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镇
地名由来:“建设”取“建设社会主义”之意。
2021年4月,建设镇入选上海“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名单。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建设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4月,建设镇被命名为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镇。
2018年5月,建设镇被命名为2016-2017年度上海市文明镇。
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建设镇2011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概况】 建设镇位于崇明县中部偏西,东邻新河镇,南连城桥镇,西靠港西镇,北与东风、长江农场及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交界,总面积 40.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855亩,2004年底总人口32483人,人均占地1.22亩,下辖行政村13个,村民小组384个,农户数13108户,农业人口28368人,劳动力17622个,全镇集体工业企业32个,其中:镇办企业17个,村办企业15个,中外合资企业3个,独资企业1个,民营企业159个,职工人数4378人,镇政府所在地下三星镇南首建星路108号。
【经济规模】 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5.43亿元,财政收入4143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5088元。【工业】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镇共有各类企业 294家,其中民营企业159家,股份制企业23家,“三资”企业4家,国集联营企业1家,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52亿元。创利1.3亿元,主要工业门类有轻纺、日用五金、医药保健、机械制造、船舶修理等行业。重点骨干企业有: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明珠手套有限公司、上海斯米克威尔柯焊材有限公司、上海三进纺织品有限公司、上海长顺纺织有限公司、上海三生锻造有限公司、上海永泉制衣厂、上海同大染整厂、上海大东方园化纤有限公司、上海逸骁钢材预处理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针织制衣、手套、电焊条、汽车配件、丙纶丝、钢材预处理、船舶修理、手帕、塑料制品、阀门等。 【农业】 建设镇总耕地面积 33187亩,水稻种植面积2.28万亩,其中寒优湘晴种植面积1.5万亩,是崇明县优质米生产主要区域之一。2005年全镇共实现农业产值2.07亿元,比2004年增长3%,按照“三个集中”的要求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全镇共流转土地7000亩,以种植生态林、经济林、蔬菜为主,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针对本镇的实际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积极发展生态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常规农业的指导,稳定优质米生产基地,扩大以金瓜为主的特色经济种植,是2005年构建我镇富有特色的农业发展框架。
上海崇明虹桥花乡风景区
虹桥花乡风景区位于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崇明区建设镇虹桥村,以“一个故事,二大产业、三个区域”为主线,讲好虹桥花乡故事,做大做强花卉产业和民宿产业,精品化打造中荷现代花卉产业基地景区、西红花
历史沿革:
原建设镇部分土地成陆于明万历年间。
清末光绪年间南北沙状连成一片。
1950年设置乡,20世纪60年代北部滩地围垦成田。
1957年合并成立大同乡,1958年成立大同人民公社,1959年成立建设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成立建设乡。
原大同乡原系沈阜沙、蔡容状、响沙、吴家沙的一部分,民国初分属东安、东平两乡,后划分为浜镇、永平、天仙等7乡,解放初期划分为浜东、东平、泯东等5乡,1984年政社分设成立大同乡。
1995年11月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撤销建设乡、大同乡,设立建设镇、大同镇。
2000年12月,镇级区划调整,建设镇和大同镇撤并成立新的建设镇。
2002年4月村域调整,由原来的27个行政村调整为13个行政村,村民小组384个。
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