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峄城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

山东峄城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

共 4620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4-05-28 16:39

位置境域

地理环境

地质

位置境域
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区大地构造骨架形成于中生代燕山期。构造上Ⅰ、Ⅱ级单元隶属于华北地台鲁西隆起区,Ⅲ、Ⅳ级单元为成武--枣庄坳陷的枣庄凹陷。

地形

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淮北平原衔接地带,地势北高南低,东西狭长,延绵24公里,南北最宽处达3.2公里。北部为低山丘陵,南部为山前平原。山体顶部石灰岩广泛出露,硬度很大,厚度不超过50米,以下为页岩,页岩之下还有石灰岩。森林公园内的棚山为园内最高点,海拔325.5米,最低点为山前平原,海拔为68.5米,相对高差为257米。

土壤

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内土壤为发育在石灰岩山地上的褐土类。山体的上部以石灰岩为主,风化程度低,土层瘠薄,侧柏等耐干旱瘠薄的树种可以生长;山体的中下部为中薄层粗骨土土壤,土壤相对瘠薄,适宜石榴、刺槐、构树等一般树木生长,是森林公园石榴林、混交林、刺槐林的主要生长区域;山前平原土层较为深厚、土壤肥沃,适宜各种树木及农作物的生长。

气候

古石榴森林公园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略长于秋季,具有冷热持续较长的特点。春季干旱多风,回暖迅速,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气温下降快,太阳辐射减弱。受山地地形和的影响,园区气候有其特殊性。年均气温13.9摄氏度,其中一月份最冷,平均温度-0.9摄氏度,七月份温度最高,平均为26.7摄氏度。平均年较差为27.6摄氏度。
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降水较为充沛,年平均降水量895.9毫米。其中,夏季占年降水量的64%,秋季占16.7%,冬季占4.1%,春季占14.5%。年平均无霜期193天。

水文

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所属的峄城区多年平均天然水资源总量3.127亿立方米,其中1.795亿立方米,占57.4%;地下水总补给1.332亿立方米,占42.6%。另外入境客水2.97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72亿立方米,占总量的55%,其中地表水0.8194亿立方米,地下可开采量0.9006亿立方米。
峄城区河流属淮河流域运河水系,自北向南汇流。主要河流有韩庄大运河、峄城大沙河等,总长114.5公里。
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内有小型水库、池塘4座。逍遥村水库和贾泉村水库为新建水库,面积分别为1.7公顷和1公顷,蓄水量约6万立方米和5万立方米;娘娘坟水库坝长200米,面积4.3公顷,蓄水量25万立方米;青檀湖坝长80米,南北湖长250米,蓄水量5万立方米。
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地下水以碳酸岩类的裂隙岩溶水为主。

资源情况

植物

古石榴森林公园在中国植物分布区上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地区的华北平原,山地亚地区,鲁中南山地丘陵油松林、侧柏林、杂木林区,蒙山山地及尼山丘陵油松林、侧柏林、杂木林小区。在植被区划中为区域,暖温带南部落叶栎林亚地带的鲁中南山地丘陵栽培植被。
森林公园内约有维管束植物67科183属261种(蕨类植物3科3属3个种,裸子植物3科4属5个种,被子植物61科176属253种),其中:木本植物29科、55属、102种;草本植物44科、128属、159种。
根据国家林业局、农业部1999年9月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规划区内有2种属于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分别是银杏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在该区域栽培多年,长势良好;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根据1994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公园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植物有青檀和银杏,其中青檀为稀有类Ⅲ级保护植物。。

动物

按照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山东峄城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属古北界、华北区、黄淮平原亚区。生态类群属暖温带旱作区农田动物群,温带森林—森林草原动物类群。根据山东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及气候条件,脊椎动物特别是陆栖脊椎动物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森林公园属于山东陆栖脊椎动物四个动物地理小区中的鲁中南山地丘陵区。
古石榴森林公园内山岭连绵,森林茂密,野生动物较多,记录主要野生脊椎动物202种。其中,鱼类33种、两栖类4种、爬行类7种、鸟类143种、兽类15种。据不完全统计,森林公园内鸟类种类较多,鸟类14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是金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1种,主要有灰鹤、苍鹰等。公园内鸟类种类数量较多,习见种有麻雀、喜鹊、杜鹃、黄鹂、啄木鸟、红隼等。
兽类主要有黄鼬、艾鼬、田鼠、野兔、狐、狸等。
两栖类主要有青蛙、蟾蜍等。
爬行动物主要有、白点锦蛇、赤链蛇、蜥蜴。
古石榴森林公园内记录淡水鱼类5目,7科,33种,多为中国江河平原鱼类,鲢、鲫、鳙、鲤、鲇等构成该区鱼类的主体。
古石榴森林公园具有景观价值或食用价值的有蚯蚓、东方钳蝎、蜘蛛、、马陆、蝴蝶、蜜蜂、蝗虫、蟋蟀、蝉、蜂、螳螂、蝼蛄、芫菁、天牛等。

主要景区

综述

山东峄城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主要包括万福园、青檀寺、仙坛山、仙人洞等著名的景区以及面积广大、历史悠久的石榴古树林。

万福园

万福园原名“园中园”,园内石榴树树龄都在300年左右,是森林公园内530余万株石榴树的发源地,也是原始风貌保存较为完好的地点,位于森林公园西侧2公里处。著名的景点有恩赐泉、滚锅泉、青龙溪、“福”石、“丞相树”等。

青檀寺

青檀寺位于峄城西约3.5公里楚汉两山的窄谷中,为鲁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座佛教寺院,寺院因长满青檀而得名。据调查,寺内树龄在千年以上的青檀树有36株,百年树龄以上的500多株,另外,寺内还分布有以青檀、栾树为主的天然次生林,柿树、银杏、紫藤等其他古树以及金界楼、报国塔、国际友谊书法碑廊等著名景点。

仙坛山

仙坛山位于峄城区东约2公里处,具有“体端峰秀,形如华盖,植被葱郁”的特征,为古峄县八大景之首——仙檀晓翠的所在地。

仙人洞景区

仙人洞景区紧邻脚山、护君山,内在山半腰处有瀑布下泻,山下观之,如白云横空,故名:“仙洞悬云”,为峄县八景之一;景区深数十米,洞北侧有一石窟,窟中有石佛凿像一尊,沿洞而上,见悬崖百尺。还有朝阳洞、玉皇洞、八叉洞、滴水井等名胜,与仙人洞形成景观长廊。

古石榴片区

古石榴片区为森林公园核心区域,分布有大面积的石榴林,面积1161.8公顷,占公园内有林地面积的57.27%。公园及周边集中成片石榴种植园多达1.2万公顷。

开发建设

古石榴森林公园由山东峄城古石榴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管理,截止2018年10月,管委会配备了主任1名(副县级领导兼任),副主任2名,其他管理人员12名,森林公园职工总人数达到180人,导游人数25人。森林公园规划区涉及峄城区的榴园镇、坛山街道办事处、吴林街道办事处。
多年来,峄城区各级政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森林公园的建设:
1、政府投入资金,进行植树造林提高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修建道路等基础设施,开发旅游景点等,提高森林公园景观资源价值和旅游服务水平。
2、当地政府组建了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完善了部门设置、人员配备以及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3、通过招商引资推动石榴产业和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发展。2014年3月31日,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穆拉德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穆拉德在枣庄签下了农业外资项目,根据相关规划,该项目总投资高达30亿元,将建成总投资16亿元的穆拉德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石榴种植基地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文化旅游项目。
4、注重石榴旅游产品的开发。截止2018年已开发的旅游产品有榴叶茶、石榴煎饼、石榴汁、石榴酒和石榴医药制品等。

交通及线路

交通路线

铁路:京沪高铁枣庄站即可到达。
公路:临近省道352、省道345、国道206、京沪高速公路、京台高速、枣临高速、枣木高速。
水路:京杭大运河北岸枣庄码头即可到达。
航空:至济南机场228公里、距徐州机场81公里、距青岛机场309公里。
内部交通:园区内交通以汽车、步行为主。

门票信息

景区开放时间:8:00-18:00
全票价格:60元(2018年)
优惠政策:

历史人文

民俗风情

(1)青檀庙会
据《峄县志》记载,青檀庙会的历史由来已久,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于每年的清明节举行,每年均会吸引数十万群众参加。青檀庙会以青檀寺为中心,包括寺前寺后长5公里,均宽0.5公里的山谷地段是庙会场地。青檀庙会是以“宗教文化”为中心,以青檀树、石榴园等独特的资源为依托,融历史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文化空间。
(2)青檀诗社
由明朝兵部右侍郎、大文学家贾三近发起成立于隆庆年间的峄县“青檀诗社”,开创了古峄县仕宦文人重阳节雅集结社、登高览胜、抒情壮怀、歌以咏志的先河。青檀寺内的一座石碑上刻有“青檀诗社”文士的二十多篇诗作,从不同角度吟咏了青檀寺的环境之美。“青檀诗社”留下了许多秀美诗篇,其诗脉绵延当代仍活力四射,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当地文学爱好者就创作歌咏青檀及青檀寺景点的诗作不下百首。

历代名人

诗赋

(1)青檀寺——明·贾三近
秋风古木前朝寺,僧屋如巢自在栖。
黄叶拍天丹灶冷,青檀绕殿碧云齐。
幽人到处鸟鸣谷,樵子归时鹿饮溪。
尽日烟霞看不足,买田结舍此山西。
(2)青檀寺——明·王瑛
一簇重峦接上台,仙人曾醉紫霞杯。
上方钟罢禅堂静,明月苍松有鹤来。

旅游商品

(1)峄城石榴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特产。截止2018年10月峄城共有石榴品种282个,2018年峄城石榴年产量70000多吨,产值5亿多元。
(2)峄城柿子
以牛心、鹅黄、磨盘、满堂红等品种著名。果实熟时橙黄色或红色,浆肉味甜。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