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乡

联合创作 · 2023-08-14 13:16

地名由来:“支那”傣语意为“田中的集镇”,因乡人民政府驻支那村而得名。

2022年2月,云南省爱卫办命名支那乡为2021年度云南省卫生乡镇。

支那乡是盈江县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是一个山坝为一体傣族、景颇族、傈僳族、汉族杂居的民族乡。“支那云海”、“大娘山”自然风光在德宏享有盛名。支那傣家“光帮”是全国仅有的民间文化遗产。支那乡丰富的土地、森林、矿产、旅游自然资源,并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一、基本情况支那乡位于盈江县东北部,槟榔江上游,是盈江县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距县城94公里。位于东经97°07′47″—98°11′28″,北纬25°06′36″—25°20′02″,海拔1040米至3404.6米,属高寒山区。东北与腾冲县猴桥镇相连,东南、西南与盏西镇、苏典乡毗邻,西北与缅甸联邦接壤。乡内辖5-7号界碑,有三条边境通道,国境线全长18.1公里。全乡共有5个村委会,60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496户,12885人,乡辖区内居住着傣族、景颇族、傈僳族和汉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3%。全乡共有国土面积375.2平方公里,山区面积为36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8%,坝区面积为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总面积中:国有林地216308.6亩,集体林地和集体用地346397.9亩。全乡有耕地面积19027亩,其中,水田8982亩,旱地10045亩,人均水田面积0.69亩。2004年全乡遭受了历史以来最大的洪涝灾害—“7.20”特大泥石流洪涝,致使全乡经济比上年有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263万元,比上年减44万元,减3.4%,其中:第一产业1127万元,比上年减5%;第二产业15万元,比上年减40%;第三产业121万元,比上年增15.7%。农民人均纯收入704元,比上年减14元,减1.9%,人均占有粮食162公斤,比上年减90公斤,减35.7%。 二、独特的自然气候,孕育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支那乡平均海拔1700多米,海拔落差2000多米,年平均气温13.3°c,无霜期长达324.4天,年日照2364.5小时,年降雨量2586毫米,全乡山地面积辽阔,诸多原因,使支那乡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气候,也孕育了支那乡独特的自然景观。每年冬季来临时,站在山头向下眺望支那坝子,只见云雾缭绕,自己犹如神仙一般腾云驾雾,心旷神怡,让人顿生闲云野鹤的念头,这就是独特的“支那云海”,这样奇特的景观每天一般持续3~4个小时,让人看了流连忘返。

历史沿革: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支那乡境域属盏西土目辖区。

光绪十一年(1885年),属腾越厅盏西练支那甲。

民国时期,属腾冲县鹤麟乡。

1950年3月,属盏西区政府。

1951年1月,属腾冲县第十区。

1953年3月,随盏西从腾冲县划出,先后属保山地区和德宏州。

1955年底,随盏西划归盈江县。

1957年10月,建崩董生产文化站。

1958年10月,建支那公社。

1959年2月,划归盏西区。

1974年1月,从盏西划出建支那公社。

1982年3月,属盏西区公所协助县政府管理。

1984年3月,改为支那区。

1988年底,改支那乡。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