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博物馆

东莞市博物馆

共 2027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30 15:54

历史沿革

东莞博物馆图书馆正面图
1928年时任东莞明伦堂委员长的徐景唐先生,倡议筹办东莞博物图书馆。由东莞明伦堂出资28000余元,广州昌发公司建造,东莞博物图书馆于1929年竣工,位于当时的东莞城区盂山公园(今)内,为两层砖瓦水泥结构,占地面积489平方米。
1929年,东莞县博物图书馆成立,是广东较早创建的博物馆(仅次于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和广州博物馆)。
1931年东莞县县长陈达材下令由县财政拨款1600元作东莞博物图书馆修理、购置用具之费。聘任邓念慈、卢鋈球(即卢翊,时为东莞教育局局长)、卢瑞(时为东莞县府庶务主任)等组成筹备委员会,邓念慈任馆长,卢鋈球为秘书,卢瑞为会计,负责博物图书馆开办事宜。
1932年,东莞县博物图书馆正式开放,博物图书馆一楼作为博物馆部,举办禽畜动物标本陈列,有少量陶瓷藏品;二楼作为图书部,设有图书阅览室;另设有印书部,委托东莞名人编书,由东莞博物图书馆印行发售,或利用旧版片重印东莞古籍。
1938年10月,东莞沦陷,博物图书馆被日军占领,藏品遭到极大破坏。
1949年解放后,博物图书馆曾简陋复馆并做过党员培训的场所,因经费不足,十年间,博物图书馆归于沉寂。
1959年,县委拨款7000元对旧馆进行维修,另建一间120平方米的文物库房,东莞博物图书馆更名为“东莞县博物馆”。
1989年,东莞市政府投资建设东莞市博物馆,以此作为展示莞邑文明成就、民俗风貌的重要窗口。
1994年春节,东莞市博物馆在科书博广场落成并对外开放。建馆之初,东莞市博物馆举办了“东莞春秋”基本陈列。
2009年5月,东莞市博物馆被评为
2012年,东莞市博物馆进行了基本陈列改造,推出“古代东莞”基本陈列,并于2013年春节对外开放。
东莞市博物馆

展出内容

综述

东莞市博物馆观众开放区包括基本陈列区、专题陈列区和临时展览区。一楼为临时展览区;二楼为专题陈列区,定期展出馆藏文物或引进各种精品展览;三楼为《古代东莞》基本陈列。

常设展览

专题展览

馆藏文物

书画

玉器

陶瓷

杂项

民俗文物

出土文物

近现代文物

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
2013年开始,东莞市博物馆积极开辟社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主动与全市中小学校接洽,与东莞市可园中学和莞城中心幼儿园结为馆校共建单位,打造“东莞历史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多项共建活动。
2013年3月,东莞市博物馆首次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组建起一支热情、规范、高效的志愿者队伍。
2014年3月,东莞市博物馆与市教育局教研室联合召开了“馆校共建‘东莞历史教育平台’会议”,邀请了来自全市 60 所中学的近150 名历史老师参会。
“文物鉴赏大讲堂”系列活动已成为东莞每年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品牌活动。

场馆特色

场馆特色
东莞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083件(套),类别丰富,特色鲜明。代表性藏品包括西汉木椁墓、南汉镇象塔(石经幢)、元代资福寺大铜钟、明代白釉贴花梅瓶、居廉居巢画作以及故宫调拨文物等。
藏品中既有考古发掘入藏的地下文物,又有征集而来的元代资福寺大铜钟、南汉镇象塔等地上文物,还有故宫博物院惠赠的珍贵文物;书画藏品更具规模,尤以收藏张穆、居廉、居巢、邓白、卢子枢、岭南画派、国画研究会等广东明清及近现代著名书画家及流派作品为其特色。

研究成果

东莞市博物馆年鉴2015
东莞市博物馆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博物馆学、馆藏文物和地方历史事件、人物等方面开展,出版有东莞市博物馆丛书10余种。与广东省药学院合作,成功地应用了古尸生物塑化技术;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了村头遗址出土文物研究。

机构设置

东莞市博物馆设有办公室、保管部、展览部、地方史研究室、考古发掘部和金鳌洲塔管理所6个职能部门,并负责管理和保护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2023年1月,入选2022年度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榜单。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

9:00--17:30(17:15起停止入场)逢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夕除外)

门票

免费

地址

中国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新芬路36号(科书博广场内)

公交路线一

可搭乘公交1空调、1路、8路、15路、16路、18路、21路、 28路、29路、c3路到人民公园站下向北步行50米便可抵达。

公交路线二

可搭乘公交9路空调、18路、 29路、30路、c3路到东莞宾馆站下,向南(新华书店方向)步行200米便可抵达。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