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庙和墓
共 1744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25
历史沿革
泰伯是周太王长子,因父欲立幼子季历,便与弟仲雍奔江南梅里,被拥为君长,自号“句吴”。
东汉永兴二年(154年),吴郡太守糜豹奉诏修泰伯墓庙。
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鸿山、梅里皆有泰伯庙。”
明朝弘治十一年(1448年),泰伯庙和墓重建大殿。
弘治十四年(1501年),泰伯庙和墓重修。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9年),泰伯庙和墓建棂星门。
1980年,泰伯庙和墓重建戟门。
1984年,无锡市人民政府拨款对泰伯庙进行了重修。
1998年,泰伯庙凿环山河,立石坊、戟门、翁仲,建仰止阁等。
泰伯庙和墓
建筑特点
结构
泰伯庙和墓墓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占地约三亩,由泮池、棂星门、享堂、祭台、四面碑和茔域罗城构成。泰伯庙前立照池,池上架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桥北立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名邦”四字。坊北是由六根青石柱加青石护墙组成的棂星门。进了棂星门,是戟门。过戟门后是第二个院落。
泰伯庙和墓
特点
泰伯庙和墓
泰伯庙和墓内至德殿、石牌坊、香花桥为明代建筑,其他厅堂、廊屋大都为清代建筑。至德殿、泰伯庙的建筑虽在中轴线上,但向西南稍偏15°。采用了“让”的礼制。重修至德殿正脊上鸱吻时,恢复了明代式样。对至德殿的梁枋施用了明式包袱锦彩绘.给人以一种质朴古老的感觉,又具有南方的特色。
文物遗存
泰伯庙和墓遗存有、棂星门、石碑等历史文物,至德殿至德殿为泰伯庙和墓的主体建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问,进深六架,殿内立楠木柱14根,檐角及山面立石柱24根,金柱上带丁头棋,下设覆盆式石础,并衬木顾。梁坊施彩画,两山墙上嵌有历代重修记石刻十余方。
棂星门,四柱三间,花岗石凿成,柱子端皆设云纹罐,正间上首横楣石刻“至德墓道”。享堂悬清乾隆御书“三让高踪”横匾。四面碑系整块青石凿成,正面为双钩篆字“泰伯墓”,东侧面刻《重修泰伯墓记》,北面刻《泰伯墓记》。
泰伯墓亦称吴王墩、皇陵。墓在山南麓,依山建造。上面是坟冢,平面圆形,直径约3米余,周围筑青石块护墙,顶部用土覆盖,高约2米多。前有石望柱一对,各雕石狮一只。向下是四角攒尖式的四棱碑,正面刻”泰伯墓”三个篆体大字;其侧有泰伯墓碑记两块。墓前有月牙池,池后有石牌坊和享堂。墓由下至上,用平台和石阶将各个单体建筑和石刻等连成整体,四周筑围墙,占地3亩左右。
泰伯庙和墓
研究价值
泰伯庙和墓是为纪念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泰伯是周太王长子,因父欲立幼子季历,便与弟仲雍奔江南梅里,被拥为君长,自号“句吴”。泰伯,孔子称他为“至德”之人,司马迁在《史记》里把他列为“世家”第一。梅里因此成为吴文化的发源地。
泰伯庙和墓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泰伯庙和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伯庙和墓
历史文化
泰伯,系商末西岐君主古公亶父长子,才识卓绝,德行无边,助其父亶治理西岐。古公亶父生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自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深得古公亶父之宠,并言“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意在传位于季历再传姬昌。但当时西岐礼法为传长不传幼,亶父只能作罢。然而泰伯察觉父亲之意,为成全父亲的心愿,避免龙蛇之争的祸害,遂决定让位于三弟季历,并说服二弟仲雍留下子嗣,趁父亲病重之时托言至衡山采药,离开周原,后亶父病逝,泰伯仲雍赶回奔丧,季历与众臣请求泰伯即位,泰伯不受,丧毕携二弟仲雍再次离开周原,前往长江以南无锡梅里避居下来。后不久,季历被商暗害而死,泰伯又返岐山奔丧,群臣与侄昌再次请求泰伯即位,泰伯仍不受,便由其侄昌继承。
泰伯与仲雍又返江南梅里,断发文身开发江南,引导人民兴水利养桑蚕种稻谷,使原本蛮荒的江南得到第一次文明的跳跃。教化乡民建立了荆村和蛮巷,还有泰伯渠;创作的《公刘》、《七月》等著名诗歌,成了《诗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泰伯也因给当地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受到土著居民的爱戴,拥立他为国王,建立句吴。
旅游信息
地址
泰伯庙和墓位于江苏省锡山市鸿声镇鸿山西南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