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要村遗址

补要村遗址

共 2641字,需浏览 6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2007~2008年,考古队对补要村遗址进行了发掘,南区共发掘10米×10米的探方13个,实际清理面积超过1300平方米。
2010年3月~9月,考古队对补要村遗址再次发掘,发掘总面积约2148平方米。

遗址特点

补要村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因公路切割遗址形成高3~5米的断崖。公路南边部分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80米,渠线内面积约8000平米。补要村遗址文化层堆积:第一层为耕土;第二层为灰褐土或黑褐土,深1.3~1.5米,有的灰坑深可超过2米;第三层为黄褐色土,较纯为生土层。公路北边遗址面积较大,试掘地层为:第一层为耕土;第二层为黄沙土,厚约0.1米,层质稍硬。两层下出土一座双人合葬的土洞墓,随葬有陶罐和青瓷碗等,从随葬品看为唐代墓葬;第三、四层为商周时期文化堆积,第三层土色黄褐,较松软,夹杂有烧土粒等,厚0.5~0.6米,出土有陶片和石斧,陶片主要有夹沙黑陶、磨光陶片和绳纹陶片,偶有红陶片,器型有高盆、罐;第四层为灰褐土,质松软,最深处超过1.8米,遗物较多,有绳纹陶鬲、磨光黑陶、夹砂陶片等,还有贝壳、残断骨器等;第四层下有灰沟一条,出土有夹砂陶片磨光陶片、彩陶片、红顶钵、石环、鹿角等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补要村遗址面积较大,文化内涵丰富,时代跨越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龙山两个时期,是河北南部一处保存完好、遗物丰富的早期人类居住生活的遗址。
补要村遗址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考古队考古发掘与整理,确认遗址分5期:仰韶时期、先商时期、晚商时期、东周至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发现各个时期的灰坑300余座,墓葬37座,房屋4座,灰沟19条,窑址5座,地面青铜冶铸基址1处。经初步整理,已复原各个时期陶瓷器200多件。
第一期:仰韶时期。集中分布在发掘区北部,发现窖穴与灰坑约60座,房基1座,陶窑3座,灰沟6条。房基仅残存底部,为半地穴式建筑。灰坑有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多数深约1米。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石器、鹿角器等。陶器中夹砂陶多于泥质陶,有灰陶、褐陶、红陶等,夹砂陶大多陶色不够纯正。陶器以素面为主,纹饰有附加堆纹、篮纹、弦纹、划纹、旋纹、压印纹、戳印纹、指甲纹、箍带纹等。部分器类腹部装饰鸡冠耳、柱状耳、带状耳或鋬耳,有的陶器口部压印花边。彩陶数量较多,一般饰以红褐或黄褐色陶衣,有红彩、紫褐色彩及少量黑彩,纹样有弧边三角纹、斜线纹、竖线纹、水波纹、水滴纹、网格纹、吊环纹等。夹砂陶器以小口罐、甑最为常见,二者组合配套作炊器使用。其中甑往往在腹部加装2个至4个柱状耳或鸡冠耳、鋬耳。夹砂陶器还有箍带纹小口高领瓮、罐、器盖、筒形杯、直口折沿小罐、小平底碗等。泥质陶器有小口高领壶、折腹盆、盆、罐、钵、碗等。石器有大型石铲、斧、凿、锛、纺轮等,石环数量较多。鹿角器有角锥。骨器有骨耒。蚌器以蚌镰和穿孔蚌刀较为常见。水生动物遗骸以各类贝壳为多。
补要村遗址先商时期遗物图
第二期:先商时期。集中分布在发掘区南部,发现窖穴与灰坑近20座,房址1处。F3为近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墙壁及地面加工良好。灰坑以圆形坑最为常见,另有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石器等。陶器中夹砂陶略多于泥质陶,有灰陶、褐陶和黑褐陶,陶器制作较精致。陶器中素面陶比例不高,陶器磨光较为发达。纹饰有绳纹、线纹、压印纹、旋纹、弦纹、篮纹、戳印纹、楔形点纹、三角划纹等。陶器以平底器占绝大多数,三足器次之,有极少量的圈足器。近半数平底器器底饰有纹饰。陶器器类有鬲、甗、鼎、豆、橄榄罐、深腹罐、折腹罐、小口瓮、平口瓮、鼓腹瓮、圈足蛋形瓮、盂、大敞口平底盆、深腹盆、尊、盘形豆、碗形豆、斝、器盖等。陶器器类组合较为固定。石器以石镰最为常见,另有铲、穿孔石刀、有肩石铲、斧等。玉器有玉璧1件。角器为鹿角锥。
补要村遗址中、晚商时期遗物图
第三期:晚商时期。发现窖穴与灰坑200余座,灰沟2条,墓葬16座,陶窑3座,冶铸地面遗迹1处,祭祀坑及“燎祭”场所8处。灰坑以圆形坑最为常见,另有椭圆形及不规则灰坑,坑壁一般加工较好,部分灰坑略有袋状。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墓和瓮棺葬。竖穴土坑墓葬不见腰坑及殉狗。瓮棺葬大多数有较浅的墓圹,葬具以瓮和鬲最为常见。陶窑皆为升焰窑。冶铸地面遗迹可见密集的炭渣与烧土,地面可见烧流痕迹,地面踩踏痕迹较明显,散见陶范、坩锅及破碎铜器碎片与卜骨。祭祀坑分人祭和牲祭,用牲为牛、猪和狗。出土遗物以陶器为大宗,常见器物为鬲、鼎、盆、豆、假腹豆、罐、簋、瓮、敛口钵等,另有少量的觚、爵、卣、壶等器类。石器常见的有斧、镰、铲、刀、凿等。骨器可见耒、耜、锥、笄、针等。铜器有镞和破碎的鼎、簋口沿。卜骨与卜甲较为多见。
第四期:东周至秦汉时期。发现石砌墙基的房屋2座,建筑过程为先挖掘方形基坑,以石块垒砌墙基,之后垫土形成房屋地面。房屋中出土战国至汉代常见的瓮、甑、盆等陶器碎片及瓦片。
第五期:唐宋时期。主要遗迹为灰沟与墓葬。发现灰沟10条,墓葬21座。灰沟多为东西走向,与农田灌溉排水有关。墓葬多为土洞墓。土洞墓有竖穴墓道,部分墓葬以砖垒砌墓室。多为2人至3人合葬墓,葬式不规则。随葬器物有瓷碗、盘、双系罐、三足炉、三彩炉、陶罐、瓮、塔式罐、铜镜、铜带扣、带銙、钱币、铁钗、铁剪、玛瑙珠、陶珠等。在多座墓葬中发现有穿孔的砖或石块随葬。

文物遗存

补要村遗址出土彩陶钵、罐
补要村遗址出土大量彩陶钵、罐残片,及蚌环等残件。常见器形有鬲、鼎、盆、豆、罐、簋、瓮、敛口钵等。石器常见的有斧、镰、铲、刀、凿等。骨器种类有耒、耜、锥、笄、针等。铜器见镞。

研究价值

补要村遗址出土的肩石铲比例较高,反映出冀中南部先商时期文化遗存的农业经济特色。
补要村遗址出土的先商时期遗存填补了学术空白,成为冀中南部先商时期考古学文化代表。
补要村遗址祭祀坑平面图
补要村遗址出土的晚商遗迹中祭祀坑和陶窑较有特点,丰富了冀中南部中、晚商文化的内容。

保护措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补要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补要村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补要村境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人民政府出发前往补要村遗址,路程约2.8千米,用时约7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