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墩镇
地名由来:李墩村唐代时称“六峰”、“桃源水北境”。宋、元时又称“六蒲”、“李村”,属于宁德县青田乡管辖,明代时拆东洋里十五都至十八都,设东洋分县,由宁德县丞驻治,“李村”属于东洋里十七都二图,一直沿袭至清末时。1935年废都图,始设周墩特种区下辖周墩、七步、李墩等七个联保时称“李墩”,“李墩”村名延续至今。
2022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李墩镇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李墩镇位于周宁县西南部,距县城16公里,东与七步交界,东南与咸村镇相连,西南与礼门乡接壤,西北与政和县杨源乡毗邻,北与浦源相邻。镇政府所在地李墩村位于周宁县第二大平原——六浦洋中心。全镇土地面积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79亩,辖10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3373户,1.72万人中。境内平均海拔850米,年平均气温15.1摄氏度。西北部楼坪村的石门山和“龙井”风景秀丽,别具特色,堪称旅游胜地。主要溪流有李墩溪、吾东溪、芹溪,水能蕴藏量2万千瓦,现有3个水电站,装机容量2000千瓦,年发电量500千瓦时。李墩镇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有十多种,其中紫砂土、辉绿岩、银、铝等极具开采价值。镇内现毛竹6500亩,茶园4000亩,高标准板栗3100亩,立体综合养殖13家,其中2家为省、地副食品直控基地。乡镇企业有铸造、机砖、茶叶精制、活性碳、玻纤、竹制工艺品、银矿及电站等21家,其中镇骨干企业闽东联谊集团公司生产的活性碳产吕出口量占全省同类产品的90%。2001年全镇实现工农总产值1.28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3911元,农民人均收入2820元,工业总产值9959元,粮食产量5230吨。农村基础设施逐年完善,已基本实现村村“十有”:有电、有公路、有自来水、有水泥路、有广播、有闭路电视、有村部、有卫生所、有程控电话、有新校舍。1998年,全镇10个行政村全部通过验收,基本实现小康目标。
宝丰银场古矿业遗址
宝丰银场古矿业遗址位于周宁县李墩镇芹溪村,浦源镇围城底村、官司村、里源村、上洋村,年代为宋至明。简介:开采于宋元祐年间(1087-1094),分布范围达40多平方公里,涉及到两个乡镇5个古村
历史沿革:
清初,属宁德县青田乡东洋里十七、十八都。
1949年后分为周宁县西社乡和蒲溪乡。
公元1935年设联保,1940年分设李枣、礼门乡。
1942年,改属蒲溪、西社乡。
1950年隶属周宁第二、第四区。
1955年,第二、第四区合并成立李墩区。
1958年8月设李墩、贡川、首洞、秋楼、七步5个乡(9月均改称人民公社)。
1959年1月李墩、贡川、首洞、秋楼4个公社合并为李墩公社。
1961年8月,贡川、首洞、秋楼分出另设礼门公社。
1963年3月礼门与李墩公社合并成立李墩区。
下辖12个乡。
1966年8月,分设李墩、礼门两个公社。
1984年4月,设李墩乡。
1993年4月撤乡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