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堆遗址
共 1741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34
历史沿革
1975年,樊城堆遗址被发现。
1977年,樊城县博物馆派员试掘。
1978年,江西省省文物队对樊城堆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
1979年,中山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对樊城堆遗址展开了第三次发掘,共揭露面积825平方米,取得了一批实物资料,初步了解了樊城堆遗址的文化内涵和性质。
遗址特点
樊城堆遗址的南限已达于都,北界已到长江边缘,是分布在赣江——鄱阳湖水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樊城堆遗址文化层分上下两大文化层。上层文化(2层)主要为周代堆积,下层文化(3-7层,又称筑卫城下层)系新石器时代晚期堆积。樊城堆下层建筑遗址为地面圆形房屋堵体为木骨泥墙。
樊城堆遗址通过堆积物可分为七层,第一、二层为商周文化遗存,距今约3500年左右;第三层为遗存,距今约4000年左右;第四至第七层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距今约5000-4500年,其下文化层与赣江东岸的下文化层属同一类型。
文物遗存
樊城堆遗址的陶器的装饰工艺多系刻划、压印、剔刺,亦有彩绘,其纹饰达40余种。陶器以夹砂红陶、灰陶为主,有大量泥质红陶、灰陶,少量泥质红衣陶、黑衣陶、黄褐陶、白陶等。主要纹饰有弦纹、凸棱纹、划纹等,还有少量彩陶。划纹多饰于鼎足上,为各种短斜线组成的图案。主要器形有鼎、豆、壶、罐、鬻、钵、簋、缸、杯、盆、盂、垫等。器身有凸棱,配以两侧翻起的宽扁形足或管状足的鼎、把有凸棱的豆、各式壶和鬻等器物最具特色。石器、玉器有斧、有段锛)、钺、镞、环、锥形器和个别的琮。石器磨制精细。陶器类中以鼎、豆、壶罐为主体,盛行三足器、圜底器和圈足器其带有地方特色的生产工具或武器。有长身弓背石锛、又肩穿孔石钺和多种式样的石镞、石矛形器。且多见梯形和大型长方形刀。鼎足式样繁多,达二十余种,且装饰纹样复杂,出士了多件矮角形足盘类器。
历史文化
樊城堆遗址的南限已达于都,北界已到长江边缘,它是江西地区土著文化重要的一支,已被命名为“樊城堆文化”。
樊城堆遗址下文化层的文化内涵与筑卫城遗址下文化层属同一类型,是赣江中、下游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而且分布范围很广,其主要分布区应为东、南、西三面环山,北临长江的赣江流域及鄱阳湖地区。其影响所及则东达福建武夷山区,南抵广东北部的石峡文化。考古界已提出命名为“”。
樊城堆遗址的商文化,与吴城遗址不同类型。就整个遗址而言,它是江西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周青铜时代过渡的一支土著文化(越文化遗存;而吴城遗址的出土物,除鬲而外,其圈点纹装饰、长方形石刀、凹形锛、石范、髙领蝶形纽罐、高领广肩束腰平底罐等等,也逐渐融合到江西地区固有的土著文化之中;因此也可以认为,樊城堆的商文化,也正是融合吴城类型商文化发展的结果。
研究价值
樊城堆遗址文化对探讨江西古文化遗址的分期、分类、分区,研究江西古代史和周边古文化的关系以及江西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1984年,樊城堆遗址被江西省清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申报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樊城堆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03月28日,樊城堆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樊城堆遗址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城区偏南24公里的刘公庙乡庙下村东侧。
交通信息
从樟树市区出发经药都南大道辅路、府桥路、四特南大道、X606、刘公路到达樊城堆遗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