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崖盐业遗址群
共 2434字,需浏览 5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2007年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燕生东在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的配合下首次调查,共发现60余处古遗址。
2008年至2010年初,广饶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对其进行了重新核实,初步确定遗址群东西长约3千米,南北宽2.5千米,分布面积约7平方千米,共发现65处制盐遗址点,其中,商末周初遗址57处,东周遗址12处(另有4处与早期遗址重合),汉魏遗址2处(与早期遗址重合)。商末周初的制盐遗址分布密集,每平方千米高达12处,有些遗址间隔仅50米。
2008年3月至6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山东大学考古系主持下,联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对南河崖N1号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实际发掘面积915.3平方米,共清理各类西周中期前后煮盐相关遗迹50余个,其中卤水坑2个、刮卤摊场1处、盐灶3座、淋卤或储卤坑18个;发掘出同时期灰坑25个、房址5座。另在发掘区西南部发现打破煮盐遗存的战国至西汉墓葬10座。出土西周时期遗物较多,其中完整或可复原器及典型标本800件左右。种类有陶、石、骨、蚌器等,以陶器为大宗,另有大量贝壳和少量兽骨等。
2010年2月至4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对小清河下游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全覆盖式盐业遗址调查,调查地域涵盖广饶县东北部的丁庄镇、寿光市西北部的羊口镇及东营市广北农场诸分场。在原南河崖调查区域周围新发现遗址点10余处。
遗址群概况
综述
南河崖盐业遗址群4号盐灶
南河崖遗址群,东距渤海约22千米,遗址群南侧有一道古贝壳堤,小清河从遗址群南部穿过。这里与寿光县毗邻,西南距寿光东北坞遗址群约5千米,南距大荒北央遗址4.5千米,后者也均为重要的制盐遗址。截至2010年4月份,共发现遗址点总数70余个,分布面积将近10平方千米。这些遗址点在南河崖村周围密集散布,向西达到芦清沟村附近、向南越过小清河分布到寿光市卧铺乡东桃园、西桃园村周围,表现出明显的聚群分布格局。多数遗址点之间相距只有几百米乃至几十米,外围少数遗址点相距在1千米左右。
地层堆积
南河崖遗址群所在区域为滨海平原,多盐碱地,加之地势平洼,不利排水,较难开垦种植作物,历史上也较少有村落分布。但地下丰富的卤水资源,盐碱地上的怪柳,洼地、沼泽、河畔的芦苇等植物,却客观上为煮盐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因而南河崖盐业遗址群性质、功能较单一,文化堆积相对简单。
第一层:耕土层,灰褐粉砂土,厚15~25厘米,土质较疏松,含植物根茎、盔形器残片。
第二层:商周文化层,浅灰褐粉砂土,厚10~30厘米,土质较致密,含植物根茎、红烧土粒、草木灰和盔形器残片。
第三层:商周文化层,浅灰褐粉砂土,厚40~50厘米,土质较致密,含大量草木灰、红烧土粒、陶片(盔形器、盆残片)等。
第四层:商周文化层,浅灰青粉砂土,厚20~35厘米,土质较致密,含少量草木灰。
第五层:淤积层,浅黄粉砂土,厚20~30厘米,土质较疏松,较纯净。
第六层:淤积层,浅黄粉砂土,厚20~30厘米,土质较疏松,含植物根茎。
第七层:淤积层,浅灰粉砂土,厚25~35厘米,土质较疏松,含植物根茎、粉砂块。
南河崖盐业遗址群草木灰摊场
以下为生土层,浅黄粉砂土,土质较疏松,无包含物,距地表约2米。其他处于地势较低处的遗址耕土层下有1至2层垫土层,尤其是靠近沟渠、堤坝等处的遗址,钻探时往往会发现包含杂乱草木灰、红烧土或盔形器残片的垫土,应是被破坏的遗址文化层。遗址群西、北部地势最低处的遗址(如N1、N3、N67等17处遗址),在勘探过程中往往在文化层之上还会发现一层红粘土层,土质致密,经陆地调查发现,红粘土层越往北(尤其是齐润化工厂以西、以北)分布越密集,且在地表就开始暴露出来,可能与历史上黄河水灾有关。
作坊区
南河崖盐业遗址群GN22陶片及烧土堆积
南河崖遗址群多为作坊区。有的遗址地表和排水沟的断崖上暴露出大量红烧土块和盔形器残片。在GN17遗址南部断崖上暴露有坑池遗迹,长超过10米,深80厘米。坑内依次堆积青灰色淤土、黄砂土、草木灰堆层等。在GN33和GN43遗址发现了厚5厘米的盔形器碎片堆积若干层(似为有意铺垫),并与黄色粉砂土相间叠压。GN22遗址中心位置的盔形器碎片堆积超过50厘米。GN17和GN31遗址断面发现厚20厘米的草木灰层,长超过10米。GN27遗址上半部被村民挖掉,残留2座坑池和盔形器残片堆积。坑池之间有地沟相通。坑池面积达数百平方米,其内堆积分2层,上层为厚30厘米的草木灰层,下层为厚约20厘米的青灰色淤土。草木灰层夹杂少量盔形器,片径多超过10厘米,部分可以拼合。这些特殊遗迹的性质和功能尚不清楚,估计多半是具有不同功能的制盐遗迹残留。
文物遗存
南河崖盐业遗址群GN27遗址盔形器碎片
南河崖盐业遗址群堆积有大量的盔形器(圜底罐)残片,占陶器总量的95%强。器型普遍较大,陶胎较厚,火候高,颜色多红色或灰色,器表拍印绳纹,内壁拍印方形、菱形或花瓣状纹样。器物多半为东周时期的鬲、豆、盂、罐等。这些器类造型较特殊,多见于沿海地带,出土量大,估计也可能是与制盐业有关的用具。
研究价值
南河崖盐业遗址群出土盆形器
南河崖盐业遗址群的发掘是中国古代海盐生产遗址的首次大规模科学发掘,发现的煮盐遗存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煮盐技术流程,对于研究古代海岸变迁、制定现代防治海水倒灌的相关对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3日,南河崖盐业遗址群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南河崖盐业遗址群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南河崖村周围。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东省东营市开车前往南河崖盐业遗址群,路程约5.5千米,用时约8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