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华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华阴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省、渭南市各项决策及工作部署,以“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为工作方针,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不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开局、承压见韧、逐步修复、基本向好”的态势。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9.34亿元,同比增长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51亿元,增长4.4%;
第二产业增加值11.55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55.28亿元,增长2.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8:14.6:69.6。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9229元。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8.24亿元,占生产总值48.2%。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4028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164872万元,增长3.6%;林业产值2711万元,增长19.1%;牧业产值32390万元,增长7.5%;渔业产值5380万元,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8675万元,增长4.4%。
全年粮食总产量116265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夏粮产量54745吨,下降0.2%;秋粮产量61520吨,增长0.9%。瓜果产量61776吨,增长2.7%;油料产量1034吨,增长4.3%;蔬菜产量63106吨,增长2.6%。
园林水果总产量19774吨,比上年增长6.0%,其中葡萄产量12000吨,增长6.7%,作为特色产业,面积和产量逐年稳定增长。
全年肉类产量2066吨,增长1.3%;禽蛋产量3525吨,同比增长3.7%;牛奶产量26237吨,增长18.6%。水产品产量1600吨,增长9.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工业增加值10.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不涉及,制造业增加值6.62亿元,下降13.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3.88亿元,增长29.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88亿元,比上年下降14.3%。其中,重工业产值65.34亿元,下降16.4%;轻工业产值7.54亿元,增长8.3%。
从三个主导行业看,能源工业实现产值24.87亿元,增长32.0%;医药工业实现产值7.96亿元,增长8.1%;黑色冶金工业实现产值34.44亿元,下降34.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28.69万吨标准煤,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9.04亿度,下降12.1%。
建筑业: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2.9%(按不变价计算)。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3.62亿元,增长8.5%。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154.4万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0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较上年增长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5.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4.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7.1%。
按投资类型分: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4.3%;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6.9%;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40.1%;文化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86.1%;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86.3%。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71亿元,比上年下降19.9%;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05.70万平方米,增长12.8%;商品房销售面积23.61万平方米,增长30.5%。
五、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公路交通旅客运输总量217.27万人,比上年下降30.8%;公路客运周转量4418.16万人公里,下降40.1%;货物运输总量148.45万吨,下降9.4%;公路货运周转量17515.87万吨公里,下降8.6%。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4004.18万元,下降10.8%;网络通讯业务收入17882万元,下降1.1%。
六、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1%。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96亿元,增长12.1%。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0.94亿元,增长9.1%,乡村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02亿元,增长61.5%。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销售额0.96亿元,同比下降5.2%;零售业销售额9.53亿元,同比增长20.3%;住宿业营业额0.86亿元,同比下降5.7%;餐饮业营业额2.00亿元,同比下降14.3%。
七、招商引资与旅游
招商引资:全年新签项目36个,当年合同引进金额123.5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2.51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旅游: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225.20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1.6%,其中登山人数89.62万人次,下降29.4%。全年旅游收入15.75亿元,增长1.7%,其中门票收入0.67亿元,下降55.9%。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99亿元,同口径下降3.1%。其中,税收收入2.33亿元,增长34.2%;非税收入0.66亿元,下降51.2%。全年财政预算内支出22.02亿元,比上年增支0.47亿元,增长2.2%。
存贷款: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0.5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64亿元,增长6.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7.3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66亿元,增长13.0%。各项贷款余额96.8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37亿元,增长18.9%。
保险: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3432万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204万元,财险保费收入2228万元。保险赔款总额1490万元,其中寿险赔付562万元,财险赔付928万元。
九、电力、科技、教育
电力:全年用电量41261.49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为2657.87万千瓦时;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量为14024.60万千瓦时,其中商业售电量6811.23万千瓦时;农业用电量3439.91万千瓦时;居民用电量21139.12万千瓦时。居民用电覆盖率100%。
科技:年末拥有专利158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专利108件、外观设计专利34件。本年专利授权量43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32件、外观设计专利8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累计达到9家。
教育: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109所,在校学生33096人。其中,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2912人;初级中学7所,在校学生7697人,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学生82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647人;小学29所,在校学生15842人;全市共有幼儿园70家,在园幼儿6808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67家,占比达到95.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全年文化惠民演出累计151场,受惠观众81980人次;群众文化事业机构61个,人员518人;文化站6个,人员12人;电影院1个,人员12人;图书馆1个,人员23人,全年公共图书馆总藏量7.34万册;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100%。
体育: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248人,全市健身工程153个,体育社会组织10个,组织各类体育事项共15场。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院、卫生院16个,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设床位1215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154人,医师数733人,注册护士数781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床位59张,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1人。全年“四苗”接种率达100%。
十一、水利
水利系统全年完成有效(农田)灌溉面积11.29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0.36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6.16千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34平方公里,堤防长度106.13公里。建有水库3座,总库容172.02万立方米。万亩以上灌区面积2.7万亩。
水利供水工程总供水量6613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供水4060万立方米,工业供水338万立方米,城乡居民生活供水424万立方米,城镇公共供水量375万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供水46万立方米,林牧渔畜供水量1370万立方米。
十二、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年末华阴实有城市道路面积177.69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铺设长度123.34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92.72公顷,绿化覆盖率38.48%,园林绿地面积612.64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64.9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3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7平方米。
城市环境:2022年,全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8,同比增长6.7%;优良天数为248天(优24天,良224天),达标率为67.9%。PM10浓度为84μg/m3;PM2.5浓度为41μg/m3。工业烟尘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均达到100%。全市污水处理率96.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市生活垃圾无
害化处理率100%。
十三、人口
人口:年末户籍总人口236990人,其中,城镇人口106013人,乡村人口130977人。男女性别比为1.043:1。全年共有户数82630户,户平均规模约为2.87人/户。根据2022年人口变动抽样数据,年末常住人口20.2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88万人,城镇化率53.84%。全年出生人口1403人,出生率7.00‰;死亡人口1313人,死亡率6.93‰,自然增长率0.07‰。
2022年末人口及构成
指标 |
年末人数(人) |
比重(%) |
常住人口 |
202000 |
100.00 |
按城乡分:城镇 |
108757 |
53.84 |
乡村 |
93243 |
46.16 |
户籍人口 |
236990 |
100.00 |
按城乡分:城镇 |
106013 |
44.73 |
乡村 |
130977 |
55.27 |
按性别分:男性 |
120974 |
51.05 |
女性 |
116016 |
48.95 |
按年龄组分:0-17岁 |
45727 |
19.29 |
18-34岁 |
51049 |
21.54 |
35-59岁 |
90871 |
38.34 |
60岁及以上 |
49343 |
20.83 |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92元,比上年增长4.7%。人均全体消费性支出24582.3元,增长4.4%;其中食品烟酒支出为8170.7元,增长4.9%,占总支出的30.5%。
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60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工资性收入29005.2元,增长4.5%,占收入的71.5%;经营净收入1709.2元,增长3.4%,占收入的4.2%;财产净收入1276.1元,增长3.2%,占收入的3.1%;转移净收入8569.5元,增长3.7%,占收入的21.1%。人均消费性支出31863.2元,增长2.4%。
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38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工资性收入7786.9元,增长5.2%,占收入的52.5%;经营净收入4200元,增长9.5,占收入的28.3%;财产净收入451.1元,增长2.5%,占收入的3.0%;转移净收入2400元,增长6.3%,占收入的16.2%。人均消费性支出14442.1元,增长5.8%。
全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3:1,比上年缩小0.0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72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7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4189人。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9.87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1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6.74万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1.4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5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6万人;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98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3.44万人。
2022年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9所,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1296张,入住人数138人。幸福院84所,床位数576张。2022年年末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678人,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297人,特困供养490人,全年共发放补助金4133.5万元。全年共发放救灾款项46万元。
附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农户投资和跨区域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城镇项目投资、非农户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5、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6、网络通讯业务是指包括电信、移动、联通公司所提供的电话通讯及网络服务。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来自市公安局;特色农业产品种植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客货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网络通讯数据来自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广电网络公司;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市经合中心;旅游、文化、体育等数据来自市文旅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市融媒中心、市广电网络公司;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华阴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市人险公司和财险公司;电力数据来自市电力局;教育、科技数据来自市教育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于市市场监管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局;水利数据来自市水务局;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市住建局;环保数据来自渭南市生态环境局华阴分局;城镇就业、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市养老经办中心;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救灾数据来自于市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华阴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省、渭南市各项决策及工作部署,以“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为工作方针,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不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开局、承压见韧、逐步修复、基本向好”的态势。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9.34亿元,同比增长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5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1.55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55.28亿元,增长2.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8:14.6:69.6。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9229元。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8.24亿元,占生产总值48.2%。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4028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164872万元,增长3.6%;林业产值2711万元,增长19.1%;牧业产值32390万元,增长7.5%;渔业产值5380万元,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8675万元,增长4.4%。 | RAG-ES | 2024-09-11 |
全年粮食总产量116265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夏粮产量54745吨,下降0.2%;秋粮产量61520吨,增长0.9%。瓜果产量61776吨,增长2.7%;油料产量1034吨,增长4.3%;蔬菜产量63106吨,增长2.6%。园林水果总产量19774吨,比上年增长6.0%,其中葡萄产量12000吨,增长6.7%,作为特色产业,面积和产量逐年稳定增长。全年肉类产量2066吨,增长1.3%;禽蛋产量3525吨,同比增长3.7%;牛奶产量26237吨,增长18.6%。水产品产量1600吨,增长9.1%。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全年工业增加值10.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不涉及,制造业增加值6.62亿元,下降13.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3.88亿元,增长29.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88亿元,比上年下降14.3%。其中,重工业产值65.34亿元,下降16.4%;轻工业产值7.54亿元,增长8.3%。 | RAG-ES | 2024-09-11 |
从三个主导行业看,能源工业实现产值24.87亿元,增长32.0%;医药工业实现产值7.96亿元,增长8.1%;黑色冶金工业实现产值34.44亿元,下降34.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28.69万吨标准煤,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9.04亿度,下降12.1%。建筑业: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2.9%(按不变价计算)。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3.62亿元,增长8.5%。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154.4万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06万平方米。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较上年增长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5.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4.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7.1%。按投资类型分: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4.3%;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6.9%;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40.1%;文化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86.1%;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86.3%。 | RAG-ES | 2024-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