方形壁孔1000余个(统称方形壁孔),牛鼻形壁孔600余个。方形壁孔的作用在于固定横列在栈道路面上的木梁,故开凿在贴近路面处的岩壁上,其因尺寸不同而有大小之别。宽高大多在12-36厘米之间,深度因保存好坏而不等。发现栈道岩壁上题记多者200余字,少者只有1个字。字体有篆、隶、楷三种,大小不等,题记中有不少年号,如建武、贞观、垂拱、总章、太和、绍圣、元熙、崇祯、道光、宣统等,朝代为东汉、唐、宋、明、清。栈道岩壁上有石刻画一幅,上刻有虎,下刻岩石,似有落款,但因左部边缘风化严重,难以辨认
在黄河栈道遗址的栈道拐弯处发现了立式转筒的遗迹。立式转筒工程遗迹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是在距栈道路面1.5米左右的岩壁上,凿一个或大或小的方形壁孔。下部是在与此壁孔垂直相应的地面岩石上,凿有一个圆形底盘,底盘中间又凿一个或两个浅圆窝,窝呈锅底形,且被磨得十分光滑,这说明是经过重物长久旋转所致。此外,在方形壁孔与圆形底盘之间紧贴栈道路面的岩壁上,有一半圆柱形壁槽,此壁槽打破岩壁上的绳槽

研究价值

黄河漕运是中国漕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代联通中原与关中地区的重要运输通道。黄河栈道遗址实物资料对研究古代黄河潜运史、交通史、工程技术史及其在社会经济文化中的作用,均有重要价值
黄河栈道遗址

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黄河栈道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设立保护范围:西距钢桥1千米,山顶是沿黄公路和五一石膏厂,绵延向东至老鸦石村东黄河北岸共11处32段全长4032米,由黄河北岸向北50米。
2017年,山西省人民政府下拨了150万元经费,编制保护规划,将对黄河栈道遗址进行维修

历史文化

黄河大规模航运在春秋时已有明确记载。《春秋左传注·僖公十三年》记载:“僖十三年,秦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秦汉,黄河航运规模更加扩大,漕运业已形成。《汉书·萧何传》载:“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关中粟,给食不乏。”《汉书·食货志》载:“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六万人。”
黄河漕运,始于秦汉,隋唐时有较大发展。汉唐时期的黄河漕运,不仅为中国漕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古代联通两大经济区域中原与关中地区的重要运输通道。整个黄河漕运路线中,三门峡一线是最为关键的通道,这里两岸山峰陡峭,险滩暗流遍布。《水经注》中记载:“自砥柱以下五户以上,其间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合有一十九滩,水流峻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
黄河栈道遗址路线分布图

旅游信息

交通线路
运城市——运城绕城高速——呼北线——条山大街——茅津路——黄河大道——黄河栈道遗址。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