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字牌村

联合创作 · 2023-08-11 18:46

番字牌村

番字牌村位于冯家峪镇西北部,距密云县政府70公里,因村北山脚有梵字石刻而得名,古称梵字牌,后演变为今名。全村共有175户、445口人,村域总面积7.31平方公里。下辖番字牌村、关南村、关北村、大平台村四个自然村,通市级公路,交通便利。

2006年,番字牌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硬化街道8300平方米,安装路灯80盏,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更新改造健身园一处,并将旁边的闲置土地硬化作为民俗接待的停车场;垒砌花池1200余米,栽植黄杨、月季、榆叶梅、樱桃和其它草本花卉6000余株,美化了村内人居环境;全力治脏、治乱、治污,清理河床、回填垫土,修建八角凉亭一处;进行无害化改厕110户,使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利用;添置垃圾桶23个,实现垃圾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加大村域内白马关河治理力度,打护村坝、护地坝,砌石3150方,使雨季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有保障;新建高标准数字影院一处,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当年实现人均纯收入6300多元,被评为市级文明生态村。

番字天书——番字牌

村内自然风景优美,白马关河纵贯全村,番字石刻景观更是独具特色。在番字牌村公路北侧的一座长30米、高5米的小孤山向阳石面上,刻有33组文字,当地居民称之为“番字”。远看每组字好像一块石质匾额,又称其为“番字牌”。字刻有大有小,字大的有40多厘米,小的也有10厘米。这些字有篆书之妙、楷书之美,排列整齐,行距分明,虽然已年深日久,但字迹仍异常清晰。经专家辨认和鉴定,番字石刻形成于元代,书写的是梵文、藏文、蒙文三种不同的文字,其大意是为人类祈福、祈祷平安。在这个北京市二级文物古迹的周围,群山环绕、岩石突兀、岩壁陡峭,附近山上的峰火台,孤独耸立,别有古代边塞的风光。2006年,番字牌村兴建了番字石刻旅游接待站,内部设施齐备,一次性可接待旅客35人。目前该村准备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产业,通过民俗旅游协会,发展更多的民俗户,增加节日的接待能力,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野马川与白马关

在番字牌村村北,有一条大川,叫做野马川,相传杨六郎杨延昭的白龙马就得于此处。

古时候,这条川的两面高山上,怪石林立,树木参天,杂草横生,横河水从川里咆哮而出,直奔川外。不知什么时候,川里出现一匹野马。这匹马长得雪白耀眼,凶猛彪悍,时常出没于山林,栖息于水中,见人就咬,着边就踢,一声嘶鸣,满川回应,能使野兽寒心。一两个人根本不敢从此处经过。许多人想除掉这个祸害,可始终没能成功。一次,杨六郎打仗从此处路过,碰到了这匹马正在横河里戏水玩耍。六郎一眼就认出这是宝马良驹,就从岸上一跃,飞似地跨到了马背上,抓住马鬃,挥起马鞭。这匹马凶性发作,一声长鸣跃出水面,飞驰而去。马跑得越快,六郎越狠抽它,最后这匹马顺从地停了下来。从此,这匹马就成了六郎的坐骑。因从水里而得,就叫它“白龙马”。

白龙马跟随六郎南征北战,驰骋疆场,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北部辽国只要看到杨六郎的这匹马和他的一杆枪,就会望风而逃。有一次,北辽又进犯中原,当时六郎正转战雁北,担心辽兵又来进犯,便把这匹白龙马留在了现在冯家峪北三十里的关上。北辽兵到此一看,认出是杨六郎的白龙马,便吓得抱头鼠窜,不打自退了。从此,传出了杨六郎独把“三关口”的传奇故事。这个关口也因此被人们叫做“白马关”。明朝万历年间修补长城,在此处又修建了一座城池,城门口上方一块汉白玉石上,镌刻着“白马关”三个大字。

宗倩 王瑞广/文 参考资料《密云风景名胜》、《密云民间文学集成》

番字牌村附近有司马台长城、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南山滑雪场、密云黑龙潭风景名胜区、云蒙山森林公园、白龙潭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北京果脯、燕山板栗、密云甘栗、老北京炸酱面、红香酥梨、黄土坎鸭梨等特产,有密云烙画、元宵节·九曲黄河阵灯俗、蔡家洼五音大鼓、上金山狮舞、西邵渠金钟总督老会、鲁班枕(瞎掰)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