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福寺

共 1917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37

历史沿革

延福寺始建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原名福田寺。
宋绍熙年间(1190~1194年),改寺名为“延福”,赐紫宜教大师守一拓其旧而新之。
元延祐四年丁己(1317年),德环重建,并置田山立碑。
明正统年间,僧文碧涧重修。
清康熙九年(1670年),僧照应重建观音阁两廊,僧通茂等屡修整大殿,创建天王宝殿并两廊厢屋21间,塑天王像四尊。道光十八年(1838年),住持僧汉书重建山门,同治四年(1865年),住持僧妙显重修之。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僧心洁又重修。
“文革”期间,延福寺遭毁损。
“文革”后,武义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大殿进行了全面修缮。
1989年初夏,延福寺山门由于白蚁危害倒塌。
1993年,陶村村民将延福寺作为佛教活动的场所,在延福寺大殿重塑了佛像。7月10日,因白蚁造成松木月梁成为空壳,延福寺天王殿明间右缝月梁突然断裂,牵动明间全部倒塌。
1997年,武义县人民政府向浙江省文物局申请延福寺列项修缮事宜。同年年底,延福寺大殿后塑的13座佛像被迁出。
1999年5月9日,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延福寺,对延福寺大殿建筑本体和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勘察和测绘,对大殿建筑残损情况和原因以及周边环境与建筑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02年,延福寺大修完成竣工验收,整个修缮工程主要完成延福寺大殿及寺内其他殿宇和厢房的修缮,完成一座移居延福寺的清代花厅的搬迁、放生池石栏杆新制、排水沟挖深、地面铺装更换等。
2014年夏,延福寺再次进行修复,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在延福寺文保红线范围内坚持修旧如旧的文保原则;二是在延福寺文保红线范围外,扩建新大殿展示用房、延福塔、生活区用房、书画院、游客接待中心等附属工程。
2016年底,修复工程完工,延福寺从此由一座古寺庙蜕变成一个具有古建筑、佛教、文化阅读、旅游、休闲等多重功能的延福寺景区。

建筑特点

延福寺整座寺院建在靠山的平坡上,占地4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现存的建筑群,按中轴线排列为第一进山门三间,第二进天王殿三间,单墙硬山造。第三进大雄宝殿五间,重棺歇山式,大殿前有长生池。第四进观音堂七间,中三间为主体,两旁各两间夹楼,东西为厢楼。堂前左右各有石涧井一方。
延福寺的山门、天王殿和观音堂为清代建筑,东厢房为明代建筑。整个建筑群从山门开始逐步升高,形成中轴线高低起伏的韵律。观音堂前有石狮一对,以形态刀法看为元代作品。两侧参天古柏为宋元时期所留。
大殿位于延福寺的中心,平面呈正方形,立面呈宝塔形,重槽敬山顶建筑,清一色木结构。在江南已发现的元代建筑中,它的建筑年代为最早,完整地保留了元代木构件斗拱建筑艺术风格和构造特征。前后橹和两山采用通长的根条,四角开榫卯合,形成一迹道的回箍,增强了梁架的平衡和强度,柱子除重檐的外格柱为明代更换外,其余均作梭拄,有宋代风格。前檐柱与金柱之间用乳袱,上置瓜柱,柱下端刻作鹰嘴状,这种做法在国内现存的古建筑中是较早的实例。在平梁头底至金柱之间,加弓形月梁一道,起到搭牵之用,开江南弓形月梁之先声。
檐柱和梁枋间嵌有多个斗拱,利用“斗”顶“拱”托的力学原理,使屋檐增加出檐深度。整座建筑坚固结实,外观雄伟壮观。整座大殿不结蜘蛛网,鸟雀不筑果,一尘不染。据说,是与建筑物的独特结构与用料有关。
延福寺

文物遗存

延福寺内保存有南宋宝格佑二年(1254年)铸造的大铁钟一口。大殿北槽下立有元秦定初年(1324年)刘演书写的《重修延福寺院记》和明天顺七年(1463年)陶孟端书写的《延福寺重修记》碑,详述了大殿及寺的兴建经过,是重建于元代延枯四年(1317年)的证明。大殿内至今还保留着多幅古代书画作品。

文物价值

延福寺大殿完整地保留了元代木构件斗拱建筑艺术的风格和构造特征,为研究宋到明的建筑发展过渡提供了较好的实例。

文物保护

1996年11月20日,延福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延福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福平山。

交通信息

乘坐武义县内公共交通武义501路(柳城方向)至延福寺站。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