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
地名由来:据《今县释名》:昔蠺丛氏衣青以勤农业,西魏置青衣县于此,有青神祠,后周因名县;另说因古蜀国王蚕丛曾衣青衣以行蚕事,蜀人神之,故名。
2023年8月,青神县入选2023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3年4月,青神县入选为四川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名单(专业功能县城)。
2023年3月,青神县入选四川省第三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建议名单。
2023年1月,青神县被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2年11月,青神县被认定为第四批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2年1月,青神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被确定为2021年度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2021年11月,四川省政府认定青神县为第五批四川省“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2021年11月,青神县上榜2021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第32名。
2021年10月,生态环境部命名青神县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查看更多青神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青神,古蜀国“后户”。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建政,以崇祀蚕丛氏“青衣而教民农桑,民皆神之”得名。已有1400多年历史。青神山川隽秀,土地富饶,资源丰实,文化灿烂。
青神位于四川省成都平源西南边缘,属眉山市管辖,全县辐员面积386.8平方公里,辖7镇11乡,总人口20万,地貌以浅丘为主,兼有部分平坝,是生态旅游发展县。
交通条件相当优越。成(都)乐(山)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眉青二级油路建成通车。距四川省会(成都)100公里,双流国际机场80公里,成都铁路眉山站28公里。全县实现100%乡道,95%村道,85%社道,60%户道的540公里的五级联网的水泥路,创四川乃至全国交通建设奇迹。
能源保障。电力以国家大电网供电,全县拥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3座,一期农网改造完毕,正实施二期改造。水资源丰实,岷江由北而南纵贯县境40余公里。天燃气直通青神。
物产丰富。拥有两个“中国之乡”。竹编为“华夏一绝”,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竹编艺术之乡”。椪柑以色、形、味俱佳,畅销不衰,被授予“中国椪柑之乡”。“平羌三峡”还盛产珍贵名鱼长吻鱼危(江团)。矿产资源有砂金、砂卵石,页岩(开采百余年)。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来的湿光、水条件,出产了丰实的农产品。
青神县旅游景点多。有四川省旅游胜地之一,“西川林泉最佳处”之称的“中岩寺”。还有以巧、险、幽、奇等各领-的中国竹艺城,平羌三峡、汉崖墓、玉蟾寺、德云寺等景点。
社会环境好。青神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一星级文明县城”、“四川省文化先进县”、“四川省科技工作先进县”、“四川省村民自治示范县”、“小康县”、“全国扶贫工作先进县”。
青神城市、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能满足工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工业初具规模,形成以机械、建材、造纸、纺织、食品、日化、医药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重点行业)。
自然地理
青神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龙泉山脉尾段。地处川西平原南缘、岷江中游,县城约居东经103度50分,北纬29度50分。北接眉山,南靠乐山,西与夹江接壤,东与井研连界。
青神地貌以县城为中心,呈盆状结构。岷江由北而南,从中部纵贯全境,东部以龙泉山脉为倚靠,山岭连绵起伏,称为东山;西部以眉山白马台地为主体,丘陵逶迤相续,称为西山。中部为岷江,思蒙河冲积平坝。县城所在地城厢镇就座落在平坝中心。地势开阔,土壤肥沃,交通方便,农田灌溉条件优越,是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青神境内有慈姥山。
慈姥山又名中岩,属四川龙泉山脉尾端,地貌为浅丘、深丘混合地形,面积约为29.4万平方米。景区内最高峰海拔650米,相对高度约100米,景区全山上、中、下三寺回转游程5公里,青峰冥壑,峻壁回流,景点相连,景色殊异,常年林荫日,鸟语花香,适于终年旅游。
青神县气候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其中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暖早而不稳定,夏季无明显酷热。秋季气温下降较快,冬季无严寒。降雨量四季分布不均,夏季雨量集中,易出现洪涝灾害,但雨量分布不均又多夏旱,冬、春季降雨量少,故常年冬干春旱气候特点明显,冬季严寒霜雪少见,无霜期较长。青神年平均气温17.0℃左右,年总降雨量1100毫米,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3.6℃,无霜期310天左右。
历史沿革
青神县以崇祀蚕丛氏“青衣而教民农桑,民皆神之”得名。
青神建制,始于南北朝时期的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初立为郡,继而置县。迄今(2006年)共有1453年的历史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青神隶属于川西行政区眉山专区,1953年划归乐山专区管辖,1968年乐山专区改称乐山地区,1985年改称乐山市。
1997年8月,原乐山市所属眉山、彭山、仁寿、丹棱、洪雅、青神等6县成立了眉山地区(地委行署所在地东坡区),青神县划归眉山地区管辖,2000年12月,撤销眉山地区成立眉山市,青神县隶属眉山市管辖至今(2004年)。
风土人情
在青神中岩寺正殿门前,有一块海螺石。人若口吹,必发出“嗡嗡”的声音。
相传有一天傍晚江洪暴涨,几乎淹了中岩下寺山门。江中突然发出“嗡嗡”的怪叫。人们误以为妖孽作崇,人心惶惶。
次日清晨,江河落平。中岩下寺外的江心河滩上,堆积着不少未被洪水冲走的杂物。人们争相寻捡,发现一块大如簸箕的鹅卵石。石之腰部两侧各有一个拇指大的洞孔,两洞幽邃相通,但不透光,口吹所发出的声音,正与江水涨潮时发出的怪叫相同。
消息传开后,毗邻中岩寺的红莲寺和尚闻讯赶来,声称是本寺山门垫坐石,因连天大雨而失踪。几个和尚合力搬抬,鹅卵石纹丝不动。在旁围观的中岩寺小沙弥笑道:“依我看,这块鹅卵石想在中岩寺受香火礼拜,它怎想再回红莲寺去垫坐闻臭屁呢?”红莲寺和尚闻听此言很不高兴,遂与小沙弥打,若他能搬动此石,就归中岩寺所有。小沙弥并不多言,用手轻轻拾起鹅卵石,头也不回的回到了中岩寺。
从此,海螺石安家中岩寺。过往游人,无不上前吹之而后快。
青神竹编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青神先民们就生产、生活方面广泛用竹。到了唐代文宗太和年间(827-835),青神就用竹编篓填石修建青神历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鸿化堰,拦岷江水灌溉农田。民间用竹启成篾条(片)编竹席晒东西,编成篼筐盛东西,编成簸箕养蚕、编成扇纳凉等。到了宋代,青神竹编扇就比较精兵细美观了,据传东坡在青神“中岩书院”就读时,就用竹扇驱打蚊虫和取凉。到了明代(1517年),青神余承勋考中进士,官授翰林院修撰(人称余翰林)。他进京做官时用的竹编书箱、膳食盒就是用很细的竹丝编成的,样式非常精美,现收藏于“中国竹编博物馆”。到了青光绪年间(1875年),青神的竹编扇就相当精美了,被列为朝廷贡品,称为“宫扇”,被收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民国时期,以竹扇为代表的竹编工艺水平有新的发展,能够编花、编字。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县内曾组织几十名竹艺巧手,用细竹丝编织出一批军用斗笠,帽沿上编有“抗战到底”字样,用以慰劳抗日将士;天庙乡的艺人艾正星,用很薄、很细的竹丝编成扇子,扇面上还编有“抗战到底”的字,用以送友人。
建国以后,青神竹编工艺水平得到新的发展。除保留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品(如晒簟、箩筐、簸箕、篼、篮、鱼具、筲箕、蒸笼、灯笼等30多种)的基础上,新编织了一批工艺水平较高的工艺产品:如六十年代大批生产的“圆边细竹扇,扇面上编有花纹、图案,编有“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天下名山”等字样。
“文革”时期,又发展到竹编挂屏。当时新发明一种“坐标方格编织法”。将人物、花鸟、山水风光等图案编织在竹枕席、挂屏上,虽不很逼真,但已很相似了。当时的代表作有编有“文革万岁”、“斗私批修”等等字样的细篾扇;城厢镇徐家编的“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像挂屏等等。这批竹编工艺品,在当时很受人们喜爱,都争相购买,远销外地。
七十年代,以胡志海为代表竹编世人(已故),组建了一个街道工艺厂“集美工艺厂”。他在竹扇上大做文章,先把字变成各种图案(如龙、凤等),再把整个扇面编成图案,进一步编织条幅、挂屏。唐代的“马”和韩俞的诗“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就是他最得意的代表作。
八十年代,殷超竹艺师,首创了“描图快速编织法”,这种新方法比原来的“坐标编织法”又前进了一大步。它将图纸放在竹丝下,象小学生“描红”写字一样,照图案编织,比原“坐标法”功效提高5倍以上,而且编出的作品比原来更逼真,更生动形象,艺术含量颇高,堪称竹编艺术奇葩。这种新工艺发明后,名人字画、山水风光、花鸟虫鱼就跃然竹编画面上。产品种类数以百计。可以说是竹编艺术上的一次飞跃,进入了崭新阶段。
九十年代到20世纪末。青神竹编艺术发展到叫鼎盛时期。竹编艺术产业化,成为地方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具有规模大、艺术含量高、品种多、效益好的特点,在全国独占鳌头,2000年5月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竹编艺术之乡”。
经济概况
主要工业:
1、机械加工业:已有大小机械厂数十家。省级先进企业青城机械厂,是以生产系列木工机械、农业机械、建材加工机械为主的乡镇企业,其主导产品“中岩”牌系列木工带锯机属省、部优质产品,获“四川名牌产品称号”。强力机械厂是近年迅速发展以生产出口传动件为主的个体私营企业,靠其质量和诚信,已与多家外国大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往来。
2、棉纺织业:主要有裕华纺织有限公司、台商独资企业协兴纺织厂等。裕华纺织有限公司是集纺纱、织布、印染为一体的综合性纺织企业,有职工1000多人,公司具自营出口权,并与香港、加拿大等多家企业合作,年出口创汇达146万美元。
3、竹产品制造业:目前,已形成了竹编、造纸、竹汁液萃取等竹资源的开发利用,省级先进企业“西龙造纸厂”其主导产品“中岩”牌书写纸、静电复印纸和双胶纸。青神竹编工艺精湛、造型美观,远销美、俄、日、德、法及港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外国友人的喜爱。
此外,还有食品加工工业、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强势发展行业以及大量的名优产品和拳头产品,如“龙凤”牌静电复印纸、“元亨”洗衣粉、“翠薇”原汁酱油等。
主要农业:
境内农耕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红苕为主,年粮食产量9万吨,花生和油菜籽等油料总产达5800吨,经济作物以桠柑、茶叶、土烟、甘蔗、蔬菜为主,养殖业以生猪、鸡、蚕桑等为主。尤其是近年来,全县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依托,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协会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已建成500亩以上的基地5个,起龙头带动作用的企业9个,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5个,总产值达1亿元,龙头企业和产业化项目带动农户51000户。畜牧业、竹产业、桠柑等重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已推广二杂良种母猪4349头,年出栏三元杂交猪1.9万头,年出栏生猪17万头,牛2400头,羊11000只,小家禽345万只。竹产业依托西龙纸业有限公司和中岩竹编厂,已建成6万亩的竹基地,全县桠柑种植已达8.5万亩,占全省桠柑种植面积的75%,年产量6万吨,产值达1.25亿元。全县有黑龙、南城、西龙、瑞丰4个省级小城镇试点镇。青城、南城、黑龙、青竹、西龙5个乡镇工业区,占乡镇的50%(青城乡、西龙镇为亿元乡镇工业区),1个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占地1000亩,有核心区和示范区。目前,该科技园区主要以普甜玉米、超甜玉米的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为主要内容,正在申报省市立项。
行政区划
青神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北连眉山县,南接乐山市市中区,东与仁寿、井研县接壤,西同夹江县相邻。
QingshenXian
511425
620460
县人民政府驻青城镇
2005年,青神县辖7个镇(青城、瑞峰、汉阳、黑龙、南城、西龙、河坝子)、3个乡(白果、高台、罗波)。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