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金城遗址

西金城遗址

共 1988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15

历史沿革

20世纪50年代,发现西金城遗址,文物管理部门曾多次做过调查和试掘。
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等对西金城遗址进行了复查并发表相关资料。
西金城遗址
2006年夏季至2008年1月,山东大学考古队对西金城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连续工作两个年度四次发掘和钻探。共开10×10米探方50个,连同三条解剖探沟共计发掘面积约5200平方米,取得了重大成果,发现龙山文化城址一座,基本搞清了城址周围的古地貌和经济生产区划,并首次在河南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小麦遗存。

遗址特点

综述
西金城遗址位置图
西金城遗址西北距博爱县城7.5千米,北距太行山地10千米,海拔高度107~108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穿过遗址东部。西金城遗址大致呈圆角长方形,面积约30.8万平方米,北墙长约560米,西墙长约520米,南墙长约400米,东墙长约440米,北、西墙宽约20米,东墙宽约10米,南墙宽度介于二者之间。在西、南墙中部可能有城门,北、东、南墙外侧发现有小河或排水沟环绕形成的防御壕沟。西金城遗址城墙位于地表1.5米以下,残高2~3米;城墙系用较纯净的褐色生土拍打筑成。从城墙及壕沟出土陶片判断,城址应始建于河南龙山文化中期,进入龙山晚期已经废弃,约4300年历史。
地层堆积
西金城遗址文化层厚2米左右,多数探方和3条探沟可分为五层堆积(第4、5层可再分亚层)且每层的时代和厚度基本一致。
第1层:现代耕土层灰色结构较松软。厚13~24厘米。包含物有陶片、铁块、瓷片等。
第2层:近代耕土层浅黄褐色结构较疏松,硬度适中。厚12~35厘米、深16~28厘米。包含物有陶瓷片等。此层下开口较多唐宋时期灰坑、灰沟和少量房址。
第3层:唐宋时期堆积浅灰褐色结构密实,较硬。厚14~16厘米、深45~58厘米,包含物有陶瓷片、石块、砖瓦块等。瓷器主要有碗、碟,陶器有瓮、罐、盆等。此层下开口少量战国至汉代灰坑。
第4层:战国至汉代堆积。为黄色或棕红色的河流沉积物,黏性较大。厚约50厘米,最深近200厘米,一般填于更早时期的沟类遗迹中,可分为2~4亚层。部分亚层下开口少量战国至汉代和龙山时期灰坑。
第4A层为黄褐色粘,土质较软,结构紧密,较纯净。厚15~101厘米,出有少量陶片和砖块等。
第5层:龙山文化堆积,可分为3个亚层。以灰色细沙为主。厚23~80厘米、深100~200厘米。部分亚层下开口少量龙山时期灰坑。
第5A层:灰褐色土结构细密较软,厚20~24厘米、深102~105厘米,出有少量陶片和石器等,陶器有罐、瓮、器盖、盆、钵等,石器有刀、铲等,多残断。
第5B层:深灰色土结构细密较软。厚15~21厘米、深124~140厘米,出土较多陶片、石器、兽骨、田螺壳和细沙砾等,陶器有罐瓮、盆等。石器有刀、铲、镰等。
第5C层:浅灰色土较软,结构细密厚20~46厘米、深140~202厘米。出土较多陶片、石器、兽骨、田螺壳等,陶器有罐、瓮、盆、器盖等,石器有刀、铲、镰、斧等。另于该亚层中部或底部发现数层经流水作用形成的陶片薄层,呈斜向或水平堆积,厚约5~15厘米,陶片较细碎,有的已被磨圆。
第5C层下为生土。
遗迹
灰坑和出土文物
西金城遗址已发掘清理的龙山文化遗迹不多,有灰坑和井。灰坑,共30座。根据坑口形状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A型,圆形,19座;B型,椭圆形,3座;C型,不规则形,5座;D型,方形或长方形,3座。井,有3座,均为圆形,直壁,平底。

文物遗存

灰坑和出土陶器
西金城遗址以外的东南部,出土龙山文化完整或可复原陶器以及典型标本数百件,主要有陶罐、豆、壶、鬶、斝、觚、盆、双腹盆、刻槽盆、单耳杯和鼎等,整体文化面貌属于河南龙山文化(王湾三期文化)的中晚期。出土龙山时期各类石器200余件,主要为刀、镰、铲,另有少量斧、镞、砺石和石芯等,制作较规整,但硬度和质量较差。这些石器绝大多数出自龙山时期的沼泽相堆积中,没有固定的出土遗迹,出土深度也深浅不一,应是在劳作过程中就地丢弃的,是龙山人的生产区。

研究价值

西金城遗址出土文物
西金城遗址发现了小麦、大豆等炭化遗存,在河南境内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对研究小麦的出现,传播路线以及中原地区文明起源阶段的人地关系演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西金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西金城遗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金城乡西金城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焦作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西金城村,路程约12千米,用时约24分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