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桥景区
八字桥位于绍兴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处广宁桥、东双桥之间。桥以石材构建,结构造型奇妙,八字桥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镜湖之水,北达中国大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2001年06月25日,其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
文化特点
八字桥因两桥相对而斜,形如“八”字得名,造型非常优美。当时八字桥建造在三条道路与三条河流交错在一起的位置上,非常科学而又实用地解决了该地的交通问题。如此巧妙的建筑构思,加上如此久远的建造年代,奠定了八字桥在中国桥梁史上的地位。
建筑特点
八字桥为梁式石桥,桥洞宽四米半,两侧桥基条石叠砌,基上各并列石柱九根,石柱约高四米,下端插入基石凹槽内,上端大条石压顶与两侧金刚墙紧贴。整桥踏跺分三面四道与三条道路相贯通,南面分二道与主河两岸道路连接,其中南面西岸一道横跨小河,西面一道踏跺连接八字桥直街,北面一道在主河东岸与南面东岸一道位于同一线上,分南北两坡。桥梁长约四米八,外侧用石二层,略作月梁形。石制栏杆,望柱上刻有造桥捐资者的姓名。八字桥的两边踏步,异于平常所见之桥。桥的东墩逼近民宅,踏步下法,一沿河岸北下于广宁桥直街,一南下于东双桥东河沿。西墩踏步,除从八字桥直街直上正桥踏步外,南下东双桥西河岸也有踏步,在通向东双桥东河岸、西河岸的踏步下,还各筑有一梁式桥洞,因为在这里,旧时原有一小河流,穿而通过,桥墩上所有踏步,和正桥一样,两侧都筑有石栏、望柱,使整座桥梁浑然一体。由于建桥的匠师们在这个多街道,多河道的特定地段。
建筑了这么一座石梁式多踏步的桥梁,遂使八字桥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绍兴全市有多座八字桥。市区八字桥是一座特殊的城市古石梁桥。它的特殊之处有三:一是它的落坡结构特殊。此桥有适应三街三河交叉的复杂环境要求的四向落坡设计。桥东为南、北落坡,成八字形。桥西为西、南落坡。成八字形。桥二端的南向二落坡也成八字形。此种桥坡结构少见。二是桥中有桥的结构特殊。南向二落坡下各有一桥洞,二桥坡成了二小桥。“二桥相对成八字”是指主桥和一边桥坡小桥与另一边的桥坡小桥相对成八字。上虞市丰惠镇也有一座八字桥。即由二座拱桥相邻相对成八字。二座拱桥一大一小,恰如八字的左右二笔。当地称此二桥为大八字桥、小八字桥。大八字桥正名为通济桥,小八字桥为永新桥。绍兴与上虞二座八字桥相比较,绍兴八字桥应称闭口八字,丰惠八字桥可称开口八字。
历史
建筑历史
据地方志记载,南宋嘉泰年间,也即公元1201—1204年就建造了八字桥。在桥下西侧第五根石柱上刻有“时宝祐丙辰仲冬吉日建”字样,这又说明八字桥于公元1256年进行过修建。由此可知八字桥至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
桥名由来
八字桥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八字桥在府城东南,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主桥东西走向,两边副桥南北延伸,共有3个层面5处出口,连接3条道路。桥洞近水处有一个层面,是供纤夫通行的纤道,石壁转角处被纤绳磨出的痕迹至今历历在目;副桥桥面又有一个层面,南北往来的行人可以从这一层经过;主桥桥面最高,只有东西交通才需要登上这一层。
主要景点
独立景点综述
八字桥以石材构建,结构造型奇妙,八字桥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镜湖之水,北达中国大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这里位处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点,桥呈东西向,为石壁石柱墩式石粱桥,三向四面落坡,共中二落坡下再设二桥洞,解决了复杂的交通问题。桥面条石并列,长4.85米,桥高5米,净跨4.5米;桥面宽3.2米,桥东西长27米;桥东的南北向落坡各为12.4米、17.4米,桥西的南向落坡为14米,西南落坡17米。桥上置栏,望柱头雕覆莲。桥合石壁式,高4米,东西两面各立石柱9根,主孔下西面第五根墩柱上刻有“时宝――丙辰仲冬吉日建”。西端南面的踏跺下建一小孔,跨越小河。
推荐玩法
八字桥水城风貌街区是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街区之一,规划修复后的八字桥街区将反映绍兴传统水街的许多功能,也将开放更多的景点供游人参观。现在的街区是原始的、开放式的,游人可以随意游览。到了八字桥,就应该看看广宁桥、东双桥,有时间还可以去登临新修复的都泗门城楼。游览八字桥历史街区,主要是观赏传统古石桥、水城河道格局、传统民居建筑与百姓习俗等。街区内的景观一目了然,即使无人陪同,也可尽得水城风韵。八百年过去了,老桥依然,日子恬适。顺应而不强拆,每建一处皆成精品,这一点,或可为今所用。站在桥上——满眼的小桥,流水,人家。恬淡,宁静,活泼,生动。偶尔瞥见枕河人家的起居生活,似乎又回到了那古朴纯净的年代,和谐的环境让人觉得,水乡的文化,本就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