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方大宗祠

共 1304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0:38

历史沿革

塘下方大宗祠,始建于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年久毁。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迁于塘下村水口现址。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太平天国运动兵燹。清同治六年(1867年)始,在原址重建,清光绪廿二年(1896年),建成。
塘下方大宗祠
1997年,由宗族筹资对方大宗祠进行保养维护。

建筑格局

综述
方大宗祠厅前水塘、双拱石桥
塘下方大宗祠主座,坐北朝南,含三进两院的祠堂和右侧的花厅一座,共有房屋29间。山面纵贯3座五花马头。整个祠堂依山势而筑,前低后高,寓意步步升高,周边溪水环绕。乡人将整座建筑概括为“七厅七堂九门栏,九级踏步五石桥。”总占地面积约1859平方米。整体建筑呈阶梯状,布局清晰。
塘下方大宗祠
塘下方大宗祠,在明万历基址上重建,建筑平面基本上保存明代晚期的风格,飨堂、门厅台基,方池栏杆等均为明代遗物。据《稠岩石川塘方氏宗谱》记载,方氏七世祖荣一府君为郡马,尚南宋济阳王郡主赵氏。从建筑布局看,门厅九开间,飨堂七开间,寝堂七开间,祠中设水院,由护祠河、方池和拱桥组成,祠堂的等级是按王侯郡马的宗庙等级规制建造的,这在民间祠堂中较罕见。花厅在祠堂西侧,原用于祭祀时招待年高德邵的族亲吃住和看祠人的居所。
布局
门楼后檩廊
塘下方大宗祠,一进前部有河道穿过,中间架有梁桥一座,两侧有石质栏杆。一进为门厅,面阔九间,硬山顶。正中三间辟为屋宇式大门,门前两侧置放石狮一对,门上悬挂“方大宗祠”木匾一块。明次间为抬梁式结构,稍间、尽间、末间两层,穿斗式结构。前檐和走廊设船篷轩,后檐设天花,两侧连廊庑,靠天井一周的廊柱间设寻仗式勾片木栏杆。梁、檩、枋雀替、牛腿等部位都有色彩艳丽、雕工细腻的木雕图案。二进为大厅,面阔七间,计29.6米,进深11.25米,五架拾梁前后双步,冬瓜月梁。丁头拱均作云头出翘,单步梁作卷龙状。用方形石柱,并置石鼓,方础。大厅的木雕精致华丽,部分人物图案上还有鎏金装饰。一、二进之间的天井较开阔,中间一座双拱单墩桥,两旁是两个长方形泮池,水池边上有明代的石护栏,石栏板上雕有瑞兽花草。三进面阔七间,系20世纪90年代在原址重建的,台基较高,共有九级踏步,建筑为抬梁式结构。花厅在中轴线西侧,三间加两厢二层各两间,为回廊式四合院结构。

文物遗存

塘下方大宗祠
塘下方大宗祠门前两侧置放石狮一对,门上悬挂“方大宗祠”木匾一块。

文物价值

塘下方大宗祠
塘下方大宗祠,规模宏大,格局完整,且传承有序,周围环境保持历史风貌。建筑还保存了清代木雕、彩画以及明清石雕艺术,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对研究明清社会政治、经济及古代宗法制度均具有重要价值和积极意义。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塘下方大宗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塘下方大宗祠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后宅街道

交通信息

自驾:自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塘下方大宗祠,路程约13.2千米,用时约23分钟。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