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区

联合创作 · 2023-07-25 01:37

地名由来:曲江,曾经是离韶关最近的县城,也是韶关最早的名字。汉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县,由于北江河段流经此地迂回曲折,故名曲江。

南华寺

马坝人遗址

南华寺

南华寺

马坝人遗址

2023年1月,水利部公布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曲江区入选。

2023年1月,曲江区被命名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曲江区人口数量为29.05万人,位列韶关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位,位列广东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07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797位。

2020年6月,曲江区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广东片区)。

2019年8月,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名单出炉,曲江区榜上有名。

2016年2月,曲江区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1年5月,中国科协命名曲江区这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面积:1651平方千米

人口:30.8万人

代码:440205

邮编:512100

驻地:马坝镇

拼音:QujiangQu

区号:0751

车牌:粤F

曲江区总面积1651平方千米,总人口30.8万人(2006年)。

基本概况

曲江是13万年前人类祖先“马坝人”繁衍生息之地,又是“石峡文化”的发祥地,华夏民族古老文化的摇篮之一。曲江历史悠久,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县,至今已有2116年的历史。钟灵毓秀的曲江,曾孕育出盛唐名相张九龄、北宋名臣余靖等一批历史名人。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调整韶关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曲江县,设立韶关市曲江区。同年8月3日,举行建区挂牌仪式。全区总面积1651平方公里,现辖10个镇108个村(居)委,总人口30.2万人。境内有韶关钢铁厂、韶关发电厂、大宝山矿等多家省属大型工业企业。

曲江处于粤北中部,北江上游,自古为“五岭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之枢纽,湘、粤、赣交通之咽喉”,而今是珠三角资本扩散和产业转移的连绵区,是泛珠三角经济辐射内地的战略通道,是连接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的接合部,具有南拓北展的明显区位优越性。境内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6国道和北江纵贯南北,323国道横穿东西,省道与地方公路纵横交错。

曲江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水能资源蕴藏量达26.87万千瓦,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是全国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之一、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全省重点林业县之一。

曲江旅游资源丰富,有“南宗祖庭”之称的千年古刹南华禅寺,有史前期古人类“马坝人”遗址,有返朴归真、山光水色交融的2008年的区委、区政府大门小坑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曹溪假日温矿泉度假村、小坑温泉、枫湾温泉等多个温泉度假基地。

全区有二千多种植物资源,栽培植物以水稻为主,次有花生、蔬菜、黄豆、蚕桑、红瓜子、西瓜、茶叶、沙葛、淮山、茨菇、马蹄、生姜、油菜、牧草等;蔬菜类有荷兰豆、甜豆、潮菜、西兰花、韭菜花、茄子、辣椒、通心菜、萝卜、椰菜、苦瓜、冬瓜、节瓜、青瓜、南瓜、马铃薯和其它叶菜等;水果类有柚、、桃、李、梅、沙梨、橙、柑、桔、柿、枇杷、葡萄、无花果、石榴、板粟、草莓等;油料用的经济林有油茶、油桐、山苍子、乌桕等;药物类的有金银花、半枫荷、土茯苓、百合、七叶一枝花等数百种;纤维类的有山棕、黄滕、席草、芒杆、鹧鸪草等。此外还有花卉类的兰花、杜鹃花、山茶花,可供食用的真菌类有香菇、木耳、灵芝、茯苓及品种优良的南华草菇等。

曲江区林业资源丰富,全区有林地面积为12.3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71.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2%,山上有松、杉、樟等常见树种120多种,如木质优良的北江杉,木质精致的沙樟,木质轻滑的梧桐和鸭脚木,木质坚硬的红、白椽、绸木和世界稀有珍贵树种水松等。还有发展快,效益大的竹类,如毛竹、篙竹、箫竹、水竹等十多种。生物资源中的野生动物亦很丰富,其中受国家保护的有穿山甲、白鹤、白鹇、蟒蛇等[5]。

自然地理

该县境内山地属南岭山脉南支,由于地质构造关系,使该县山川纠结,地形复杂,海拔500米以下山地丘陵面积的17.8%,山坡地约占25%,地势较平缓。大部分表土、土层较深厚,面积约50多万亩,多为砂页岩,红色砂页岩,石灰岩类型,是丘陵红壤土分布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多雨,使植物生长繁茂,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但多雨则带来对土壤的强烈冲刷、淋溶,致使土壤侵蚀较严重,瘦脊、酸性、养分较缺。大部分未开垦的山坡地被残次林和幼林覆盖,经开垦的山坡地大部分耕地,部分为梯田或茶园、果园。此类山坡地主要分布在该县马坝、白土、龙归、乌石、樟市、周田、大桥、重阳、犁市、枫湾等镇。

经济概况

曲江区地处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中部,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山区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全区土地总面积为477.7万亩,耕地面积34.49万亩,其中水田27.1万亩,山地360亩,河塘库水面共27.17万亩,其中鱼塘4.17万亩。全区有二千多种植物资源,栽培植物以水稻为主,次有花生、蔬菜、黄豆、蚕桑等;蔬菜类有荷兰豆、甜豆、潮菜、西兰花、韭菜花等;果树类有柚、、桃、李、梅、等;油料用的经济林有油茶、油桐、山苍子、乌桕等;药物类的有金银花、半枫荷、土茯苓、百合、七叶一枝花等数百种;纤维类的有山棕、黄滕、席草、芒杆、鹧鸪草等。此外还有花卉类的兰花、杜鹃花、山茶花,可供食用的真菌类有香菇、木耳、灵芝、茯苓及品种优良的南华草菇等。

曲江的“三高”农业和产业化农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区已培育了“曲江区马坝油粘米业有限公司”、“金韶速生丰产林有限公司”“曲江茧丝绸有限公司”、“曲江农业经济发展总公司”、“曲江区南江牛业有限公司”、“韶关市劳莱恩畜牧有限公司”等六大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优质米、丰产林、茧丝绸、“曲宝牌”农产品、优质肉牛等五大农业产业化体系,建成了23万亩优质谷、30万亩蔬菜、24万亩速生丰产林、20万亩竹子、20万亩油料、3万亩沙田柚、1.2万亩蚕桑、2万亩优质玉米、2万亩果用瓜、3万亩优质水产、1万头肉牛等十大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工业上,2004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90亿元,增长12.3%。其中规模以上2.31亿元,增长14.0%,规模以下3.59亿元,增长11.2%。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8.36亿元,增长1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41亿元,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1.96亿元,分别增长14.4%和11.5%。规模以上工业中,外商及港澳台经济表现突出,累计完成产值2.14亿元,增长57.8%;国有完成产值0.96亿元,增长26.4%;民营工业企业全年完成产值3.16亿元,同比减少4.5%。

2008年,曲江区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有效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做强特色经济,克服了宏观调控和物价指数居高韶关发电厂不下带来的不利影响,促使全区经济平稳运行,健康发展,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91.8亿元,比增5.4%。其中,区属GDP完成38.5亿元,比增11.8%,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依次为8.39亿元、11.5亿元和18.61亿元,分别比增5.8%、14.3%和12.9%。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88亿元,比增38.2%,比全市平均水平高7.8个百分点,增幅创近年新高。全区税收总收入完成8.37亿元,比增5.5%。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3亿元,比上年净增5612万元,增幅达18.3%。实际利用外资2200万美元,比增166.67%,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45.28个百分点;外贸出口1.0874亿美元,比增51.87%,比全市平均水平高42.35个百分点;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11010元,比增11.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591元,比增14.8%。全面完成了年初的各项预期目标,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实际利用外资及增幅、外贸出口及增幅居全市各县(市、区)首位。

自然资源

曲江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是全省重点林业县区之一,拥有小坑国家森林公园和罗坑、沙溪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韶钢集团,活力木蓄积量达800万立方米。曲江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铁矿储量在1亿吨以上,占广东省总储量的1/8,铅、锌、铜矿储量名列全省第一,锑矿储量居全省第二。境内的韶钢集团年产能达800万吨,韶关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全区水电站星罗棋布,已建成小水电站143宗、总装机容量18万千瓦。[2]

行政区划

曲江区辖9个镇:马坝镇、大塘镇、小坑镇、沙溪镇、乌石镇、樟市镇、枫湾镇、白土镇、罗坑镇。共有102个村(居)委会。区人民政府驻马坝镇。

历史沿革

曲江是13万年前人类祖先“马坝人”繁衍生息之地,又是“石峡文化”的发祥地,华夏民族古老文化马坝人遗址公园的摇篮之一。曲江历史悠久,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县,至今已有2120年的历史。

钟灵毓秀的曲江,曾孕育出盛唐名相张九龄、北宋名臣余靖等一批历史名人。 

2004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40号)调整韶关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韶关市曲江县,设立韶关市曲江区,曲江区辖原曲江县的马坝镇、罗坑镇、樟市镇、大坑口镇、乌石镇、沙溪镇、大塘镇、小坑镇、枫湾镇、白土镇,区人民政府驻马坝镇。曲江区于8月3日挂牌成立。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辖10个镇(马坝、罗坑、樟市、大坑口、乌石、沙溪、大塘、小坑、枫湾、白土)。

原:曲江县 2004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40号)撤销曲江县,设立韶关市曲江区

曲江县总面积3176平方千米,总人口41万人(2002年)。

县人民政府驻马坝镇,邮编:512100。行政区划代码:440221。区号:0751。拼音:QujiangXian。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县。

2000年,曲江县辖23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66031人,其中:马坝镇111623人、大桥镇8019人、周田镇17643人、大塘镇22761人、枫湾镇13722人、小坑镇5180人、沙溪镇12434人、大坑口镇8854人、乌石镇8866人、樟市镇21143人、自土镇10178人、龙归镇22310人、重阳镇12865人、犁市镇29116人、花坪镇6163人、黄坑镇10922人、火山镇7087人、灵溪镇3128人、白沙镇6544人、罗坑镇7694人、江湾镇5367人、风田镇5642人、梅村镇4618人、三〇九厂虚拟镇1749人、韶关电厂虚拟镇2403人。

2002年,曲江县辖23个镇(马坝大桥周里大塘枫湾小坑沙溪乌石樟市白土龙归重阳犁市花坪黄坑火山灵溪白沙罗坑江湾凤田梅村大坑口),182个村委会、28个居委会。

2004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40号)调整韶关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韶关市曲江县,设立韶关市曲江区,曲江区辖原曲江县的马坝镇、罗坑镇、樟市镇、大坑口镇、乌石镇、沙溪镇、大塘镇、小坑镇、枫湾镇、白土镇,区人民政府驻马坝镇;将原曲江县的花坪镇、犁市镇划归韶关市浈江区管辖;将原曲江县的重阳镇、龙归镇、江湾镇划归韶关市武江区管辖;将原曲江县的黄坑镇、周田镇、大桥镇划归仁化县管辖。

民俗风情

曲江有汉、瑶两个民族,共有姓氏380多个。瑶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0.8%,全区75%的人口使用客家方言,其次还有白话、虱婆声、连滩话等方言。瑶族以瑶话为其民族语言,服饰与汉族差异不太,仅有少数妇女用珠帕与围裙装饰自己。曲江有喝糯米酒(农村称黄酒)的习惯,常以黄酒煮鸡蛋、煮油糍待客,妇女产期必喝黄酒,婚嫁习俗有的地方仍保留“定亲、定礼、报期、完婚”。元宵节有舞狮、十点梅花舞龙、闹花灯等习俗。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六祖慧能的生诞)和农历八月初三(慧能忌日)的两次“南华诞”为南华寺最为重要的寺庙节日,是日,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前来南华寺礼拜六祖真身的佛教徒以及游览观光的群众达三、四万人,其盛况为省内仅有。

“十点梅花”历史悠久,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击乐鼓点,在曲江农村流传甚广,据民间老艺人说,“十点梅花”远在唐朝时就有,曲江各乡镇至今还保留着,尤其以樟市、马坝、大塘等乡镇流传达“十点梅花”较广,表演技巧极高。目前会打“十点梅花”锣鼓的只有六、七十岁以上的民间艺人。为了抢救、继承、保护这一民间艺术遗产,区宣传文化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到农村进行收集、整理,并准备申报广东省文化遗产。图为从樟市镇北约、坑子、廖屋村邀请到的四位老艺人现场表演“十点梅花”。[4]

城市建设

曲江按照“规范控制、市场运作、以地生财、滚动发展”的原则,不断创新城市经营理念,充分挖掘城市发展潜能,大力盘活城区土地资源,改造了旧城区,整治了马坝河“一河两岸”,建设了江畔花园、源河豪庭、源河豪苑、中华园、碧华园、东城花园、君悦华庭、曲江剧院、城南小学、曲江中学等一批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有效拉大了城市框架,不断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服务力和辐射力。[3]

交通通讯

一、交通

1、铁路:京广线纵贯曲江南北,沿线设有7个火车站,并有大宝山、韶钢、曲仁矿等专用支线。马坝站年货运吞吐量200多万吨。火车提速后,2小时可到达广州、北京西、上海至香港九龙的客车、韶关有上落站,当天可来回。

2、公路:县内公路四通八达,连成网络,通车里程逾千公里。106、323国道和1946、1949、1951三条省道通过境内。地方公路连接各村,通往镇一级的公路已全面改造为二级水泥路面。建设中的京珠高速公路贯穿境内,竣工通车后,距广州197公里,二小时可到达广州。

3、水路:浈江、武江汇成北江在县境内顺流而下,可通航120吨船舶,距县城5公里的韶关新港集装箱码头,可办理封关手续,直抵香港等地。境内沿河共有18个码头,年货运量逾30万吨。

二、通讯

全县均开通了程控电话、模拟和数字移动电话、传呼电话,并与韶关市8个县(市)联网,可直拨国内各大中城市和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6]。

浏览 1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