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的一些思考

小狐学产品

共 3572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3-05-10 20:26

 每月思考专栏持续进行,下面是4月的一些思考和摘录,希望对你有启发~


01. 重新认识业务增长

我有一个习惯,对于核心的产品方法论会不定期更新迭代,刷新自我认知。例如,最近贷款月会上,大小领导们又总结了一套增长方法论,我就记住了。零售贷款的增长,不外乎以下四个方向:


1、降本:贷款业务的成本,主要包括资金成本、征信成本、营销成本、人力成本。

资金成本,主要跟国际金融环境、经济形势、国家政策有关,很难干预;

征信成本,我们要想办法减少调用征信数据的次数。比如资质较差的客户直接拒绝,不调征信;比如设置征信报告有效期,有效期内不调征信;

营销成本,我们要想办法做精准营销,只投放意愿高的营销敏感客群;

人力成本,我们要采取自动化程序替代人工审批、资质较差客户提前拦截等措施。


2、增效:即提高整体流程转化率。常用手段包括风控政策放宽、流程效率提升、营销工具、智能触达。详情请戳:实现业务增长的三大手段。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风控政策放宽本来是风控的工作,但其实业务可以引导风控去适当放宽政策。举个例子,用户信用风险略高,但如果用户借的额度低、期数短,是不是可以授信?或者提高他的利率也能通过?


3、导流:一家企业的贷款产品不止一个,当遇到申请产品A不成功时可以导流给产品B,或者用户觉得A不合适可以导流给产品C。另外,理财、保险、电商等业务,可以尝试跟贷款交叉销售。


4、提价:其实是利率运营。在内地的助贷机构基本不存在此种运营方式,因为定价最高24%了,没有调价空间。但香港银行资金成本低,大概4点几个点,所以还有很大的运营空间。那到底对哪些人采取高定价,哪些人采取低定价,而且确保转化率不降低,这就是运营要解决的问题。


02. 重新理解动机

以前觉得动机很简单,不就是做某件事的目的,想要满足什么需求嘛。但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学的文章,听了一些播客后,我有了新的认知。人类动机可以按照两个维度,分为以下四类:


1、内在动机:自己发自内心的需求

2、外在动机:外界对你的期待

3、有利: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4、有害:对自己有害的事情


两个维度交叉再得到以下四种:

内在动机、有利:比如,有利于身体健康、成长,能够获得快乐的事情。需要积极去探索,要多做;


内在动机、有害:比如,不利于身体健康、成长,会让人痛苦的事情。此类事情,要少做;


外在动机、有利:比如,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获得金钱、地位、美貌的事情。要减少依赖外界评价,追求精神自由;


外在动机、有害:比如,遇到各种可能发生损失的事情,比如自然灾害、失业、被别人批评等。此事尽量避免;


其实有利,又分为有用和没用。有用是对当下有好处,可以立马看到效果的,比如有利于升职加薪的事情。没用是短期看不到效果,但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了以后身心得到满足。


03. 提高工作效率的小技巧

《打开心智》算是今年看到最有启发的一本书,不仅提到情绪产生的原理,还给了很多工作的建议。下面的提高效率小技巧,就是出自本书:


1、多件事情不要同时做,而是划分优先级,重要的事情优先做,且同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

2、不要长时间工作,注意力会慢慢消耗殆尽,而是少量多次去做;

3、把工作状态跟某个场景建立联系,让自己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

4、你结合自己的作息规律,找到一天内三种时间节奏,三种时间是波峰时间、正常时间、波谷时间,在不同时间做适合的事情;

5、把任务分为行动清单、问题清单、甜点清单。

行动清单:已经确定好的行动项,可以立马落地执行;

问题清单:规划、筹备的事项,需要花时间去思考;

甜点清单:简单无需动脑的小事情,可以在身体劳累时介入。

6、工作和休息交替,每小时休息一小会,比如10分钟。每个早上和下午有个大的休息,比如半小时。休息不是完全不动脑,而是去做一些跟工作无关的事情。


04. 课题分离的意义

近期读了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里面提到的“课题分离”观点,对我有很大启发。


作者认为,人的一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自卑感就是来源于跟他人的比较。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其实是自卑的两种表现。


自卑情结,通常被当作弱势的武器,处于支配地位;优越情结,是炫耀自己,靠炫耀来补偿自己的自卑。这两种情绪,不仅会造成我们的精神内耗,还可能阻碍我们成长。


如何解决人际关系烦恼?作者认为,“课题分离”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重要手段。


首先,遇到问题前,先判断是我的课题,还是你的课题,课题归属可以根据最后承担结果的人来辅助判断。


其次,我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别人也不要干涉我的课题,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部分人际关系问题。


所以,别人如何评价我,是别人的课题。别人比我优秀,也是别人的课题,我决定不了别人。因此,我可以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事情上,减少内耗。


另外,我也不会去干涉别人的课题,跟别人建立边界、保持距离,建立最舒服的相处模式。


但是,跟别人保持距离,会不会显得自己很冷漠?其实是会的。所以,作者建议在课题分离的基础上,还要学会鼓励他人。如果对方需要我,我就主动帮助他;如果对方不需要,那就保持距离。


浏览 6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