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鲁县佛塔

开鲁县佛塔

共 1784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10

历史沿革

元至元二十四年至元贞三年(1287年至1297年),开鲁县佛塔建成。
1962年,开鲁县佛塔修缮时就曾经在塔内取出一大批经卷,现己散失一空。
1993年,维修时从开鲁县佛塔内发掘出一批珍贵文物。

建筑格局

格局

开鲁县佛塔全塔由地宫、台基、塔座、覆钵、十三天、塔刹等部分组成。基台为正方形。塔座为正方形须弥座,边长6米、高4.1米,上部作五层砖阶收缩,南面设券门。塔身中空,下圆上方,下半部圆形塔身呈覆钵状,高3.7米,上宽下窄,四面各置佛眼,南面佛眼下有券门可通塔心室。塔心室为方形,边长约2米。上半部塔身呈方形,相轮十三天亦为砖构,外形为八角形,逐层收缩,共计十三层。塔刹为圆形,砖构,最上端为黄铜铸造的圆形葫芦状刹顶结顶。

结构

开鲁县佛塔佛塔由大青砖砌筑,塔高17.7米,由塔座、塔基、塔身、塔顶组成。须弥座,塔身中空外圆,钵体四面置有佛眼,南面塔座和钵体中部各有一券门。据出土文物考证,此塔为降妖,伏魔塔。

特点

开鲁县佛塔在方形塔座之上是复钹式基坛,基坛下为冠状圆柱体,上部方形,基坛之上承托着13层8棱塔身,塔身是锥形,中间是空的,每层塔檐自下而上渐收,比例适中;塔顶由圆盘和宝珠合成。开鲁县佛塔造型比例匀称,塔体修长,相轮肥壮,且为八角形,不设华盖,表现出蒙古族特有的覆钵塔的地区形制。

主要建筑

基台
塔基台原为夯土,呈不规则浑圆状。修缮后成正方形,边长16米。基台高出地表1.2米,用青砖(0.19×0.37米)砌成。基台表面以砖块、混凝土和青砖(0.115×0.24米)分层铺就。四面分设七步台阶。基台上每隔2.5米立有高1.5米的钢管立柱,并设一周护栏。
基座
基座是正方形须弥座。边长6米,高4.1米。正南面假开一券门,宽0.8、高1.5、深0.3米。基座墙壁厚1.5米,内添土石块,夹杂有残破磨盘。距地表3米高处内置4根“井”字形木质拉筋。在基座中心由地表向下1.8米处刹标末端南侧夯土层上发现5个大小不一的鼓腹式釉陶罐,呈弧形置放。罐内装有五谷,珠饰、铜佛等文物。陶罐上面盖有较大的磨盘残块,称之为地宫。
钵体
钵体高3.7米,中空外圆,上宽下窄。上圆直径3.9米,下圆直径3.2米。四面各置一个佛眼,宽0.5,高1.0、深0.3米。南面佛眼下1.2米处有一座封闭式券门,高0.7、宽0.6米,此门是进入天宫的通道。钵体壁厚1.6米,天宫内径2.1米,天宫与中宫间隔有0.6米厚的砖砌隔层。
十三天
十三天总体由十三天座和十三天组成。座为正方形,边长3米,座高2.5米。在座上2米高处拉出两层闪檐,檐内置四根“井”字形木质拉筋,使十三天座整体性加强。十三天,平面呈八角形。底最大对角线长3米,顶部最大对角线长2.1米,高为4.3米,由下至上,每隔0.33米拉出一层0.33米宽的闪檐,内为实心砌筑。在第六层和第十三层闪檐的八个角上各置风铃一个。
塔刹
塔刹是刹座与刹顶的总称。刹座为圆形,分座颈和伞状拉檐两部分。座颈的直径2米,高1.1米。拉檐的直径2.4米、高0.8米。其形酷似蘑茹,人们称之为蘑头。刹顶(为此次修缮所恢复)就座在蘑菇头上。刹顶,用黄铜铸造,色泽光洁明亮。莲花底边,高1.2米、底直径0.58米,壁厚0.3—0.5米,总重400公斤。

价值意义

开鲁县佛塔是16世纪初中国蒙古族逐渐强盛的历史见证,也是开鲁大地民族文化发展渊源流长的象征。开鲁县佛塔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元代佛塔。
开鲁镇元代佛塔的形制和结构是比较特殊的,它为研究元代中早期宗教文化、风土民俗等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

文物保护

2001年6月25日,开鲁县佛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开鲁县佛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城开鲁镇东南隅。

交通信息

通辽市人民政府行驶10米右转到门达路,进入门达路行驶380米右转进入柳荫路,行驶2.9千米右转进入舍利虎大街,行驶430米左转进入创业大道,行驶3.1千米直行进入集锡线,行驶76.2千米直行进入辽河大街,行驶2.7千米到达开鲁镇。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