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摞摞山遗址
石摞摞山遗址
共 1677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05
历史沿革
1987年4月13日,陕西省文物局进行全省文物大普查时发现了石摞摞山遗址。
2003年7月至10月,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摞摞山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遗址特点
石摞摞山遗址,总面积约10多万平方米,坐落在石摞摞山山峁上,山峁一周依山以未经任何雕凿的石块、石片砌成不规则的城垣,长约1000米。现存残断、颓圮的城垣七段,残高0.5~2.6米。在城垣断处及墙体两侧,散见大量因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从墙体坍塌下来的石块,城垣内外地势平缓处有大小不一的石堆25处,直径2~5米,高0.8~4米。城垣南段见有平行并存的两段墙体,间距2.3米,内墙长2.1米,厚1.1米,外墙对应内墙处开1.42米宽的豁口,两端墙体砌筑齐整。
在石摞摞山遗址区内确认了一座龙山时代的古城,城址处于遗址东北部,发掘清理表明该城由建于山顶部的内城,环绕于山体中、下部的外城,以及沿西南外城墙平行的护城壕等部分构成,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防御体系。外城墙沿山势而建,有多处的转弯和拐角,平面呈不规则的圆角平行四边形,周长约1千米,面积近6万平方米。内城破坏严重,保存和发掘出的西南角一段城墙长70米,呈圆角方形,依走向和现存的残墙估计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内外城墙均系用石块和黄泥砌筑而成,多依原生黄土断崖构建,形成包崖镶坡的台城形式。石墙的厚度大多在0.7~1.2米之间,高度多在1~2米,清理出的石墙最高处保存有3.4米。已发掘部分的内墙基础没有发现特别处理的迹象,而发现了厚1米左右的夯土(夯层、夯窝非常清楚)基础,在夯土基础之上再用石块砌筑城墙,并在城墙外的根部,还有经过夯实的堆筑护坡土。在外城的西南部发掘的宽大护城壕,宽度为10米,深6.4米。发掘护城壕时,在靠城墙的一侧发现了保存较好的石砌护坡墙,高度为6.25米,厚度约3米多,石头护坡之内才是夯筑坚实的外城墙基础。护城壕内10余层文化层堆积的内含物均属于龙山时期的陶器,外城墙护坡土的内含也是龙山遗物,以及压在内城墙上的第三、四文化层,和叠压、打破这两层的众多灰坑、房子等均为龙山晚期的遗迹。发掘清理出龙山时期的房址18座、窖穴80多个及陶窑等遗迹。房址主要有圆形和方形的半地穴式,多为单体建筑,墙体高度保存情况各异,约在数厘米至1.5米之间,地面和墙壁多是先涂抹黄泥或草泥,后抹一层0.2~0.7厘米厚的白灰面,表面光滑平整,也发现少量房子的墙壁用石块砌成,地面还铺设石板。在室内发现有灶坑、灶台及柱洞等。还发现有带庭院的多室房址,由院墙、小庭院、侧室、主室的前、后室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应属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典型居住址。窖穴的口部以圆形、方形和长方形的为主,剖面多呈袋状,容量多较大,能储存较多的东西。也有椭圆形、不规则形等,大小不一。窖穴的修整较认真,壁和底面多平整,或有抹草泥。
石摞摞山遗址
文物遗存
石摞摞山遗址出土了陶器、骨器、石(玉)器及卜骨等文物200多件。陶器以泥质和夹砂的灰色陶为多,褐色及其他少见。纹饰以蓝纹和绳纹为主,也有附加堆纹、刺纹等。器类主要有尖底瓶、敛口罐、直口罐、单耳罐、圆底瓮、三足瓮、散口盆、折腹盆、鬲、瓦、斝、钵等。骨器有针、锥、发笄等,均磨制。石器有打制的尖状器等细石器,和磨制的铲、斧、锛、刀等及玉环。卜骨主要用羊的肩肿骨。
研究价值
石摞摞山遗址对研究史前城市的形成、城垣的建筑方法、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形态等有着重要的价值。
保护措施
1992年4月,石摞摞山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石摞摞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