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多宝塔
共 1708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39
历史沿革
元元统二年(1334年),宝陀观音寺(今普济寺)住持孚中怀信禅师受宣让王造多宝塔,故又名“太子塔”。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修缮普陀山多宝塔部分。
民国八年(1919年),普陀山多宝塔表面涂抹水泥修复破损表面。
2005年,重修普陀山多宝塔。
普陀山多宝塔
建筑格局
结构
普陀山多宝塔
普陀山多宝塔通高18.17米,由两层台基、三层塔身及塔刹三部分构成。各层平面均呈正方形,立面呈向上收分的梯形。各层平面均成正方形,立面成横宽于竖,向上收分的梯形。塔身结合层层的横向分割线条,两层台基均取材花岗岩块石,分层垒砌。立面呈梯形,向上收分。底层台基顶面、上层台基四底角位置分别残存四大天王雕像。塔身取材苏州太湖石。塔分基座、正身两部分。基座四周由下而上分别饰有湍流水波纹、如意祥云、五组重山。
普陀山多宝塔的一层台基高2.87米、底缘宽11.94米,顶面四角分别残存四天王雕像。二层台基自一层台基顶面中央起,高3.16米、底缘宽6.52米。两层基座均由大块花岗岩石构筑,上层略小,檐口饰螭首,顶面置天王。三层塔身四面各凿一龛,一层各置菩萨一尊,四角龙柱,二、三层各置佛像一尊。塔刹取材太湖石,形同覆钵小塔,四角置蕉叶略向外翻,交面镌各色如意祥云,顶端置宝瓶。塔身除镌刻文字、图案外,其余表面均敷水泥。一至三层塔身四面凿龛,各立结跏趺坐佛像一尊于莲座之上,面、手、膝等突出部位均毁。塔身各层出檐四周立面镌刻藏文“六字真言”。多宝塔三层塔身以太湖石构筑,向上渐缩。下置塔台,四面纹饰,九山八海。立面近上缘置有螭首。角部螭首整体沿对角线向外略有上翘。侧翼螭首仅有头部,水平向外。顶面边缘置有栏杆,望柱正好位于螭首背上。角部望柱底嵌入螭首背面凹槽,稳健牢固。
普陀山多宝塔三层塔身自二层台基顶面中央起,底部基座高1.37米、宽4.3米。自下而上分别镌刻湍流水波、如意祥云、九座重山,寓意佛教传说中须弥山外围之"九山八海"。各层正身四面均凿壶门佛龛,内各置一尊结踟趺座佛像于莲座之上,均有背光衬托。其中一层正身高1.89米,龛内为头戴宝冠、身佩璆珞的菩萨像。龛尖没入檐底寓意菩萨果位尚欠圆满。南侧、西侧、北侧壶门上有元、明时期题刻。一层正身四角位置外各置有一虬龙柱,上端稍向中心倾斜。二、三层正身分别高1.61米、1.48米。龛内佛像损毁严重,难以辨认。轮廓显示个别有头冠、飘带及法器装饰。
特点
普陀山多宝塔
普陀山多宝塔与传统汉地佛塔差别较大,与传统藏传佛塔也不尽相同。一层台基上的四天王像刻画出佛教传说中须弥山外围的“四方人类社会”,寓意佛教传说的“欲界”所在。塔身佛龛中的佛像、菩萨像则是寓意佛教传说中“无色界”所在。之间的二层台基自然是“色界”所在。这种利用塔身变化形象刻画佛教“三界”理念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元代工匠独具心裁的巧妙艺术构思。佛龛中佛像虽然被毁,但依稀轮廓仍能体现元代中期佛教造像的风格特点,《普陀山志》中用“慈容妙丽,俨然如生”来形容。镌刻构件如虬龙柱上的虬龙,为元代中期龙纹的典型。
文物遗存
普陀山多宝塔院内有诸多古迹、题刻,康有为到普陀山时在假山石上留题“海山第一”四字。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聊城御史傅光宅所撰、余姚俞近旸所书的《普陀山太子塔下藏零牙志》。普陀山多宝塔三层塔身上面有12尊佛像、菩萨像。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普陀山多宝塔的造型代表了元代汉蒙、汉藏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展示了元代汉地藏传佛塔的发展趋势。随着元政权的消亡,普陀山多宝塔最终成为元代汉地藏传佛塔的“绝版”。其形态上体现了它历史、艺术、科学上的重要价值。普陀山多宝塔形制特殊、构造精巧,集藏、蒙、汉文化于一体,为研究当时文化建筑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普陀山多宝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普陀山多宝塔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的普济寺东南。
交通指引
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政府距离普陀山多宝塔9千米,可驾车前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