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秦安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秦安县统计局
2022年3月
202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疫情和自然灾害影响,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十四五”开局良好。
一、经济运行
【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1〕,2021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872092万元,同比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43768万元,同比增长 10.6%,两年平均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2447万元,同比下降4.1%,两年平均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45877万元,同比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6.5%。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152元(按41.23万平均常住人口计算)。
产业构成和贡献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96%,较上年提升1.7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45%,较上年下降0.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59%,较上年下降1.01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7.96:9.45:62.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6.87%、9.16%和63.9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73、-0.42和4.09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9%。
2021年全县分行业增加值及增速
行业 总量(万元)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872092 6.4
农林牧渔业(含农业服务业) 244077 10.6
工业 27761 7.9
建筑业 54685 -9.5
批发和零售业 142789 9.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4728 5.9
住宿和餐饮业 11091 17.4
金融业 58571 -1.6
房地产业 63295 8.2
其他服务业 245094 6.1
十大生态产业。全县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完成10.19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1.7%,占比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202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0.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3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5.25%,较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
【财政】
2021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23996万元,较上年增长3.84%。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完成31100万元,占年预算28938万元的107.47%,比上年增长12.84%;税收收入16447万元,较上年增长19.02%。全县财政总支出完成496313万元,较上年下降4.5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05968万元,较上年下降7%。
【农林牧渔业】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842445亩,比上年增加350亩。油料种植面积115425亩,比上年增加4043亩。蔬菜种植面积91623亩,比上年增加13亩。中药材种植面积39757亩,比上年减少1966亩。果园面积323690亩,与上年持平。
全年粮食产量223623.19吨,较上年增长3.36%。其中,夏粮产量67854.06吨,增产5.04%;秋粮产量155769.13吨,增长2.65%。
全年蔬菜产量208096吨,较上年增长15.18%。中药材产量2719吨,增长10.07%。园林水果产量582060吨,增长15.0%。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5502.29吨,牛奶产量1054.93吨;年末牛存栏5216头,出栏1456头;羊存栏17777只,出栏12654只;生猪存栏80631头,出栏55276头。
2021年秦安县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 ||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223623.19 | 3.36 |
夏粮 | 67854.06 | 5.04 |
秋粮 | 155769.13 | 2.65 |
小麦 | 67680.06 | 5.75 |
玉米 | 79960.13 | 1.68 |
薯类 | 65794.00 | 2.37 |
油料 | 11876.00 | 4.39 |
油菜籽 | 8345.00 | 2.66 |
中药材 | 2719.00 | 10.07 |
园林水果 | 582060.00 | 15.00 |
蔬菜 | 208096.00 | 15.18 |
猪牛羊禽肉 | 5502.29 | - |
猪肉 | 4159.17 | - |
牛肉 | 323.69 | - |
羊肉 | 189.81 | - |
禽肉 | 829.62 | - |
牛奶 | 1054.93 | - |
禽蛋 | 2551.80 | - |
【工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27761万元,较上年增长7.9%。2021年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从业人员562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3%,其中轻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1.2%,重工业产值同比下降19.4%;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8%;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2.8%。
【建筑业】
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4685万元,同比下降9.5%。2021年全县共有12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1700人,实现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7.25亿元,同比增长11.9%。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下降6.51%。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1.23%;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6.76%,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6.7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7%。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1.7%。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91%。
全年项目投资较上年下降7.9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19.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50.2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58.8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32.62%。
【批零住餐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306.2万元,同比增长9.6%。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其中: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5499.5万元,同比增长11.0%;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3806.7万元,同比增长7.9%。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完成366415.7万元,同比增长8.9%;餐饮收入完成22890.5万元,同比增长22.0%。
全年实现商品销售额458790.6万元,同比增长15.3%,其中:批发业实现商品销售额252069.8万元,同比增长13.3%;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206720.8万元,同比增长17.8%。住宿业实现营业额3193.9万元,同比增长9.1%;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5783.4万元,同比增长31.8%。
全县共有市场48处,年成交额达88838万元。全县注册私营企业3878户(其中批发和零售业1362户、住宿餐饮业137户),注册资金1520368.66万元。纳入工商部门管理的固定个体户数达17191户。注册资金163786.58万元。期末登记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360户,出资总额385900.35万元。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全县42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畅,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185.431公里,普通国省道388.558公里(国道2条95.511公里,省道6条293.047公里),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1796.893公里(县道10条292.193公里,乡道19条303.011公里,村道544条1201.689公里)。全县共有运输企业12家(其中:客运企业7家,货运企业2家,公交公司1家,出租车公司2家)。全县共有各种车辆85050辆,大小型汽车34649辆,五小车辆50401辆(其中摩托车43394辆,轻便摩托车807辆,低速车6200辆)。
邮电通讯。邮政业务收入2652.88万元,同比增长1.69%;订阅各种报纸325.6万份,杂志8.07万份。全县共有428个行政村通电信宽带业务,年末互联网用户数达8.96万户。电信业务收入8525.98万元;电信基站506个,移动用户15.8万户,固定电话用户6.35万户。移动业务收入1.1亿元,移动基站841个,用户20万户;联通业务收入1730万元,联通基站773个,用户3.5万户。
【金融税收】
金融。全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18282万元,较年初增加71442万元,较年初增长4.09%;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289073万元,较年初增加73900万元,较年初增长6.08%。
税收。2021年,累计入库各项收入66242万元,增收3865万元,同比增长6.20%。其中:税收收入累计入库31996万元,其中地方级收入20755万元,非税收入累计入库2171万元,同比增长40.88%;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累计入库31691万元,同比增长5.21%;工会经费、职业年金等其他收入累计入库384万元,同比增长23.08%,出口退税及个人所得税手续费退库777万元。
全年累计减免各类税费14727万元,其中:新增减税降费2001.46万元;累计办理各类退税5165万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3636万元,出口退税116万元,其他退税1113万元。
【保险业】
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秦安支公司提供数据显示,全县人民财产保费收入5124.59万元,同比增长26.19%;实收保费4666.4万元,同比增长15.56%,全年保险赔付额2290.6万元,同比增长0.9%。据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秦安县支公司提供数据显示,全年保费收入5567.55万元,同比增长3.11%,全年保险赔付支出79.72万元,同比下降65.07%。
二、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全县共有188名科技特派员赴全县相关镇村、示范点开展技术服务,建立科技示范村2个、示范基地2处。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国家星创天地1家,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7家,省级引智示范基地1处,市级众创空间5家。
全县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75项。其中争取省列项目11项,投入专项经费205万元,市列项目9项,投入市级专项经费47万元;天津市东西部协作财政援助项目16项,投入专项经费100万元。安排县列项目39项,投入专项经费150万元。验收科技项目70项。
【教育事业】
年末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94所。其中:高级中学4所(含民办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3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农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21所,一贯制学校9所,小学66所(不含160个教学点),特教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157所,民办幼儿园31所。全县共有中小学生58695人(公办学校57495人),其中:小学28345人,初中14889人,高中11746人(公办10546人),农职中3643人,特教72人。有在园幼儿12516人(其中公办8425人),学前班幼儿198人。全县中小学有1991个教学班(公办学校1966个班)。全县共有公办教职工6760人。普及初等教育的入学率100%,毕业率100%,升学率100%。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为96.0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82%。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入学率100%,毕业率100%,普通高中升学率60.0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37%。2021年全县二本及以上上线人数2942人,上线率47%。
【文化旅游业】
全县共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2个,图书馆1所,各类藏书7.2万册,文化馆1所,农家书屋433个,乡村广播电视站17个,广播覆盖率99.98%,电视地面接收站6座,电视覆盖率达到99.96%,有线电视用户7792户,转播节目201套。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9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5.1%;国内旅游收入5.45亿元,同比增长93.9%。县内主要有大地湾遗址、中国美丽田园·何湾桃花景观、兴国寺、女娲祠、凤山生态文化公园、文庙等9处旅游景点。
【卫生事业】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03668人。个人缴纳43315.45万元,全年参合农民补偿总人数为301050人,其中门诊补偿人数261668人次,住院补偿人数39382人次。补偿总金额15971.3万元。其中门诊补偿金额3049.77万元,住院补偿金额12921.53万元。新冠疫苗接种费675773人次,537.16万元。
卫生机构人员及床位。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15家,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家,县级中医医院1家,疾病预防机构1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卫生监督机构1家,地方病防治办公室1家。卫生院17家,卫生分院5家,民营医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村卫生室428家,个体诊所40家,有在岗职工人数1871人,卫生技术人员1691人,其中,执业医师455人,助理医师205人,注册护士625人,药剂人员106人,检验员70人,其他230人;有标准床位2071张。
三、人口、民生与社会保障
【人口】
据2021年公安局人口年报显示,全县年末总户数155805户,户籍总人口577834人,其中男298857人。乡村户数130145户,农村人口522452人〔2〕,全县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358357人,乡村从业人员29162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员171749人,从事第二产业人员54295人,从事第三产业人员65577人。
【人民生活】
2021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12.38元,较上年增加2074.65元,增长7.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351.2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16.38元,较上年增加1004.14元,增长10.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958.02元。全县农村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1217.99元。
【社会保障与劳务输转】
社会保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454人,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556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6%。全县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257人,征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5953万元。为7763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2037万元。2021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54481人,收缴保费232160人7715万元,(含财政代缴保费1460万元),领取待遇81390人,全年累计发放养老金13231万元;年末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19708人,保费收入7852.79万元,共报销医药费2823.18万元;城乡居民共参加医疗保险503668人,保费收入43315.45万元,共报销医药费16520.75万元;参加工伤保险14187人,保费收入170.45万元,共报销医药费122368.78元;工伤待遇发放人数11人。
劳务输转。全县共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113577人,其中有组织输转96557人,创劳务收入30.64亿元。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556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培训2476人,边缘易致贫人口149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1300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058人,创业培训603人。劳务品牌培训1150人,东西协作技能培训251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200人。
【社会福利与救济】
全县特困供养人员1767人,有优抚对象4730人,其中:革命伤残294人,烈军属38人,在乡复员军人93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184人,参战参试退伍人员254人,满60岁的农村籍退役士兵3854人,老年烈士子女13人。为53名孤儿、20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补助275.2万元。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共有49795人,其中: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3486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732.28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46309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1118.58万元。全年度参保资助377044人次,资助金额4578.82万元;住院救助20777人次,救助金额1895.53万元。全县现有各类办证残疾人口16475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731.17万元;临时救助48133人,发放资金3427.61万元。
四、基层组织
全县共有17个镇,428个村委会,8个社区居委会,1410个村民小组,村干部1678人。全县共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28个,基层党委39个(其中:镇党委17个,机关党委14个,事业单位党委4个,镇辖社区党委4个),党总支45个,党支部812个,党员21931人,其中:农民党员12781人,女党员4447人,少数民族党员101人。全县共有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453个,实现了全县远程教育站点全覆盖。
五、资源和环境
全县水资源总量3.8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46亿立方米,地下水0.41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4328.4万立方米,生活用水量713.2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16.2万立方米,农业用水量3224.7万立方米,生态用水量173.2立方米。
2021年城区年均气温为11.9℃,年平均降雨量432.4毫米,年日照时数1826.3小时,无霜期227天。本年度气温偏高,降水、日照正常,有连阴雨、伏旱、寒潮、干热风,3次冰雹造成一定灾害,气候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利有弊,属一般年景。
全县共有省级自然保护地1个(凤山公园)。
全县共有地震台站(点)1个,其中,有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1个。
说 明:
1.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20年,秦安县地区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79.18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20.48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8.04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50.66亿元,增长6.7%。
2.农村人口数据来源于乡镇农业年报。
3.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秦安统计2021》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5.本公报中所涉及到的行业部门数据均由相关行业部门提供所得。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秦安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秦安县统计局2022年3月202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疫情和自然灾害影响,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十四五”开局良好。一、经济运行【综合】地区生产总值。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1〕,2021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872092万元,同比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43768万元,同比增长 10.6%,两年平均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2447万元,同比下降4.1%,两年平均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45877万元,同比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6.5%。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152元(按41.23万平均常住人口计算)。 | RAG-ES | 2024-10-23 |
产业构成和贡献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96%,较上年提升1.7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45%,较上年下降0.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59%,较上年下降1.01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7.96:9.45:62.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6.87%、9.16%和63.9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73、-0.42和4.09个百分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9%。2021年全县分行业增加值及增速行业 总量(万元) 增长(%)地区生产总值 872092 6.4农林牧渔业(含农业服务业) 244077 10.6工业 27761 7.9建筑业 54685 -9.5批发和零售业 142789 9.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4728 5.9住宿和餐饮业 11091 17.4 | RAG-ES | 2024-10-23 |
金融业 58571 -1.6房地产业 63295 8.2其他服务业 245094 6.1十大生态产业。全县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完成10.19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1.7%,占比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202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0.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3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5.25%,较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财政】2021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23996万元,较上年增长3.84%。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完成31100万元,占年预算28938万元的107.47%,比上年增长12.84%;税收收入16447万元,较上年增长19.02%。全县财政总支出完成496313万元,较上年下降4.5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05968万元,较上年下降7%。【农林牧渔业】全县粮食种植面积842445亩,比上年增加350亩。油料种植面积115425亩,比上年增加4043亩。蔬菜种植面积91623亩,比上年增加13亩。中药材种植面积39757亩,比上年减少1966亩。果园面积323690亩,与上年持平。 | RAG-ES | 202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