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共 183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30 15:50

历史沿革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馆舍—哈尔滨文庙,始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建成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祭祀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庙宇,由东三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倡导,中外人士和政府集资修建而成。
1985年,在哈尔滨文庙的基础上,经过维修成立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1988年,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对外开放。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建筑格局

综述

哈尔滨文庙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整体建筑布局严谨,建有殿、坊、门、碑、桥等景观20余处。主体建筑呈序列展现,形制完备,规范严整。大成门、大成殿皆为三出陛;主要建筑屋顶采用黄色琉璃瓦,配殿分别为绿、灰瓦顶;彩画包括“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等,等级分明、形式多样、富于变化,是清代官式建筑的典范之作。

展厅

馆藏文物

综述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内文物藏品丰富,其中不乏制作精美、独具黑龙江流域特色的鱼皮、兽皮、桦树皮珍品,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截至2021年末,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藏品有6064件/套,珍贵文物2121件/套,开展社教活动43次,年度观众总数78511人。

重要藏品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重要藏品包括反映黑龙江三皮文化(兽皮、鱼皮、桦树皮)的皮口袋、袍皮长袍、桦皮篓,以及与少数民族信仰、图腾崇拜有关的吉星神木雕(狩猎和仓库保护神)、萨满教爱米神小雕像、鄂伦春族萨满服等。
馆藏文物
重要藏品

文化活动

综述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哈尔滨文庙)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密切配合学校教育关键节点,组织开展“开蒙礼”“拜师礼”“开学礼”“毕业礼”“成人礼”等特色研学活动,编纂《走进文庙沐浴儒风》等研学精品课程,推出“学儒家经典习传统礼仪”系列实践活动。

学术研究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设立有学术机构—“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编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典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卷》《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集萃》《中国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文物集萃》等书籍,主办有电子期刊《龙江民博》。完成了国家科研课题《赫哲族文物的调查与研究》;参与了国家民委少数民族文物的界定、分类与定级的科研课题,完成了《赫哲族文物分类、定级的实践与探索》论文;参与了国家民委22个较少民族文物研究的课题,完成了《赫哲族文物概论》论文。

社会活动

2017年9月28日,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哈尔滨文庙)与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联合举行“义以为质居仁由义”主题祭孔典礼。
2020年8月15日,哈尔滨文庙启动开蒙礼活动“明礼启智修心立德”,首日三批次学龄前儿童走进文庙,参与“中华传统文化人生第一课”。
2020年11月以来,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哈尔滨文庙)传统文化宣讲团深入到哈尔滨多所中小学校送展览、送讲座,“圈粉”大批青少年学生,引导学生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筑牢爱国之情,增强文化自信。

所获荣誉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先后被授予“黑龙江省青少年教育实践体验基地”“省级科普基地”“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哈尔滨市科普教育基地”“哈尔滨市南岗区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基地”“黑龙江大学实习教学基地、国学教育基地”等称号。
1981年,哈尔滨文庙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哈尔滨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2020年12月,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被国务院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事业单位,隶属于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机构设置:设有综合办公室、展陈研究部、藏品信息部、宣教部、后勤保卫科。
主要领导:党委书记、馆长:覃劲;副馆长:张建鑫。

参观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