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滩镇
地名由来:清咸丰十一年(1860)洪水以后,汉江东移,沼泽淤积为沙洲,荆棘丛生,后被农民开垦成田,始建船舶码头,并在江边修盖了船家供奉的“杨泗爷”庙,因原“杨泗爷”庙建在江边的沙滩上,为人们祈求平安,故命名为“庙滩”。
2021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庙滩镇为2020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庙滩镇总面积23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91公顷,其中水田2126公顷,旱地1365公顷。辖熊家营、兰家圹、蒋家套、汪家洲、喻家湾、回流湾、万寿桥、兴隆殿、柳树沟、邓家湾、古乐寺、高桥河、彭家庄、万家营、高台铺、禹家岗、鸭子湖、财神庙、申家冲、黄畈、王家咀、皂角树、张庄、檀树湾、小河、古林寺、水沟、郭峪、石库等29个村,聚秀街、灵水街、宣武街、夕照街等4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总人口51640人,其中农业人口4908人,男性25676人。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8791.5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各15091.5万元、7632万元、6068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5%、10.1%、12%。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1983.2万元、亩平306元;经济作物6113.2万元、亩平1681元;林业1862.4万元,牧业4662.3万元,渔业470.4万元。农产品总产量分别为:粮食19235吨(小麦3600吨、水稻13170吨、其它2465吨)、油料1102吨、瓜果550吨、肉类4307.2吨、水产品826吨、禽蛋2516吨,土特产品94吨。
2003年,全镇完成税收588.3万元,其中工业税、农业税、商业税各18万元、346.3万元、14万元,财政收入、支出各1148万元、114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65元。
2003年,全镇农贸市场1个,总面积20010平方米,个体工商经营户234户,比上年增加30户,实现经营总额690万元,税金30万元。
历史沿革:
清咸丰十一年(1860)后,沼泽淤积成滩,后人们建庙于滩上,而得名庙滩。
民国初期,沿用清末区、村制,隶属崇礼区,称庙滩村。
1931年撤区建乡镇,更名为庙滩镇。
1937年,改联保制,称庙滩镇。
1941年,更名为庙滩乡。
1948年7月,成立谷城县第四区(庙滩)。
1950年春,称庙滩区。
1956年,撤区建乡,更名为庙滩乡。
1958年,撤乡并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新气象人民公社。
1960年,改为庙滩人民公社。
1961年,恢复区制,复称庙滩区,茨河公社并入庙滩区。
1975年8月,撤区并社,茨河与庙滩分社,成立庙滩人民公社。
1980年,设社辖庙滩镇。
1984年3月,成立县辖庙滩镇,庙滩区的南川公社划出,成立县辖南川区。
1985年7月,撤销南川区,并入庙滩镇。
1987年9月,将黄畈乡划出,成立县辖黄畈乡。
2001年4月,撤销黄畈乡,并入庙滩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