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圣寺

真圣寺

共 199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09:44

历史沿革

真圣寺始建于金正隆二年(1157年)
明嘉靖年间(1552年—1566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光绪年间(1871年—1908年),都曾修缮寺院
20世纪80年代,维修正殿时将正殿改为
2001年,蚍蜉村村民捐资修缮石窑及
2013年,真圣寺保护修缮工程开工,基于原有地面建筑基础,按照原有寺庙格局与形制进行修建东西配殿与东西耳房。
2014年,根据晋中地区寺院和民居院落铺地的一般做法,对真圣寺院落地面进行了青砖铺墁并设置有树池

建筑格局

真圣寺在蚍蜉村北部,西面和北面为农田,东面和南面为村落建成区。真圣寺院落格局为坐东北朝西南,南北长33.2米,东西宽20.3米,占地面积670平方米,中轴线上有石窑和正殿,石窑中券是山门。东西两侧修建耳房和配殿。正殿整体梁架及建筑部件保留金代原貌,石窑为清代遗存,耳房和配殿是现代建筑

主要建筑

正殿

正殿位于轴线北端,建筑面积112.9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顶,柱头斗拱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梁架彻上露明造,结构为四椽对前乳用三柱,乳前端与铺作相交出。与金代形制相符。明间设板门,次间装。正殿台明和台阶处至少已有一块条石的高度被埋在地面之下,与始建时相比,院落地坪抬高约20厘米
正殿

石窑

石窑面宽七间,进深一间,砂石券筑。东西长20.4米、南北宽5.2米,建筑面积106.08平方米。中券是入寺门洞,前设二柱抱厦

文物遗存

真圣寺存5块碑刻,树立于正殿廊下,都有碑座。西侧碑刻有《重修真圣寺碑记》

历史文化

科学研究
真圣寺正殿剖面
浙大城市学院周淼发表《唐宋建筑转型的切片——以10~12世纪晋中地区地方建筑外檐斗栱配置方式演变为线索》,收录在《建筑遗产》2021年第2期,分析了太谷真圣寺等几处宋金时期建筑的厅堂遗构,发现宋末至金末,补间斗栱用下昂挑斡非常普遍

文物价值

历史价值

真圣寺正殿原为悬山顶,在后期修缮中被改为硬山顶。这类将早期建筑形制进行“简化”的做法,体现了当时工匠对前代建筑技术的理解,可以管窥民间自发性修缮行为的内在技术逻辑,为木构技术演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真圣寺正殿四椽栿兼搭牵的梁柱做法,反映了金代山西中部地区木结构的惯用手法,对山西早期木构建筑谱系的建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艺术价值

真圣寺建筑群历经数代不断修建而成,现存金代正殿和清代石窑,分别代表了当地基本的两种本土建筑形式。梁柱式木结构厅堂和平地起券式石结构窑洞,在技术、造型和功能上均反应了不同时代和不同材料所形成的的建筑风貌,体现了对于空间、造型和装饰等方面各具特色的处理方式,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科学价值

真圣寺自修建后,所在地点未发生变化,不仅与蚍蜉村整体环境融为一体,而且也是村落布局、交通和生活中心,显示出寺院选址和布局原则的充分预见性。寺院和村落均位于小型黄土台地之上,地处河谷和山地过渡区域,不仅便于生产生活,而且有助于防御当地常见的地质、气象灾害,符合“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对于山西中部乃至黄土高原地区传统建筑和聚落的选址原则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社会价值

真圣寺及其门前广场历来为蚍蜉村村民活动中心,做好寺院文物建筑保护规划工作,对于振兴当地村落社会、传统文化及乡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2002年,太谷县文物管理所在文物普查时发现真圣寺
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真圣寺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真圣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8月10日,山西省文物局公布真圣寺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旅游信息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